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增强检查的护理安全管理

李海燕;康黎

关键词:CT增强检查, 护理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中的安全隐患,具体预防措施,保证护理安全杜绝和减少护理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015年348例CT增强检查的患者,分析现存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并付诸实践。结果近年CT增强检查无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发生,满意度达97%。结论经过在CT增强过程中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才能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PBL教学法在机能学实验人体血压测量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将PBL教学法运用于护理专业机能学实验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改善实验课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作者:蔡维维;杜斌;陈俊良;储敏;邱丽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塞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用药分析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伴左束支传导阻滞中的针对性用药分析。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 bunch block, LBBB)病例1例,予以阿斯匹林300 mg嚼服,硝酸甘油10μg/min静脉滴注,普奈洛尔3 mg缓慢静脉注射,普通肝素60U静脉注射,卡托普利6.25 mg Tid,氯沙坦50 mg Qd,洛伐他汀30mg Qn。结果30 min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缓解,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但V4、V5导联R仍波宽大呈双峰状;1 h后R波双峰消失,但仍宽大;5 d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LDH)1降至正常。结论针对性地使用辅助药物能有效地在短期内缓解急性心肌梗塞及左束支传导阻滞症状。

    作者:顾蓓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血浆置换早期干预治疗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血浆置换早期干预治疗母婴血型不合HDN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高效价孕妇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予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设为研究A组(32例),将联合血浆置换早期干预治疗的设为研究B组(46例),将予以常规治疗的设为对照组(40例),对比研究组治疗前后抗体效价变化及三组新生儿溶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Rh、ABO血型抗体效价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B组降低幅度比研究A组大(<0.05);研究A、B组Hb、TBIL、IBIL水平对均比对照组低(<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应用于孕期降低血型抗体效价,且早期干预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而针对高价效的孕妇则与血浆置换联合应用的效果更佳,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崔文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临床在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00例,依照患者的不同血液采集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50例为末梢血血常规检验,观察组150例为静脉血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对比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五项常规检验结果均显著偏高,临床差异对比显著<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MCV值显著偏低,两组差异对比显著<0.05。结论在临床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临床检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在临床尽可能的采用静脉血实施血常规检验,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

    作者:唐瑜梅;刘宏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两种保守疗法治疗Ⅰ期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保守疗法治疗Ⅰ期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收治120例Ⅰ期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温水熏洗坐浴,治疗组则给予中号肛门镜扩肛。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第1 d的疼痛情况无差异(>0.05),但在接受治疗后的第3、5、7 d疼痛方面治疗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5)。在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中号肛门镜扩肛法对一期肛裂疗效显著,可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及降低复发率。

    作者:谢林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方法。方法结合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表现、诊断指标、发病原因、并发症情况和治疗结局。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脱水、呕吐、恶心、腹痛等,本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5%,均为重症患者,其余1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7.5%,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0.05。结论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一旦恶化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临床上可通过测定血清淀粉酶与CT进行诊断,及时给予综合治疗,严重者行手术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于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治未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治未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机理,就治未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研究。结果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实施治未病,应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原则,防治的关键在于要预防SLF的发生,应用治未病缓解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起到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黄萍;尹玄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总结有效的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在静脉输液中发生安全隐患的40例患者,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发生安全隐患的各种原因。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后显著提高了输液质量,保证了输液的安全,减少了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在静脉输液中,护理人员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掌握患者的指征,以大限度地保证输液安全。

    作者:林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腺性膀胱炎患者行尿道电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腺性膀胱炎患者在行尿道点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诊治疗的24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在经尿道电切术后,进行了随机分组,其中120例采取帮光灌注吡柔比星联合护理(实验组)进行康复治疗,120例不灌注并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于术后跟随采访的12个月内,实验组患者中有97例恢复正常,且无病理复发,术后复查时,膀胱粘膜显示恢复了平整,且上皮覆盖恢复,其余23例,有不同程度的复查情况,相比较手术前,有显著差异,无1例恶性病变,其中有18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尿频、下腹痛等症状。对照组患者中63例痊愈,无病理症状复发,其中其中31例有症状复发无恶变,24例出现恶性复发,且有40例术后尿频、下腹胀痛等症状无缓解。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关注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办法,能够有效治缓解患者腺性膀胱炎,并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陈欣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社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研究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约1.75亿,估计2025年将突破3个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已逐渐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它的防治已成为社会公共医学问题[1]。对糖尿病人群的健康教育使其对糖尿病有充分的认识是保证实施严格代谢控制的基础。本文就国内社区医务人员在慢性疾病控制管理工作中,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4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有效的护理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等病症上临床效果显著,为增大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健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在整个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舒适有效的护理。

    作者:覃献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8月~2014年9月,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血脂变化情况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雷亨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需求及认知现状

    目的:了解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需求及认知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我校337名非医学专业学生,利用自设急救知识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基本知识(22.30±5.87),意外事故损伤急救(25.50±7.63),心肺复苏(5.85±2.26),处于较低水平。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处于较低水平,应该采用相应措施提高急救知识水平。

    作者:向希;刘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1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行硫酸镁治疗,观察组(63例)在其基础上行酚妥拉明、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对照组低,且妊娠结局不良率比对照组低(<0.05)。结论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促进血压恢复稳定,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作者:邹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目的:寻找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方法采用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患者常见问题进行记录、归纳、总结。结果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常出现中心静脉管脱落、移位、血管周围感染等情况,以及出现菌血症。结论提高认识、加强培训、提高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作者:罗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引导下早期胸膜纤维板注射尿激酶消融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早期单纯胸膜纤维板注射尿激酶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院呼吸内科的早期单纯胸膜纤维板形成患者38例,在CT引导下进行多点位、多次穿刺,对胸膜纤维板进行局部注射尿激酶消融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24例,好转13例,1例无效。结论 CT引导下胸膜纤维板进行多点位,多次穿刺注射尿激酶治疗单纯胸膜纤维板,操作安全、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贵洁;邵发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血液常规检查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影响血液常规检查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病情的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各项参数。方法将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和50例一般志愿者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比对,首先分别采集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比较人体不同部位对血液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然后另采集50例健康志愿者相同部位的血液加入EDTA-K2抗凝剂,然后于室温下分别观察记录下即刻、30min、2h、6h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得出的数据,比较时间不同对于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同时对另外50例一般志愿者进行咨询、检测,分析对比血液常规检查中既往病史、服药状况、身体和精神等方面状况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得出静脉血和末梢血在WBC、RBC、Hb、PLT的数值都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2h内各项参数的数值没有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0.05);6h血液的各项参数指标同即刻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后针对一般志愿者的进行常规检查发现,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和既往病史等对血液的各项参数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论采血部位不同、采血时间不同和采血者个体的些许差异都会对血液的常规检查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时,要尽量避免以上因素造成的失误。

    作者:胡长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双面打印机的性价比以及其对医疗质量的提升

    随着医院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打印机已经成为医院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本文就目前市场上新崛起的双面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的详细比较以及其对医疗文书所带来的各方面提升作了简要的介绍。

    作者:陈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及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用时及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谭菊梅;黄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我院2010~2014年心内科发生的37例安全问题的发生因素,选取2014~2015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安全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问题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内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其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英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