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科生科研训练带教体会

王一卓;黄东生;张玉洁;张谊;胡慧敏;洪亮

关键词:本科生, 科研训练, 教学
摘要:我校通过实行本科生科研训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总结了在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为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评价入院时、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出院时患者上、下肢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入院时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上、下肢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术后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丁美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胆道再次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围手术期管理在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9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3例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93例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经积极围手术期管理、临床观察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顺利完成再次胆道手术,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围手术期管理和积极的护理干预在胆道再次手术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应用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应用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13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西药进行三联疗法的同时配合使用自拟柴芍益胃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三联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应用三联疗法联合自拟柴芍益胃汤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加快损伤后的胃粘膜自我修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疾病复发概率大大降低,但远期的临床效果仍然需要通过延长随访时间和加大样本量来进行证实。

    作者:曾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研究在手术室中引入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手术患者,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6.2±5.3)分,患者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63.5±5.5)分,患者的满意度为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沙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4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经阴道手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48例,所有患者行经阴道子宫瘢痕处妊娠病灶清除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患者术前平均血β-HCG水平为(42394.2±6984.4)IU/L,术后平均水平为(5312.6±4681.3)IU/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可见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有突起,呈紫蓝色,成功清除病灶,病理证实为子宫瘢痕处胎盘绒毛组织。患者手术时间为20~70 min,平均为(34.6±9.8)min,术中出血量为20~150 ml,平均为(41.3±27.1)ml,住院时间为5~12 d,平均为(6.8±2.0)d。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经阴道手术治疗安全可靠,效果显著,且术后恢复较快,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刘士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肾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肾内科治疗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分析研究,并针对各类风险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18%(54/55),明显高于对比组78.18%(43/55),同时研究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肾内科患者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率。

    作者:王植萍;贵兴琴;祁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89例在我院接受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给予患者术后干预护理措施后,2例患者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对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加强术后用药护理、严密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并及时处理、做好饮食、休息、健康以及出院指导等。

    作者:朱忠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中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胃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实施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的术中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情况情况等。结果1例患者出现腹泻,1例患者出现无吻合口瘘,并发症率为4.00%;术后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48.23±6.03)h。结论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配合全面的术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尽快恢复患者肠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增强检查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中的安全隐患,具体预防措施,保证护理安全杜绝和减少护理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015年348例CT增强检查的患者,分析现存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并付诸实践。结果近年CT增强检查无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发生,满意度达97%。结论经过在CT增强过程中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才能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海燕;康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例胆管支气管瘘的护理

    胆管支气管瘘是肝胆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射频消融术后出现胆管-支气管瘘,临床上极为少见,做好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刘煜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对比评估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5月诊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保乳手术,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统计随访10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与生存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乳房外观美容疗效优良率显著提高(<0.05)。两组术后10个月复发率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保乳手术能有效治疗乳腺癌患者,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乳房外观美容疗效。

    作者:杨志刚;陈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干预CRRT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早期干预CRRT治疗的疗效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4年来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0例,观察组16例患者,接受CRRT治疗;对照组14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尿量、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氧合指数、APACHEⅡ,分析两组病死率。结果经上述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窘迫、腹痛腹胀、肠麻痹等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达到症状缓解所需时间较短。观察组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低血钙持续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好转,炎症因子CRP水平明显下降(<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时,单纯常规治疗效果效果欠理想、病死率高,CRRT治疗能有效改善SAP的预后。

    作者:谢嘉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例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并发皮下气肿、气胸和纵膈气肿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身高175 cm,体重62 kg,诊断“①左肾挫伤并左肾动脉栓塞,②左肾梗死并无功能,③肾性高血压”,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肾切除术。患者既往体健,术前检查心、肺、肝功无明显异常。入室常规监测血压(BP)114/78 mmHg,心率(HR)70次/min,心电图(ECG)无异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8%,开放静脉,以咪达唑仑3 mg,舒芬太尼15 ug,依托咪酯40 mg,阿曲库铵50 mg诱导,经口插入7.5号气管导管,深度23 cm,听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固定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为:呼吸频率(R)12次/min,潮气量(Vt)500 ml,气道压(Paw)12~25 cmH2O,吸呼比(I∶E)1∶2,氧流量(FiO2)1 L/min,术中间断静注阿曲库铵25 mg/次、舒芬太尼5 ug/次,异丙酚微泵输注(200~300 mg/h),低浓度七氟醚吸入麻醉(1%)维持。手术开始扩大腹膜后间隙,建立气腹压14 mmHg,超声刀游离肾门组织见创面渗血,约150 ml/h,未能游离肾动静脉,遂选择中转开放左肾切除术。患者此期Bp 130~100/90~70 mmHg,HR 70~90次/min。中转开腹后约手术进行180 min 时,患者 BP 下降至70~90/40~65 mmHg,HR增快至100~120次/min。遂适当加快补液,应用血管活性药麻黄素5~10 mg/次或间羟胺1 mg/次,使收缩压维持在90~100 mmHg,术中出血量600 ml和尿量200 ml。手术历时290 min结束,转为平卧位,触及胸部皮下捻发感,转入麻醉后恢复室。20 min后患者清醒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拔除气管导管,患者诉呼吸困难,SPO2下降至89%,面罩辅助通气同时嘱患者用力吸气,SpO2上升至95%左右,半小时以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无缓解,面罩吸氧自主呼吸不能维持在93%以上,收缩压75~90 mmHg,转入ICU观察,入ICU即刻行血气分析示:PO233 mmHg,PCO252 mmHg,pH 7.30,予开大氧流量(FiO2﹥10L/min)后2 h PO2可升至63 mmHg,PCO2正常。次日随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PO2、PCO2正常,无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消失,转入泌尿外科普通病房。

    作者:黄云;寇韬;许毅;季平;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辅以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及CPI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实验组降低更显著(<0.05)。结论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取盐酸氨溴索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宋丽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尼莫地平片防治偏头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尼莫地平片防治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252例符合标准的偏头痛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6例。研究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15w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效果相对尼莫地平片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及对策

    目的:探讨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并对干预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1月~12月于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7例,对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情况以及切口感染等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根据可能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提出预防对策,并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实施在278例于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前,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07%。实施干预措施后,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2%。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德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研究的对象来源为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5年2月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按住院号奇偶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参比组50例。参比组患者应用的手术方案为体外冲击波碎石;研究组患者应用的手术方案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将两组患者结石排净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相关数据行统计分析,研究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参比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参比组,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跟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比,结石排净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作者:丁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于手术室患者实施人性化全面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60例与干预组60例。常规组对于手术后患者实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统计两组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沟通、护理服务态度的评分,得出干预组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0.05。常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0%,干预组为90%,干预组高于常规组,<0.05。结论实施全面的人性化护理,为患者的提供基本需要的同时满足患者心理需要,让其感受到人文关怀,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从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我院2010~2014年心内科发生的37例安全问题的发生因素,选取2014~2015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安全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问题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内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其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英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以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心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其存活率以及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从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50例心脏骤停患者经过心肺复苏急救后,有30例患者死亡,占总例数的60.00%,有20例患者存活,其存活率为40.00%。同时,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与心搏骤停发生时间、心搏骤停发生日期、机械通气、正压通气并无明显关系,而与医生、护士经验、心肺复苏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有护士经验以及心肺复苏时间,经验多的医生、护士能够第一时间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且医生、护士对患者的心肺复苏急救时间大于30min,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具有较高的急救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黄维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