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寇韬;许毅;季平;刘平
目的:探讨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与安全。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治疗,治疗组同时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对照组高频雾化吸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33%,与对照组71.3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05),康复时间也显著缩短(<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既有效又安全。
作者:郭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确诊的肺炎性假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入选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CT诊断的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等,分析CT诊断肺炎性假瘤的价值。结果60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经过CT诊断有54例符合,符合率为90%;有6例误诊,误诊率为10.0%。结论全面综合地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特征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其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林华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应用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股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发生8例断裂,断裂率为17.78%(8/45),对照组患者共发生10例断裂,断裂率为22.22%(10/45)组间比较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单纯医源性因素占50.00%(4/8),对照组患者单纯医源性因素占50.00%(5/10),由此可见医源性因素是导致内固定断裂的主要因素。结论无论是锁定钢板还是传统钢板治疗其术后的断裂率都无显著差异,在对内固定锻炼患者分析中发现,医院性因素以及患者锻炼方式不当是其主要原因。
作者:刘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且探讨对于肿瘤为晚期患者使用临终关怀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肿瘤为晚期的患者实行研究,并将其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选择一般护理,研究组则选择临终关怀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不仅生活质量的评分比对照组好,且抢救率和死亡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对于肿瘤为晚期的患者选择临终关怀的护理,不仅能能将其生活质量有效提高,还能减少住院期间的抢救和死亡几率。
作者:曹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出现了肛周感染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以泰能为基础的抗生素,实验组在泰能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两组均以治疗14d为观察周期,观察两组有效率差异。结果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肛周感染起效、治愈时间更短。结论替加环素是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佳坤;王子峰;刘晶;叶筱颍;郑林;董慧娟;李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012年11月~2014年7月在我院疗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西药抗菌素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比对照组高15.0%(对照组为75.0%),组间差异明显,<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需求及认知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我校337名非医学专业学生,利用自设急救知识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基本知识(22.30±5.87),意外事故损伤急救(25.50±7.63),心肺复苏(5.85±2.26),处于较低水平。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处于较低水平,应该采用相应措施提高急救知识水平。
作者:向希;刘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医药药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药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服务优质、用药安全成为了医院药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医院药学管理也是维护医院利益、保障患者权益的关键。本文基于当前医院药学管理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与医院药学管理改进方向和创新药学服务有关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作者:廖海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药足浴和点穴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和点穴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且观察组第1 w愈合率及第2 w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中药足浴和点穴护理可显著提高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周筱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年来收治的18例子宫内翻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第三产程处理不当造成子宫内翻,1例手法复位还纳成功,3例切除子宫,1例误诊误治死亡;3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翻均还纳成功;7例子宫粘膜下肌瘤造成子宫内翻自行复位1例,2例手术还纳复位,另4例中3例合并感染切除子宫;1例为子宫壁间肌瘤向宫腔生长,造成内翻并脱垂,感染、出血重,切除子宫;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并内翻误诊为粘膜下肌瘤,切除子宫;不明原因子宫内翻1例,因合并感染、出血,切除子宫。结论及时明确诊断是治疗子宫内翻的基础,尽快还纳内翻子宫、切除粘膜下肌留。翻出的时间越长,出血、感染程度越重,常导致切除子宫。
作者:李焕灵;梁杰;叶丹;尧良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新生儿资料7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通过间歇蓝光照射方式,蓝光照射8 h,间歇5 h,照射时间为72 h;对照组患者通过持续蓝光照射方式,持续照射72 h,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病情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92.1%,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0例,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持续蓝光照射以及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相当,但是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
作者:谯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行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接受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秦孟娴;周慧;陈慧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20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降低患者焦虑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何亚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诊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00例确认为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两组患者颈部动脉硬化及斑块的发生率呈增加的趋势,且观察组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与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患者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位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对观察组患者斑块形成的类型进行观察发现,钙化型斑块占比高。结论采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秀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在静脉输液中发生安全隐患的40例患者,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发生安全隐患的各种原因。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后显著提高了输液质量,保证了输液的安全,减少了护患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在静脉输液中,护理人员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掌握患者的指征,以大限度地保证输液安全。
作者:林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配套干预措施改善高危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80例高危早产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照顾患儿,观察组采用配套干预措施改善高危早产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显效12例(30.00%),有效21例(52.50%),无效7例(17.5%),总有效率33例(82.50%);对照组40例患者,显效3例(7.50%),有效20例(50.00%),无效17例(42.50%),总有效率23例(57.50%)。比较两组数据发现观察组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无效比对照组无效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2=17.7581,<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配套干预措施对改善高危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婴幼儿运动器官控制能力。
作者:张超;刘庆芝;徐海东;李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胰酶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胰酶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0.05);患者的症状积分由治疗前的(8.4±3.1)分下降至(3.4±1.1)分,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为7.55%,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0.05)。结论在对酒精性脂肪肝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进行治疗时选择胰酶肠溶胶囊,其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
作者:王政;刘春光;熊吉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切口感染手术的患者一共有8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一时期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一共有8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干预全部治愈出院,期间没有1例死亡病例。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参观人员以及层流手术全部和切口感染有关(<0.05)。结论手术时间、手术性质、参观人员以及层流手术全部和切口感染有关,因此,必须要从控制手术时间、完善手术室管理等相关方面进行干预,进而使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崔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应用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13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西药进行三联疗法的同时配合使用自拟柴芍益胃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三联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应用三联疗法联合自拟柴芍益胃汤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加快损伤后的胃粘膜自我修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疾病复发概率大大降低,但远期的临床效果仍然需要通过延长随访时间和加大样本量来进行证实。
作者:曾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和合并子宫肌瘤的子宫腺肌症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临床症状短期和长期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4年12月本县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后并能完整随访的症状性子宫腺肌症患者185例按照单纯性子宫腺肌症组、合并子宫肌瘤组评估分析手术前后盆腔不适、痛经和月经过多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在术后1~7年内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合并子宫肌瘤的子宫腺肌症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性子宫腺肌症。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已被证明为子宫腺肌症的一种合适的冶疗方法。
作者:竺红远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