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排螺旋CT与C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比较

高雷

关键词:肋骨骨折, 多排螺旋CT, X线数字化摄影, 配合检查
摘要: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与C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各自诊断肋骨骨折的优势,寻找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60例因胸部外伤后来我院行影像学检查诊断有无肋骨骨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CT检查组和CR检查组,每组30例。其中CT检查组:男19例,女11例;CR检查组:男17例,女13例。由放射科两名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诊断。结果第1~3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46.3%(25/54),CR诊断准确率为74.4%(32/43);第4~8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88.5%(119/135),CR诊断准确率为55.1%(81/147);第9~12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91.7%(55/60),CR诊断准确率为53.2%(33/62)。CT出现假阳性误诊率15.1%(71/471),CR出现假阳性误诊率7.1%(33/468)。结论多排螺旋CT与CR取长补短、配合检查能有效提高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三白通络胶囊急性毒性与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三白通络胶囊的急性毒性与长期毒性反应,确定三白通络胶囊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用药安全。方法以高剂量组100g/kg,中剂量组40g/kg,低剂量组10g/kg给大鼠连续灌服12w,分别测量大鼠体重,三白通络胶囊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三白通络胶囊各剂量组动物的观测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病理检查各脏器组织均未见药物中毒性病理形态学改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三白通络胶囊无急性毒性,耐受量大,临床用此药将是安全的。

    作者:杜美容;李艳龙;张君玲;肖辉;樊雅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临床在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00例,依照患者的不同血液采集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50例为末梢血血常规检验,观察组150例为静脉血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对比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五项常规检验结果均显著偏高,临床差异对比显著<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MCV值显著偏低,两组差异对比显著<0.05。结论在临床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临床检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在临床尽可能的采用静脉血实施血常规检验,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

    作者:唐瑜梅;刘宏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三维CT技术在口腔医学应用情况的研究

    影像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CT技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影像学技术。传统的CT检测结果是二维图像,无法提供该结构的全貌。三维CT弥补了传统CT的不足,可以为医生提供某一结构的立体图像。本文以三维CT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三维CT技术在口腔医学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4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对照组仅采用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观察并记录:①手术后3个月患者通过拍摄X线片或CT片了解椎体恢复高度、后凸Cobb角矫正情况;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的评分;③两组骨水泥平均注射量、泄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评分有显著差异(<0.05),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骨水泥平均注射量、泄漏情况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

    作者:蔚鸿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ICC置管在不同年龄段发生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并且探讨在年龄段不相同出现并发症患者中应用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7月行PICC的58例置管患者实行研究,并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选择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与舒适程度的评分。结果研究组不仅出现的并发症比对照组少(<0.05),且舒适程度的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1)。结论选择针对性的PICC护理能将患者置管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而且还能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

    作者:魏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100例)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率及其后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胆肠吻合术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包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在产科推行精细化护理管理,通过强化理念,从具体出发,优化工作流程,坚持护理安全,提升专业知识,文明语言等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的优质化护理服务。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正交试验优选消斑祛瘀片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消斑祛瘀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丹酚酸B、阿魏酸、干膏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加水倍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终确定当归、丹参、白鲜皮、地肤子、苍耳子等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90min,提取2次。结论为提取工艺的确定和下一步的研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卢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放疗联合双膦酸盐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双磷酸盐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磷酸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0.05。结论放疗联合双磷酸盐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可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卓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临床上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临床上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孕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孕产妇妊高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在羊水过多、感染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方面,两组孕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早产、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在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孕产妇的正常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难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在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和正常孕产妇相比,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更高,剖宫产率、难产率也更高,临床中以加以重视和关注,对其进行及早发现和处理,进而让母婴并发症发生降低,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内科检验危急值报告分析与改进对策

    目的:分析心内科常见危急值,探讨危急值的管理办法。方法收集并分析2013年9月~2015年8月心内科检验危急值报告结果,借鉴JCI危急值报告流程标准,探索临床管理制度。结果危急值共547例次,构成比>10%的项目分别是肌钙蛋白、低血钾、凝血酶原时间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危急值报告记录合格率100%。结论依据JCI标准,优化危急值报告流程及管理制度,对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顾颖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化疗期间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126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在化疗期间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对策,在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全程实施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毒副反应的几率,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提高临床健康教育的有效率。

    作者:张静;冯莉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研究的对象来源为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5年2月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按住院号奇偶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参比组50例。参比组患者应用的手术方案为体外冲击波碎石;研究组患者应用的手术方案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将两组患者结石排净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相关数据行统计分析,研究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参比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参比组,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跟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比,结石排净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作者:丁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与安全

    目的:探讨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与安全。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治疗,治疗组同时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对照组高频雾化吸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33%,与对照组71.3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05),康复时间也显著缩短(<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既有效又安全。

    作者:郭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放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对比探析

    目的: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放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8月5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放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开放阑尾切除术。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跟开放组接近,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经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0.05);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失血量均优于开放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0.05)。微创组术后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4.00%,开放组3例切口感染、3例肠粘连,发生率24.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感染、肠粘连发生率,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轻其痛苦。

    作者:刘建红;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主要是对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四君子汤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相关的特点。方法主要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脾胃气虚证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人数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四君子汤的治疗方式。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采取的四君子汤治理方式,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式,并且在后期的随访中,实验组患者病症也无复发,对照组患者则是有复发患者4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医院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四君子汤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复发率较低。

    作者:傅冬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普通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β2微球蛋白及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普通血液透析(C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清白蛋白(ALB)的影响。方法将普通血液透析治疗(3次/w)且透析病史超过5年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一组采用CHD治疗3次/w,另一组采用HFHD治疗3次/w,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MG、ALB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采用HFHD治疗组较CHD治疗组患者血清β2-MG有明显程度的下降,而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①HFHD能有效清除血清β2-MG,从而延缓透析患者淀粉样病变的发病时间;②HFHD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孟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紧急气管内插管抢救呼吸衰竭578例分析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内插管的技术特点、可能并发症及其预防,以提高紧急气管内插管成功率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2月~2015年7月急救气管插管抢救578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完成插管所需时间、次数、抢救成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完成插管次数与时间:一次插管成功531例、2次插管成功34例、3次插管成功13例。2 min内完成插管479例,成功率82.8%;2~5 min内完成插管86例,成功率14.8%;5~10 min内完成插管7例,成功率1.2%。总成功率为98.9%。困难插管16例,经可视喉镜或纤支镜插管后均成功;出现低血压46例,心搏骤停3例。结论气管插管术是畅通气道和呼吸支持有效的方法,临床医生熟练掌握紧急气管插管流程,减少插管并发症,采取预见性气管插管可显著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晓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出院速度,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恶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恶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点及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结果45例恶性脑膜瘤患者以男性居多,主要采取显微外科全切除肿瘤手术或显微外科次全切除肿瘤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方法,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53.33%,1年内的的复发率为11.11%,5年内复发率为51.11%。结论恶性脑膜瘤患者的预后较差,主要采取全切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硬脑膜修补或放疗,可以延长患者寿命,降低复发率。

    作者:赵东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