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红远
目的:分析讨论生化指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单纯糖尿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脂蛋白、肌酐、尿素等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脂蛋白、肌酐、尿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检测脂蛋白、尿微量清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万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鼻出血住院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鼻部疼痛程度、对医护的满意度和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45例鼻出血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评估他们治疗过程中的鼻部疼痛程度,了解他们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较接受以常规鼻腔填塞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保守组患者而言,接受鼻内镜下止血治疗术的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较轻,同时对医护的满意度也较高。结论长时间鼻腔填塞的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较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护理干预,尽可能减轻其痛苦,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方蓉;陈治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为防治新生儿惊厥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多见于生后1w内,其他依次为颅内出血、感染性因素、低血钙、低血糖、核黄疸、破伤风、大脑发育异常、原因不明。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发生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对高危患儿应加强治疗及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惊厥应及早干预,避免神经系统进一步损伤及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梁达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对于大创伤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患者顺利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肝移植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液体的进出量多,对患者的生理干扰非常大,加强对术中输液的管理是保障手术顺利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自2011年10月以来对肝移植手术输液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改造,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许凤燕;蒋玉娣;曹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4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有效的护理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等病症上临床效果显著,为增大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健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在整个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舒适有效的护理。
作者:覃献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的宫颈病变感染HPV状况,探讨青海地区不同HPV类型的致癌性,予以早期预防,人为干预。方法调取门诊1年内就诊患者3000例,予以行宫颈HPV-DNA分型检测,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向杂交基因芯片技术,阳性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结果其中HPV亚型感染由高-低的前5种为:HPV-16,HPV-58,HPV-18,HPV-52,HPV-45, HPV感染在宫颈炎症,宫颈CIN I级,CIN II级,CIN III级,宫颈癌中各占:阴道镜下宫颈活检894例。结论青海高原地区女性感染HPV阳性占29.8%,其中高危型仍以16,58,18为主,较其他省份较高,应加强宣教,早期预防宫颈癌变。
作者:魏顺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系统加单纯后外侧植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后缘高度丢失、Cobb角的角度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3~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满意,可有效预防术后椎体矫正度的丢失,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小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临床中应用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使患者产生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赖,以及减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评率,将满意度大大提高,喘病患者治疗效果也有大幅度改善,中医护理方案实际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但得到了医患双方的认可,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探讨了我科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院治疗的80例喘病患者应用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
作者:蒋胜梅;于秀;马丛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年来收治的18例子宫内翻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第三产程处理不当造成子宫内翻,1例手法复位还纳成功,3例切除子宫,1例误诊误治死亡;3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翻均还纳成功;7例子宫粘膜下肌瘤造成子宫内翻自行复位1例,2例手术还纳复位,另4例中3例合并感染切除子宫;1例为子宫壁间肌瘤向宫腔生长,造成内翻并脱垂,感染、出血重,切除子宫;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并内翻误诊为粘膜下肌瘤,切除子宫;不明原因子宫内翻1例,因合并感染、出血,切除子宫。结论及时明确诊断是治疗子宫内翻的基础,尽快还纳内翻子宫、切除粘膜下肌留。翻出的时间越长,出血、感染程度越重,常导致切除子宫。
作者:李焕灵;梁杰;叶丹;尧良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胰酶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胰酶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0.05);患者的症状积分由治疗前的(8.4±3.1)分下降至(3.4±1.1)分,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为7.55%,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0.05)。结论在对酒精性脂肪肝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进行治疗时选择胰酶肠溶胶囊,其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
作者:王政;刘春光;熊吉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随机抽取的5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总结对其采取的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结果经精心的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除1例患者因病情突然严重转至其他医院外,其他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达96.4%。结论针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于手术室患者实施人性化全面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60例与干预组60例。常规组对于手术后患者实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统计两组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沟通、护理服务态度的评分,得出干预组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0.05。常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0%,干预组为90%,干预组高于常规组,<0.05。结论实施全面的人性化护理,为患者的提供基本需要的同时满足患者心理需要,让其感受到人文关怀,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从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研究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在三踝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前内侧结合前外侧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骨折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痊愈、显效以及有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治疗三踝骨折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质量,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基层卫生事业的不断深入,全科医师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国全科医师培养体系不完善,以往培训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思考什么类型的培训对于全科医师自身的提高为有利,更好的为社区患者服务。
作者:胡国庆;徐凤励;夏卫兵;徐丽华;尹秀珍;范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实施护理教学课程的目的便是提高的护理技巧水平,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护理岗位中整体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但从目前来看,国内临床护理教学尚且潜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显然,问题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次在分析临床护理教学潜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教学模式的优化及具体应用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红艳;郭婧;孙丽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主要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标本39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来源于ICU的标本359例,外科标本1135例,内科标本1399例,儿科标本1072例,对所有标本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查,比较各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耐药菌株构成情况,探讨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ICU标本中耐药菌株75例(20.89%),外科标本中耐药231例(20.35%),内科标本中耐药菌株188例(13.44%),儿科标本中耐药菌株86例(8.02%),ICU与外科送检标本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儿科与内科,<0.05,并且儿科与内科耐药菌株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0.05。结论医院内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耐药菌株的检出阳性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抗菌药使用的规范与安全性管理,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避免耐药菌株的发展与蔓延。
作者:杨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67.6%、革兰阳性菌18.1%、真菌14.3%,主要病原菌有铜绿假单细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则对氨芐西林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徐利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在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肛肠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思路。方法以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部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两组均行相同的手术方法,对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痔疮手术中应用骶管麻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麻醉效果理想,耐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杜怀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尼莫地平片防治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252例符合标准的偏头痛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6例。研究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15w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效果相对尼莫地平片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中药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40例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刘普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