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观察

高艳红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血常规,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儿童,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结果及价值。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细菌感染疾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共计83例。对全部患儿联合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常规检验,对诊断符合率予以评价。结果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式的83例患儿阳性率为74.70%(62例);应用血常规检验显示阳性的患者有48例,诊断符合率为57.83%;应用hs-CRP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儿有49例,诊断符合率为59.0%。结果显示联合血常规与hs-CRP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独应用两种方式检查,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联合应用血常规与hs-CRP检查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阳性符合率高,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拉贝洛尔配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配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取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拉贝洛尔和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妊娠结局和治疗的总显效率。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经过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都有所下降,且对照组降低的幅度及异常妊娠发生率均低于实验组(<0.05);实验组总显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0.0%(<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拉贝洛尔和硫酸镁进行治疗不仅可以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有效的控制异常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万血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复诊、复发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按时复诊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且观察组复发率为1.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入院时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按时复诊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巧用中药降血压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中药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平肝益肾、活血化痰的中药汤剂,均连续治疗28d,并观察临床疗效及症状表现。结果经过规范的治疗,全部患者的血压均明显下降,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0.05),且中药治疗具有良好的调整血脂的作用。结论平肝益肾,活血化痰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稳定血压、改善症状、改善血脂代谢、减少降压药物毒副的作用。

    作者:王淑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防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6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入院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69例NRDS的患儿中,男45例占65.2%,女24例占34.8%;胎龄≤32 w为52例占75.4%;出生体重:≤1499 g 45例占65.2%。②发病时间窗为娩出后0.5~12 h,6 h内发病63例占91.3%。③对患儿发生呼吸窘迫时进行呼吸困难评分,4~6分为55例占79.7%。④69例患儿中共42例于生后1 h内行胃液泡沫震荡试验,(-)24例占57.1%、(+)或(++)16例占38.1%、(+++)2例占4.8%。⑤69例患儿肺部X线改变分级构成比统计:Ⅰ级41例占59.4%。⑥69例患儿治愈67例占97%,中位住院时间为28 d。结论 NRDS以胎龄≤32 w多发,常于生后6h内发病。生后胃液泡沫震荡试验、呼吸困难评分简单易行,有助于病情判断,早期发现,经及时治疗,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作者:冯琳;韦秋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女科秘诀大全》痛证研究

    目的:探究清代御医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中关于痛症资料,为国医治疗痛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回顾性阅读分析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从中总结痛症相关资料。结果妇科痛症主要包括:月经病痛证、带下病痛证、妊娠病痛证、产后病痛证、妇科癥瘕痛证、其他痛证6个方面,《女科秘诀大全》对上述不同类型痛症均有针对性治疗措施。结论痛症预防十分重要,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失度,体质等因素均可导致气血失和,从而产生痛症。在治疗的同时注意预防才能有效防止痛症复发。

    作者:王莉君;袁久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艾滋病高危人群中传染性疾病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传染性疾病检测情况。方法选取我实验室在2013年9月~2015年6月接受咨询检测的56例艾滋病高危人群,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例行HBV、HIV、TP、HCV四种传染病原体检测,通过明胶颗粒凝集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以及胶体金实验,检测患者血清的病原体的相应抗体,并选取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经过检测, HBV感染6例,阳性率为10.71%,HIV检测为5例,阳性率为8.93%,TP感染4例,阳性率为7.14%,HCV感染7例,阳性率为12.5%。高危人群传染性疾病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HBV、HIV、TP、HCV病毒感染均有较高的感染率,需要加强高度重视。

    作者:刘雅毳;戴志翔;董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一次性负压引流技术治疗2例胫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护理

    胫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是一种情况较为特殊的骨折,因供应中下1/3段的胫骨的血循环显著减少,同时中下1/3段胫骨几乎无肌肉附着,胫骨端获得的血循环减少,并且同时伴有开放性损伤,易受细菌的侵袭而感染,严重者易引起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我院自2012~2014年通过vsd引流技术治疗胫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孟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应用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应用自拟柴芍益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13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西药进行三联疗法的同时配合使用自拟柴芍益胃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三联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应用三联疗法联合自拟柴芍益胃汤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加快损伤后的胃粘膜自我修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疾病复发概率大大降低,但远期的临床效果仍然需要通过延长随访时间和加大样本量来进行证实。

    作者:曾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TA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儿童恒前牙外伤直接盖髓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MTA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治疗儿童恒前牙外伤直接盖髓术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将80颗因外伤冠折露髓的年轻恒前牙分为两组,治疗组用MTA盖髓,对照组则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盖髓,然后用氧化锌和磷酸锌水门汀双层垫底,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术后2w、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定期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2年后治疗组(40颗牙)成功率为87.5%,对照组(40颗牙)成功率为70%,两组有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TA作为盖髓剂用于儿童恒前牙外伤直接盖髓术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李洋;刘明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策略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22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完善相关的检查,确定病变发展情况,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措施。结果通过药物治疗,4例痊愈;8例实施清宫术,8例患者恢复较好;4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将瘢痕妊娠病灶切除,终康复。另外6例患者自愿实施开腹手术切除病灶,得到痊愈。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未见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未见患者出现子宫破裂或者大出血等明显不良症状,预后效果良好。结论实施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需要及早实施相应的检查,明确病变的大小、部位等性质,之后运用药物、清宫术、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保证病灶彻底清除,确保患者的健康。

    作者:徐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动脉瘤破裂的CT诊断特点分析

    目的:对脑动脉瘤破裂的CT影像特点进行探析。方法收集临床资料是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21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患者均进行CT检查,5例患者进行DSA检查,少数患者进行MRI、MRA等检查。结果 CT检查中,19例确诊的脑动脉瘤患者均发现存在脑动脉瘤破裂,并经临床证实,诊断准确率为90.5%。结论脑动脉破裂使用CT进行检查,能够准确显示脑动脉瘤破裂的影像特点,有利于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诊断。

    作者:卢先东;田云;黎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单采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308例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患者,分析低频、中频、高频输注患者的有效率、不同病变患者输注情况以及输注频率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结果输注次数增加时临床输注有效率下降,肿瘤、外科手术、其他病变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具有较高有效率,输注后lh、24h中PLT、CCI、PPR对比,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把握好输注佳时间,严格把握输注指征,从而提高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效果。

    作者:苟丽琼;李莉;谭勇;刘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延时5~10 min对定向药透仪阳性结果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定向药透仪皮试结果更精确细致的判断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受定向药透仪做药物过敏试验的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试5 min后观察测试结果,对于快速过敏皮试结果为阴性,但患者有自觉不适症状的患者延时观察5~10 min,并做好相应记录。结果180例患者中共检出阳性患者73例,阳性检出量率为17.4%,其中49例为青霉素类,24例为头孢菌素类。5 min以内阳性检出52例,其中34例为青霉素,18例为头孢菌素类,占总阳性检出病例的71.2%。延时5~10 min内检出21例,其中15例为青霉素类,6例为头孢菌素类,占总阳性检出病例的28.7%。10 min后再无阳性检出。结论定向药透仪做药物过敏试验临床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但在试验结束后对于皮试结果为阴性但有自觉不适症状的患者延时观察5~10 min可降低假阴性率,避免出现阳性漏检风险,从而提高临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黄玉凤;黄玉美;刘义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透室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究血透室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结合血透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在整个病区血透工作开始后进行床旁护理查房。整理分析实施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前后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并将发生的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后,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了0.52%,患者满意度上升了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透室实施持续性床旁护理查房后,降低了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更好的保障了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的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钟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分析我院122例扁平疣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临床效果上,观察组在用药后皮疹开始萎缩,33例患者治愈,整体显效率为91.80%,对照组22例患者治愈,整体显效率为65.5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1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4.7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方面,治疗后1个月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0.05),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在治疗扁平疣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具有用药安全性,可作为治疗扁平疣的常规药物。

    作者:吴文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

    近年来,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者数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接受MHD治疗的ESRD患者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各方面临床资料,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提高MHD患者总体生存率,以及进一步改善他们的透析质量的途径。

    作者:王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思考

    目的:分析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为其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本组研究中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均为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布洛芬治疗,观察组100例,给予中医骨科综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3.0%,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应用中医骨科康复方式进行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张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助产质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助产质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226例在我院分娩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提高助产质量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加行护理干预后,产妇的总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助产质量,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母婴预后的改善,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付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例带状疱疹患者并发尿潴留、便秘的护理

    带状疱疹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疾病[1],以沿一侧周围神经并呈带状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神经痛为临床特征。多见于成年人,愈后极少复发。好发于春秋季节。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于诱因如感冒、肿瘤、放射治疗以及劳累等影响下,引起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潜伏在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发而活化,导致神经结节的炎症、坏死,病毒沿感觉神经通路到达皮肤,故产生神经痛和皮肤节段性水疱。

    作者:刘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为医院派救护车将患者接至医院救治,对照组为家人将患者送至医院救治,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死亡10例,窒息17例;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窒息3例。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死亡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