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晓燕
目的:探讨研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抗血小板治疗,且前者给予单纯硝酸异山梨酯片,后者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和不良反应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降低(<0.05),且治疗后两组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5.56%)显著升高(<0.05),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2%)稍低于后者(11.11%)(>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强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贺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多潘立酮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而观察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使用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观察两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胃镜征象。结果观察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胃镜征象以及各项监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0.05)。结论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临床上使用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镜征象。
作者:田觉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研究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在三踝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前内侧结合前外侧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骨折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痊愈、显效以及有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治疗三踝骨折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质量,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对比评估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5月诊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保乳手术,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统计随访10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与生存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乳房外观美容疗效优良率显著提高(<0.05)。两组术后10个月复发率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保乳手术能有效治疗乳腺癌患者,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乳房外观美容疗效。
作者:杨志刚;陈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为防治新生儿惊厥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多见于生后1w内,其他依次为颅内出血、感染性因素、低血钙、低血糖、核黄疸、破伤风、大脑发育异常、原因不明。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发生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对高危患儿应加强治疗及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惊厥应及早干预,避免神经系统进一步损伤及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梁达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1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行硫酸镁治疗,观察组(63例)在其基础上行酚妥拉明、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对照组低,且妊娠结局不良率比对照组低(<0.05)。结论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促进血压恢复稳定,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作者:邹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健脾祛瘀汤联合化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接收并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性的化疗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性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祛瘀汤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有效率和毒副作用等。结果研究组采用常规化疗联合健脾祛瘀汤治疗后治疗有效率86%,而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化疗治疗后的有效率为4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0.05)。研究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毒副作用、生活质量、体力状况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采用常规化疗方法搭配抗癌方药健脾祛瘀汤治疗,治疗有效率大大提高,毒副作用较小,患者的体力和生活质量状况恢复的较快,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韩乐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退行性膝关节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关节韧带附着处骨赘形成,由此引起患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传统医学称之为"膝痹",治疗本病的方法多样,在一定程度上都缓解了症状,改善了生活质量。中医传统理论实践可以结合现代康复医学,从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靶点,多途径进行研究,做到防治并重,大程度减轻后遗症。
作者:杜英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Seminar是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具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及学术性。提高床医生的诊疗水平、临床思维以及医患沟通能力,增强临床医生更新医学知识的能力,会有力推动我国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进一步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庞娟;李尧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宫颈接触性出血的病因分布特征,并对患者给予TCT联合阴道镜检查,探讨联合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20例宫颈接触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妇科查体、TCT及阴道镜活体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另选取同期就诊患者120例无宫颈接触性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宫颈接触性出血病因较为广泛,主要原因为宫颈柱状外翻、宫颈炎症、宫颈息肉等;进行细胞学检查分析得出观察组TCT阳性率及高级别病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宫颈接触性出血在临床上以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为主,临床应高度重视宫颈接触性出血患者,必要时行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
作者:巫元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围手术期管理在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9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3例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93例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经积极围手术期管理、临床观察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顺利完成再次胆道手术,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围手术期管理和积极的护理干预在胆道再次手术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血透室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结合血透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在整个病区血透工作开始后进行床旁护理查房。整理分析实施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前后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并将发生的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后,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了0.52%,患者满意度上升了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透室实施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后,降低了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更好的保障了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的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钟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社区25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及血糖、血脂测定,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R患者与NDR患者比较,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T2DM患者病程长、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不良相关,在社区开展DR早期干预非常必要。
作者:郭丽花;杨智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2例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为期6个月社区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不采取其他出院后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等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控制、服药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同样显著(<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出院之后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张银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4月~6月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后除躯体强迫和偏执因子外的SCL-90其他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降低(<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作者:于斌;王晓英;王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医院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打印机已经成为医院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本文就目前市场上新崛起的双面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的详细比较以及其对医疗文书所带来的各方面提升作了简要的介绍。
作者:陈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随机抽取的5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总结对其采取的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结果经精心的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除1例患者因病情突然严重转至其他医院外,其他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达96.4%。结论针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X线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体检健康的工作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由我院专业医师对两组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颈椎张口位、侧位、前屈侧位的X线摄片,分析患者颈椎表症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X线能为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艾孜买提?艾尼瓦尔;张振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颅脑术后患者采用丙泊酚预防躁动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均采用丙泊酚治疗,观察其镇静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在经丙泊酚治疗后4~8 h内镇静效果好,患者使用丙泊酚前,生命体征情况与使用后无明显差异,>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躁动期应用丙泊酚后镇静效果好,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同时护理过程中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判断患者镇静程度及对患者做好安全保护,对于预防颅脑术后患者出现躁动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012年11月~2014年7月在我院疗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西药抗菌素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比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比对照组高15.0%(对照组为75.0%),组间差异明显,<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