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目的:研究并且探讨在年龄段不相同出现并发症患者中应用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7月行PICC的58例置管患者实行研究,并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选择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与舒适程度的评分。结果研究组不仅出现的并发症比对照组少(<0.05),且舒适程度的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1)。结论选择针对性的PICC护理能将患者置管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而且还能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
作者:魏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出现了肛周感染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以泰能为基础的抗生素,实验组在泰能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两组均以治疗14d为观察周期,观察两组有效率差异。结果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肛周感染起效、治愈时间更短。结论替加环素是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佳坤;王子峰;刘晶;叶筱颍;郑林;董慧娟;李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及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用时及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谭菊梅;黄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本文运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法,分析总结了在我院体检中心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而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遇,应对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认为SWOT分析法可以使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培训成效。
作者:张艳云;于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性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将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垂体泌乳素以及睾酮等性激素水平高于观察组,<0.01。孕酮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0.24,>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改善患者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糖代谢紊乱引起的性激素水平紊乱,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普鲁卡因维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30 ug/kg奥曲肽及1%普鲁卡因25 ml 24 h维持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30 ug/kg奥曲肽维持治疗。对比血尿淀粉酶、WBC、血清钙恢复正常时间。且比较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WBC、血清钙等实验室指标优于对照组(<0.05);治疗组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时间短(<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奥曲肽与普鲁卡因维持治疗急性胰腺炎利于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减少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微竹;何凤;付莉;余孟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的效果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单纯骨搬运技术治疗,实验组则在其基础上配合骨伤复原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骨痂牵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且<0.05。结论在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中应用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促进治愈效果。
作者:朱哲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讨论采用紫杉醇、卡铂两药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数字表法随机择选我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接受紫杉醇、卡铂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紫杉醇、顺铂联合用药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采用紫杉醇、卡铂两药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赵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研究新的人工合成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1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调整治疗方案,12 w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结果21例患者均能耐受利那鲁肽,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体重,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作者:李芳;李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增高、肺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展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细胞及分子学研究的开展,基因技术被应用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治。基因技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索肺动脉高压发病的遗传学基础,目前已取得一系列进展,有望开辟肺动脉高压诊治的新领域。现就基因技术在肺动脉高压的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郑洁;郭述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全面掌握我市CT机应用质量与放射防护状况,加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放射诊断质量和影像诊断质量。方法对全市CT机的分布、辐射防护状况、应用质量控制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与检测。结果孝感市辖七个县市区,全市共有CT机26台,区域分布略有失衡。全市平均每台CT服务人口20.4万人,大多数县在30万人左右/台,个别县66万人/台,而孝感市区就有10台CT,人口覆盖率9.5万人/台,配比明显偏高。结论质量管理意识缺乏,日常维护、校正工作没做好影响检测结果;缺少CT质量管理人员,CT应用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保证;缺少必要的质控制度与规范,没有统一的CT机的质控标准,质量管理存隐患。
作者:蔡小国;林建涛;段纪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7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其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单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的特点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2年在我院纳入的妊娠中晚期妇女300例,根据心电图的类型分为常规心电图组(150例)与动态心电图组(150例),分别对两组孕妇的心电图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重点分析动态心电图的特点。结果动态心电图组的ST-T段改变检出率(20.00%)、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32.00%)、异常检出率(90.00%)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ST-T段改变检出率(4.67%)、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12.00%)、异常检出率(37.33%),其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妊娠中晚期妇女来说,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脏异常情况以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等为主,其能够更加精准监测,及时发现孕妇心脏异常情况,提高胎儿的成活率,保护好妊娠中晚期妇女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需求及认知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我校337名非医学专业学生,利用自设急救知识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基本知识(22.30±5.87),意外事故损伤急救(25.50±7.63),心肺复苏(5.85±2.26),处于较低水平。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处于较低水平,应该采用相应措施提高急救知识水平。
作者:向希;刘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注射室中开展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注射室中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根据病情采取针对性的常规治疗方法,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度和不良情绪。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改善注射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玉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308例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患者,分析低频、中频、高频输注患者的有效率、不同病变患者输注情况以及输注频率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结果输注次数增加时临床输注有效率下降,肿瘤、外科手术、其他病变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具有较高有效率,输注后lh、24h中PLT、CCI、PPR对比,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把握好输注佳时间,严格把握输注指征,从而提高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效果。
作者:苟丽琼;李莉;谭勇;刘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与乳腺癌分子亚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3年11月~2015年2月确诊的15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并具有完整的免疫组化资料,依据免疫组化结果对这些早期患者进行乳腺癌分子亚型分类:Luminal A型、Luminal B(HER2-)型、Luminal B(HER2+)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结果HER2过表达型前哨淋巴结转移率高;Luminal A型前哨淋巴结转移率低。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分子亚型间存在相关性,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特点的研究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康淑娟;马立辉;王助新;孟庆来;张宏旭;王明辉;张杰;胡大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与CR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各自诊断肋骨骨折的优势,寻找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60例因胸部外伤后来我院行影像学检查诊断有无肋骨骨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CT检查组和CR检查组,每组30例。其中CT检查组:男19例,女11例;CR检查组:男17例,女13例。由放射科两名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诊断。结果第1~3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46.3%(25/54),CR诊断准确率为74.4%(32/43);第4~8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88.5%(119/135),CR诊断准确率为55.1%(81/147);第9~12肋骨:CT诊断准确率为91.7%(55/60),CR诊断准确率为53.2%(33/62)。CT出现假阳性误诊率15.1%(71/471),CR出现假阳性误诊率7.1%(33/468)。结论多排螺旋CT与CR取长补短、配合检查能有效提高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率。
作者:高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诊疗水平的逐步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了根本改变,终末期肾病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存活时间也大大延长。血液净化治疗面对的已不仅仅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已经渗透到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作为一门新兴而又重要的学科,既没有正规的专业教材,又没有从本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理论课只是做简单的介绍,甚至一带而过,而本专业有较强的科学实践性,主要是机器操作和临床处理患者为主,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简单讲解,让更多的医师了解血液净化相关知识。
作者:王吉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曲面重组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4月本院诊治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64层螺旋CT检测,将常规横断位阅片结果设为对照组,将常规扫描读片结合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阅片结果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种方法阅片结果。结果研究组阅片结果准确度98.38%,灵敏度99.69%及特异度92.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5%、81.26%、82.36%,且阑尾壁增厚、阑尾外径增大、阑尾显示检出率依次为92.22%、95.56%、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11%、57.78%、75.56%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64层螺旋多平面及曲面重组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具有积极诊断价值,能准确识别阑尾。
作者:邹灿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