杨岳妹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与奈达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和对照组(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1年、3年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能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昝莉;李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应用于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实施常规治疗后腹痛无明显改善的急性肠胃炎患者共44例,按照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2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有0例(占0.00%),对照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有9例(占40.91%),组间不良反应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常规治疗失效急性肠胃炎患者时,采用硫酸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腹痛症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60例该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30例合并新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脑钠肽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Killip分级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比对照组患者差,<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比较严重,心肌坏死面积大,所以心功能差,病死率较高。
作者:曲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比较母亲乳汁及血液与婴儿尿液HCMV检测在CMV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我们收集医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出生1w~6个月HCMV感染的婴儿尿液及其母亲的乳汁和EDTA抗凝血。分别作为A,B,C组,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婴儿尿液HCMV-DNA阳性率为20.98%,婴儿尿液或母亲乳汁HCMV-DNA阳性率62.20%,婴儿尿液或母亲血液HCMV-DNA阳性率43.90%,婴儿尿液或母亲乳汁或血液HCMV-DNA阳性率为75.61%。结论通过结果,我们认为难采血的HCMV感染的婴儿有必要检测母亲的血液和乳汁HCMV-DNA。
作者:晏文强;谢明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动力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治疗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67例高动力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治疗措施,67例患者分为(A组)37例:利尿剂及倍他乐克治疗组及(B组)30例常规强心(洋地黄类及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利尿、扩血管治疗组。观察心率、呼吸频率、BNP、及LVEF检测结果,及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A组临床症状较B组症状改善明显,检测指标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0.05)。结论高动力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治疗措施不同于低心排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治疗措施,低心排时禁用的倍他乐克可以根据情况加量应用,而洋地黄类及非洋地黄类强心剂及扩血管药物慎用甚至有害。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行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新生儿溶血病1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治疗48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行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62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红蛋白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1d、2d、3d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前和黄疸消退后血红蛋白量对比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行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虽对患儿晚期贫血无显著作用,但能够改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冯冉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通腑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曲肽治疗,研究组奥曲肽联合通腑汤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奥曲肽联合通腑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
作者:吕禄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3月在我院产前门诊进行检查并确诊为GDM的64例孕妇做为观察对象,对64例孕妇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HbA1c),常规空腹血糖测定(FPG),糖负荷试验(OGCT),比较HbA1c,FPG,OGCT的阳性率;同时比较HbA1c阳性的孕妇与HbA1c阴性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4例孕妇HbA1c阳性率为81.25%,FPG阳性率为34.38%,OGCT阳性率为59.38%,HbA1c阳性率明显高于FPG阳性率,OGCT阳性率(<0.01),有统计学意义;糖化血红蛋白阳性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0.77%,羊水过多发生率为17.3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2.69%,糖化血红蛋白阴性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为8.33%,羊水过多发生率为8.3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6.67%,糖化血红蛋白阳性孕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阴性组(<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阳性率较高,可做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化验指标之一,且血红蛋白阳性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早期发现可进行早期干预,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在本院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资料,总结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73例患者经B超诊断出69例,诊断准确率为94.5%。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7例,百分比为82.61%(57/69),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2例,百分比为17.39%(12/69)。结论超声诊断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高,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与及时治疗。
作者:雷一鸣;任辉;李涛;苏林娜;王建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随机抽取的5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总结对其采取的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结果经精心的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除1例患者因病情突然严重转至其他医院外,其他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达96.4%。结论针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基层卫生事业的不断深入,全科医师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国全科医师培养体系不完善,以往培训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思考什么类型的培训对于全科医师自身的提高为有利,更好的为社区患者服务。
作者:胡国庆;徐凤励;夏卫兵;徐丽华;尹秀珍;范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全科护士病房规范化培训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93名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采用自设设计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培训前后新护士交流能力、心理素质、职业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得分。并于培训前后进行考核,比较培训前后三基考核成绩和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结果经过全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后,93名新护士的交流能力、交流技巧和心理素质得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17.313、14.069、12.120,<0.05);三基考核成绩、文书书写质量、职业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义(<0.05)。结论全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李悦;摆婷;岳雪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确诊的肺炎性假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入选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CT诊断的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等,分析CT诊断肺炎性假瘤的价值。结果60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经过CT诊断有54例符合,符合率为90%;有6例误诊,误诊率为10.0%。结论全面综合地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特征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其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华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退行性膝关节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关节韧带附着处骨赘形成,由此引起患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传统医学称之为"膝痹",治疗本病的方法多样,在一定程度上都缓解了症状,改善了生活质量。中医传统理论实践可以结合现代康复医学,从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靶点,多途径进行研究,做到防治并重,大程度减轻后遗症。
作者:杜英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与C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各自诊断肋骨骨折的优势,寻找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60例因胸部外伤后来我院行影像学检查诊断有无肋骨骨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CT检查组和CR检查组,每组30例。其中CT检查组:男19例,女11例;CR检查组:男17例,女13例。由放射科两名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诊断。结果第1~3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46.3%(25/54),CR诊断准确率为74.4%(32/43);第4~8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88.5%(119/135),CR诊断准确率为55.1%(81/147);第9~12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91.7%(55/60),CR诊断准确率为53.2%(33/62)。CT出现假阳性误诊率15.1%(71/471),CR出现假阳性误诊率7.1%(33/468)。结论多排螺旋CT与CR取长补短、配合检查能有效提高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率。
作者:高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已经成为了糖尿病监控检测的标准诊断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早期的筛查和确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出现了很多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相关的文献和研究,并根据不同的检测原理对其方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类,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和总结。
作者:蒋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急诊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0月~2015年6月,30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并采用随机分组原则,治疗组(外固定支架固定法)和对照组(骨盆兜固定法),通过观察骨盆骨折休克率、死亡率,并以此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休克率分别13.33%和40.00%,两组的休克率的比较有显著差异(<0.05)。②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死亡率分别6.66%和26.66%,两组的死亡率的比较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急诊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对患者损伤小,医护人员操作简便易把握,降低患者的休克率和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长铁;邓磊;袁旭娟;刘兵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肾肿瘤属泌尿外科常见肿瘤,高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目前公认的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是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术后辅以免疫治疗加以巩固。肾盂癌并腰椎转移的病例在我院共收治15例,因预后不好目前存活9例,死亡6例。其治疗方法是根治性肾切除术+转移性椎体肿瘤病灶全切或次全切联合骨水泥网植入及内固定术,由于是比较稀有的病例,可借鉴的护理经验较少,我们在临床护理中不断摸索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世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综合干预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2例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依从的原因。结果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5.65%,对照组的依从率76.09%,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0.05。患两组患者不依从性的产生的原因为,患者缺乏对病症的基本认识、不合理的用药,两组患者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通过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佳。
作者:张彩凤;田君君;魏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探讨PBL教学法在内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在临床医学本科2010年级、2011年级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运用PBL教学法,结果表明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医学生学习创新性、提高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栾博;栾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