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斌;王晓英;王欣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手术患者,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6.2±5.3)分,患者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63.5±5.5)分,患者的满意度为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沙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围手术期管理在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9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3例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93例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经积极围手术期管理、临床观察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顺利完成再次胆道手术,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围手术期管理和积极的护理干预在胆道再次手术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国大约每20min就有一位唐氏儿出生。唐氏儿由于智力严重低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并且携带多系统并发症,终生无法治愈,因此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唐氏筛查是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体重、年龄、体重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儿的危险系数的检测方法。进行筛查的佳时间是怀孕的第15~20w。一般抽血后1w内孕妇即可拿到筛查结果,如过结果为高危,则要进一步做羊水穿刺和胎儿染色体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尽管有许多多准妈妈对唐氏筛查提出质疑,尽管唐筛结果不能十分准确地判断宝宝是否愚型,但毕竟这是判断胎宝宝是否愚型的经济、简便,对胎儿无损伤的检测方法,如果查出的结果可疑,可以进一步作羊膜穿刺检查。
作者:陈敏;秦瑰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4月本院诊治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64层螺旋CT检测,将常规横断位阅片结果设为对照组,将常规扫描读片结合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阅片结果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种方法阅片结果。结果研究组阅片结果准确度98.38%,灵敏度99.69%及特异度92.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5%、81.26%、82.36%,且阑尾壁增厚、阑尾外径增大、阑尾显示检出率依次为92.22%、95.56%、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11%、57.78%、75.56%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64层螺旋多平面及曲面重组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具有积极诊断价值,能准确识别阑尾。
作者:邹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与C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各自诊断肋骨骨折的优势,寻找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60例因胸部外伤后来我院行影像学检查诊断有无肋骨骨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CT检查组和CR检查组,每组30例。其中CT检查组:男19例,女11例;CR检查组:男17例,女13例。由放射科两名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诊断。结果第1~3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46.3%(25/54),CR诊断准确率为74.4%(32/43);第4~8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88.5%(119/135),CR诊断准确率为55.1%(81/147);第9~12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91.7%(55/60),CR诊断准确率为53.2%(33/62)。CT出现假阳性误诊率15.1%(71/471),CR出现假阳性误诊率7.1%(33/468)。结论多排螺旋CT与CR取长补短、配合检查能有效提高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率。
作者:高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影像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CT技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影像学技术。传统的CT检测结果是二维图像,无法提供该结构的全貌。三维CT弥补了传统CT的不足,可以为医生提供某一结构的立体图像。本文以三维CT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三维CT技术在口腔医学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中药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40例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刘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实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00例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并选择同一时间段内100例实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所需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出血量比对照组多,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均未见并发症出现,术后第1d对体温进行测量,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均较好,平均住院时间为5.8d。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来说可行性高,安全性好。
作者:刘凤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提高声门下喉气管狭窄外科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声门下喉气管狭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狭窄程度分别联合采用胸锁乳突肌骨膜瓣修复术和胸骨舌骨肌蒂舌骨瓣修复术。结果术中16例患者联合采用HGSHMF修复患者,联合采用SCMOF修复患者20例。术后1 w后均经口进食,且6个月内均未发生再次发音困难及不能自行进食,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拔除T型管,且经口呼吸功能均恢复,患者发音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喝水、进食未发生误咽情况。术后1年行纤维喉镜检查,喉气管均宽敞,未见瘢痕组织及芽肉形成,其喉管缝合处无明显界限,管壁粘膜光滑,移植部位未见管壁塌陷或发生反常运动。结论根据患者喉气管狭窄程度选择合适加宽喉气管腔植入物的重建术可提高裂开喉气管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理;杨柏球;游舟;简敦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诊断中重度IUA患者共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3个月常规行宫腔镜检查。结论我院采用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切除宫腔粘连,术后放置金属圆环、透明质酸钠及大剂量雌激素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彦杰;罗洁;许红;管毓坚;周亚丽;蒋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012年11月~2014年7月在我院疗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西药抗菌素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比对照组高15.0%(对照组为75.0%),组间差异明显,<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指标变化与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指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0.05),少量患者出现了服用药物后的腹泻和恶心现象,但可以承受。结论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时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70例,其中对照组35例,给予高压氧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35例,在高压氧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终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均能较好配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经高压氧治疗后治愈率为48.6﹪,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愈率为22.9%,总有效率为8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0.05)。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证高压氧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结合舒适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TUP-P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68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输液量、进食时间、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减少了TUP-P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佳;太荣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研究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在三踝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前内侧结合前外侧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骨折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痊愈、显效以及有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治疗三踝骨折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质量,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无痛人流麻醉中采取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具体效果。方法对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妇女78例进行研究,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分别采用丙泊酚单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方法进行麻醉。对两组的麻醉优良率、镇痛总有效率、丙泊酚使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麻醉优良率、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丙泊酚使用量、术后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用药麻醉效果更佳。
作者:刘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用于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放射科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肝癌的32例(42个病灶)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分别对其进行单纯超声检查、单纯CT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两者联合检查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CT或超声(<0.05)。结论超声联合CT用于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较高,优于单纯CT或超声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管海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青年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青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且<0.05。结论在青年病毒性心肌炎中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治愈效果,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祝开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其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心功能I~IV级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血尿酸浓度检测,同时,运用随机法选择同时段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血尿酸浓度平均值为(565±53)μ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平均血尿酸浓度为(279±25)μmol/L,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血尿酸浓度分别为(279±25)μmol/L、(269±33)μmol/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血尿酸浓度为(565±53)μmol/L、(301±36)μmol/L,治疗前后比较无无显著统计学差异(<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经治疗心功能加强后,血尿酸浓度也显著降低,证明在治疗慢性心衰过程中动态监测血尿酸浓度能够准确的反应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龚晓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胃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实施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的术中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情况情况等。结果1例患者出现腹泻,1例患者出现无吻合口瘘,并发症率为4.00%;术后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48.23±6.03)h。结论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配合全面的术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尽快恢复患者肠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