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燕
现代新型人体科学标本馆是集教学,科研,对外交流于一体的展馆。标本馆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团队的建设直接影响标本馆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制度化管理和数字化管理是实现标本馆多元化利用的有效保障。
作者:胡丽霞;潘荣斌;侯吉华;李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并使用静脉留置针5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例穿刺失败,1例例脱管,1例静脉炎,1例液体渗漏,2例导管堵塞。结论通过使用留置针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研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用留置针可有效保证液体以及急救的药物能够及时输入,并达到了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吴美儿;沈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24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实施剖宫产过程中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出血量明显比阴道生产高,两种方式出血量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实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所需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与单纯实施剖宫产手术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单纯实施剖宫产手术及剖宫产术中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产后24h出血量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需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但是实施剖宫产术及实施剖宫产术中进行肌瘤剔除术不会增加术中以及术后的出血量,此外还能避免产妇分娩后子宫肌瘤对子宫收缩产生的影响,避免了出现产褥感染几率。
作者:徐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选取本科2009年1月~2015年7月共收治10例CVST为研究对象。结果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病情虽然危重,但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护理,总体预后良好,致残率低,病死率低。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给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前体重指数与妊娠期增重和母婴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1456例,根据孕妇孕前BMI分为体重过低组(BMI<18.5kg/m2)291例,体重正常组(BMI≥18.5kg/m2,<23.0 kg/m2)1048例、超重组(BMI≥23.0 kg/m2,<25.0 kg/m2)85例和肥胖组(BMI≥25.0)32例。比较各组孕妇妊娠13w内增重、妊娠期总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观察各组孕妇的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肥胖组妊娠13w内增重、妊娠期总增重明显低于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妊高征、糖尿病发生率随BMI的增加而升高,即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0.05)。肥胖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超重组(<0.05),超重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0.05)。肥胖组新生儿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三组(<0.05),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0.05),肥胖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妊娠前肥胖可增加不良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及影响妊娠其增重,也一定程度影响新生儿体重。故需对育龄妇女加强科普宣传,鼓励其平衡膳食、加强体育锻炼,使妊娠前BMI达到合理范围,以确保妊娠期安全,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景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接受了介入手术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198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98例对照组和100例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PDCA循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加入PDCA循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使患者更加满意。
作者:刘昕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科护理方面潜在的风险问题也随之增多。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分析外科护理潜在风险问题,并针对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李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分析宫颈肌瘤的诊断与治疗。选取我院2005年至今近10年来收治的15例宫颈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宫颈肌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作者:申彦杰;许红;罗洁;周亚丽;冯子豪;杨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导管危险因素评估单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下半年使用导管危险因素评估单的100例患者与2014年上半年未使用导管危险因素评估单的100例患者做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管路滑脱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管路滑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导管危险因素评估单在神经外科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评估,高危患者悬挂警示标识,加强健康宣教,降低了管路滑脱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宏伟;王建民;杨宪武;刘晓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溴索雾化结合体位引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疗效。方法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激素、支气管扩张剂、低流量给氧等治疗,A组单纯予氨溴索雾化吸入;B组予氨溴索雾化吸入并加用体位引流。临床治疗和护理10d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A组7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溴索雾化结合体位引流对AECOPD疗效显著。
作者:邱志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联合应用比索洛尔与培哚普利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接收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行“比索洛尔+培哚普利”治疗,后者单用培哚普利。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70.21%。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对照组为17.02%。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将“比索洛尔+培哚普利”疗法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中,可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席新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例结肠癌肝转移癌行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第二次术后发生了胸腔积液,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在出院时已消失顺利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病情的密切观察,积极的护理策略是保证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曹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贡山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开展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方法整群抽取11所学校5047名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的测量,外科(皮肤、脊柱和四肢)、内科(心肺听诊、血压、肺活量)、五官科(视力、听力、龋齿)、血红蛋白检测等。结果龋齿、营养不良、贫血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其中,龋患率高达64.63%,视力不良率随学龄的增长而升高。结论贡山县学生以龋齿、视力不良、超重、肥胖、营养不良、沙眼、贫血为主要常见病,应针对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兰香;罗自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脓胸的治疗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急性脓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行单纯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胸管引流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脓胸患者行胸腔镜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志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并发症护理。方法将我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5例食管癌患者于术后第1d起进行饮食指导,持续10d,每日给予肠内营养的食谱排列,行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的40例,行空肠营养管的15例,术后第1d给予5%GS500ml+10%氯化钾10ml经鼻胃肠管50ml/h均匀滴入,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及返流现象,无不适者。第2d起选用输液泵以50~100ml/h的速度输入全流食,温度为38益~40益。并且逐步增加流食的种类,每增加一种新流食,先缓慢滴注2h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量、浓度、速度。同时针对消化道症状、返流、误吸、营养管的脱落和堵管,代谢性并发症等,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与结论食管癌术后早肠内营养支持是术后营养支持的有效途径,做好肠内营养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爱平;乔莉;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在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共计72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常规治疗与胸腺五肽联合治疗组(观察组),对患者的肺呼吸能力及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细胞因子检查辅助判断治疗效果。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通过胸腺五肽联合治疗后患者肺呼吸能力和T细胞亚群数量均显著升高(<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可提高患者呼吸功能及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病灶吸收。
作者:葛长化;葛龙;张礼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脂肪肝患者86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展开血清学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检测水平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0.05)。结论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清学各项指标均发生明显升高,因此对肝功、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可为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吕升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麻醉镇痛中应用阿片类麻醉镇痛药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5月在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剖宫产术前,对照组采用常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情况、神经阻滞情况、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0.05。观察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0.05观察组镇痛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组间差异<0.05。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跃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33%)显著高于观察组(26.67%)。结论剖宫产麻醉镇痛中应用阿片类麻醉镇痛药(芬太尼)可提高麻醉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絮;杨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对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使用复方丹参滴丸与地奥心血康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109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4例对照组和5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地奥心血康进行治疗,观察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液流量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利;严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研究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前列地尔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研究,两组均予以常规支持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另行联合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超过对照组的81.43%(<0.05)。完成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以及24h尿蛋白等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治疗,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
作者:蒲忠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