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尼莫地平片防治偏头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李敏

关键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尼莫地平片, 偏头痛
摘要:目的:对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与尼莫地平片防治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252例符合标准的偏头痛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6例。研究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15w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效果相对尼莫地平片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教学中目标教学的应用探讨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通过转化书本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深化和延续护理专业学生的学校教育,也是护理专业学生过渡到工作岗位进行工作的一个重要时期,此外也是护理专业学生为未来工作能力的强弱奠定基础的重要方法。本文就临床护理教学中目标教学的应用效果和方法进行分析,为未来临床护理提供目标教学法的开展依据。

    作者:郝佳丽;王红艳;郭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72例),B组(68例),A组为联合应用联合兰索拉唑、生长抑素组,B组为单用兰索拉唑组,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8.9%,B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并且在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两方面两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有显著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可缩短住院时间,可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玫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3月~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当中,抽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患者25例。患者入院后,即按照神经内科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外实行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肢体康复训练等。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越高,则生活能力越高。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官美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复诊、复发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按时复诊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且观察组复发率为1.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入院时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按时复诊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及对策

    目的:探讨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并对干预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1月~12月于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7例,对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情况以及切口感染等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根据可能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提出预防对策,并于2014年6月~2015年5月实施在278例于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前,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07%。实施干预措施后,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2%。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德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西他赛与奈达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与奈达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和对照组(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1年、3年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能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昝莉;李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某三甲医院医患沟通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患者的调查研究,初步了解患者对医患沟通的认知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在南京市某三甲医院,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的形式对医患沟通现状进行调查,共收集1385例调查问卷,核查获得有效问卷1385份。结果①70%的患者认为医患关系类型属于合作型,权威型和消费型各占15%;②对医方首--求中,服务态度好占39.3%,业务水平高占30.8%,简单交流与理解患者心理分别占22.7%、7.1%;③影响医患沟通医方因素中,医生繁忙没时间占62.4%,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和医技水平分别占26.5%、9.7%、1.4%;④影响医患沟通患方因素中,对医疗知识不了解和不信任医生分别占60.4%、28.0%,沟通愿望不强和文化层次低分别占10.2%、1.4%。结论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张蕾;王晶;祁玉丽;张卉;洪琴;池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药师对1例肝癌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在肝癌患者癌痛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美国卫生保健机构联合鉴定委员会批准的药学监护方法,对癌痛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和药学监护,及时发现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临床的特点并优化给药方案。并比较在介入药学监护后,患者疼痛评分、疾病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用药依赖性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对患者实行药学监护后,本例患者疼痛评分、疾病程度、用药依赖都得到有效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的治疗过程,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捷;王小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100例)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率及其后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胆肠吻合术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包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塞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用药分析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伴左束支传导阻滞中的针对性用药分析。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 bunch block, LBBB)病例1例,予以阿斯匹林300 mg嚼服,硝酸甘油10μg/min静脉滴注,普奈洛尔3 mg缓慢静脉注射,普通肝素60U静脉注射,卡托普利6.25 mg Tid,氯沙坦50 mg Qd,洛伐他汀30mg Qn。结果30 min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缓解,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但V4、V5导联R仍波宽大呈双峰状;1 h后R波双峰消失,但仍宽大;5 d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LDH)1降至正常。结论针对性地使用辅助药物能有效地在短期内缓解急性心肌梗塞及左束支传导阻滞症状。

    作者:顾蓓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即刻单次膀胱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后即刻单次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化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6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术毕即刻行吡柔比星40mg+5%葡萄糖溶液40ml膀胱灌注,保留40min后经导尿管排出。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随访6~4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证实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随访过程中有1例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27个月,病理证实为膀胱低级别移行细胞癌,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并行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化疗,至今未见复发。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即刻单次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但由于其存在恶变倾向,因此我们建议术后严格随访膀胱镜。

    作者:邓实;杨玲;鲁栋梁;程树林;邓显忠;崔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肺动脉高压基因诊治的研究进展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增高、肺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展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细胞及分子学研究的开展,基因技术被应用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治。基因技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索肺动脉高压发病的遗传学基础,目前已取得一系列进展,有望开辟肺动脉高压诊治的新领域。现就基因技术在肺动脉高压的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郑洁;郭述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析延续护理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非手术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给予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延续护理。经过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复发率和疾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的遵医行为、复发率及疾病康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医院延续护理模式,能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良登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腺性膀胱炎患者行尿道电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腺性膀胱炎患者在行尿道点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诊治疗的24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在经尿道电切术后,进行了随机分组,其中120例采取帮光灌注吡柔比星联合护理(实验组)进行康复治疗,120例不灌注并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于术后跟随采访的12个月内,实验组患者中有97例恢复正常,且无病理复发,术后复查时,膀胱粘膜显示恢复了平整,且上皮覆盖恢复,其余23例,有不同程度的复查情况,相比较手术前,有显著差异,无1例恶性病变,其中有18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尿频、下腹痛等症状。对照组患者中63例痊愈,无病理症状复发,其中其中31例有症状复发无恶变,24例出现恶性复发,且有40例术后尿频、下腹胀痛等症状无缓解。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后实施吡柔比星膀胱关注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办法,能够有效治缓解患者腺性膀胱炎,并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陈欣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育龄妇女妇检结果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我国育龄妇女的健康状况,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育龄妇女妇科疾病的措施。方法通过保健登记本,了解育龄妇女状况,并由专业医师对接受调查的妇女进行检查。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为73%,其中乳腺疾病患病率为17.5%,而在30~39年龄段的妇女患乳腺疾病、宫颈糜烂及附件炎较多,在40~48年龄段的妇女患子宫肌瘤、附件包块及阴道炎较多。结论对妇科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而有效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梁一民;彭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个性化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治疗法在治疗小儿脑瘫膝过伸过程中的疗效。方法2014年4月~2015年8月间我院康复科共接诊脑瘫患儿385例,从中随机选取92例膝过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针对观察组患儿定制个性化的康复措施护理,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于4个月后比较两组脑瘫患儿的下肢自主活动能力以及患儿家长对治疗的评价。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调查,可以发现观察组患儿下肢自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家长好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儿脑瘫膝过伸康复治疗过程中为患儿定制个性化的康复措施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脑瘫膝过伸患儿的下肢自主活动能力,快速推进病情好转,易于患儿家长接受,并且治疗过程中患儿积极配合,减少了患儿家属不满意而引起的医患纠纷,获得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

    作者:李小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术(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40例(44条患肢),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EVLT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剥脱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9.9%,对照组81.7%,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有很好的疗效,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邢汉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TA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儿童恒前牙外伤直接盖髓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MTA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治疗儿童恒前牙外伤直接盖髓术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将80颗因外伤冠折露髓的年轻恒前牙分为两组,治疗组用MTA盖髓,对照组则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盖髓,然后用氧化锌和磷酸锌水门汀双层垫底,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术后2w、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定期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2年后治疗组(40颗牙)成功率为87.5%,对照组(40颗牙)成功率为70%,两组有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TA作为盖髓剂用于儿童恒前牙外伤直接盖髓术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李洋;刘明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主要是对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四君子汤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相关的特点。方法主要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脾胃气虚证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人数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四君子汤的治疗方式。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采取的四君子汤治理方式,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式,并且在后期的随访中,实验组患者病症也无复发,对照组患者则是有复发患者4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医院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四君子汤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复发率较低。

    作者:傅冬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应用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应用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股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发生8例断裂,断裂率为17.78%(8/45),对照组患者共发生10例断裂,断裂率为22.22%(10/45)组间比较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单纯医源性因素占50.00%(4/8),对照组患者单纯医源性因素占50.00%(5/10),由此可见医源性因素是导致内固定断裂的主要因素。结论无论是锁定钢板还是传统钢板治疗其术后的断裂率都无显著差异,在对内固定锻炼患者分析中发现,医院性因素以及患者锻炼方式不当是其主要原因。

    作者:刘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