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林
目的:研究多潘立酮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而观察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使用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观察两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胃镜征象。结果观察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胃镜征象以及各项监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0.05)。结论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临床上使用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镜征象。
作者:田觉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时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70例,其中对照组35例,给予高压氧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35例,在高压氧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终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均能较好配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经高压氧治疗后治愈率为48.6﹪,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愈率为22.9%,总有效率为8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0.05)。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证高压氧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结合舒适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8月~2014年9月,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血脂变化情况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雷亨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4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有效的护理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等病症上临床效果显著,为增大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健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在整个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舒适有效的护理。
作者:覃献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骨科自2014年8月~2015年4月的96例下肢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每组各48例,治疗组1治疗方案为外固定架固定联合常规换药,治疗组2治疗方案为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治疗组2外固定架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支架固定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周宇平;李椰子;刘欣;彭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讨论生化指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单纯糖尿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脂蛋白、肌酐、尿素等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脂蛋白、肌酐、尿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检测脂蛋白、尿微量清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万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主要是对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四君子汤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相关的特点。方法主要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脾胃气虚证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人数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四君子汤的治疗方式。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采取的四君子汤治理方式,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式,并且在后期的随访中,实验组患者病症也无复发,对照组患者则是有复发患者4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医院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四君子汤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复发率较低。
作者:傅冬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产后抑郁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一般在产后6w内发生。产后激素水平的改变、甲状腺机能减退以及免疫机能的下降,是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生物学原因,而心理、社会和遗传因素也与产后抑郁症有关。产后抑郁诊断方法主要有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早期识别、产前教育、护理干预、产后随访是预防产后抑郁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蔡红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在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肛肠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思路。方法以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部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两组均行相同的手术方法,对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痔疮手术中应用骶管麻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麻醉效果理想,耐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杜怀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童补充维生素D后出现维生素D缺乏和中毒的情况。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的36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均在15d时开始补充维生素D,定期随访,并在儿童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肝功能、碱性磷酸酶、磷、钙和C反应蛋白的检查。结果362例儿童经过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仅2例出现佝偻病,且为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早期,经维生素D3治疗后均已治愈,随访1年,无1例出现维生素D中毒。结论在幼儿时期补充适量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避免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各种病症。
作者:凌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复诊、复发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按时复诊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且观察组复发率为1.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入院时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按时复诊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8例高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个组别的成员均为64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一般的形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健康知指数、情感指数、情感得分以及生活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证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在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治未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机理,就治未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研究。结果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实施治未病,应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原则,防治的关键在于要预防SLF的发生,应用治未病缓解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起到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黄萍;尹玄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提高临床诊治中对根隐裂的认识。方法回顾根隐裂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根隐裂诊断困难及其远期疗效的不确定性。结论临床牙体牙髓治疗工作应警惕根隐裂的存在。
作者:张敦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为探究CIN3有效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于我院近期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的148例CIN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液基细胞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以及阴道镜活检等检查被确诊为CIN3,其中有110例患者进行了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有56例患者为高度病变,37例患者为低度病变,45例患者为不典型增生,其余10例患者为正常。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显示,有102例患者为阳性,8例患者为阴性。锥切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90例患者为CIN3,21例患者为CIN2,18例患者为CIN1,10例患者为慢性炎症,其余9例患者为浸润癌。结论针对于TCT、HPV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进行宫颈活检以及阴道镜检查,可以将宫颈病变及早检出,采用CKC检查可以降低早期宫颈侵润癌的漏诊率,为CIN3的治疗争取有利时间。
作者:李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3月在我院产前门诊进行检查并确诊为GDM的64例孕妇做为观察对象,对64例孕妇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HbA1c),常规空腹血糖测定(FPG),糖负荷试验(OGCT),比较HbA1c,FPG,OGCT的阳性率;同时比较HbA1c阳性的孕妇与HbA1c阴性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4例孕妇HbA1c阳性率为81.25%,FPG阳性率为34.38%,OGCT阳性率为59.38%,HbA1c阳性率明显高于FPG阳性率,OGCT阳性率(<0.01),有统计学意义;糖化血红蛋白阳性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0.77%,羊水过多发生率为17.3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2.69%,糖化血红蛋白阴性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为8.33%,羊水过多发生率为8.3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6.67%,糖化血红蛋白阳性孕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阴性组(<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阳性率较高,可做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化验指标之一,且血红蛋白阳性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早期发现可进行早期干预,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运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82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对照组患儿选用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药物,实验组患儿选用炎琥宁作为抗病毒药物。对比两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腮腺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腮腺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6d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运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体温复常和腮腺肿胀、疼痛消退。
作者:熊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将100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手术室常护,观察组在常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程度无显著差异(>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可体现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关心和重视,有利于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护理质量,获得患者及家属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如;陆宏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由于患者多,工作量大,患者流动快,加之少数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患纠纷防范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敏;陈晓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社区25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及血糖、血脂测定,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R患者与NDR患者比较,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T2DM患者病程长、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不良相关,在社区开展DR早期干预非常必要。
作者:郭丽花;杨智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