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华;秦亚茹;张向国
目的 比较病毒性腹泻的两种快速检测方法,金标法和荧光定量PCR,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检测提供科学方法.方法 收集2010-2013年疑似病毒性腹泻散发病例以及暴发病例的腹泻物,采取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然后随机抽检100份荧光定量PCR检出的阳性样本,用金标法再进行检测,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1型、诺如病毒2型和肠道腺病毒的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采用配对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随机抽检100份荧光定量PCR检出的阳性样本,包括轮状病毒38例,诺如病毒1型15例,诺如病毒2型32例,肠道腺病毒15例;金标法检出88例阳性,包括轮状病毒37例,这37例与荧光定量PCR相同;诺如病毒1型检出12例,11例与荧光定量PCR相同;诺如病毒2型检出27例,这27例与荧光定量PCR相同;肠道腺病毒检出12例,也与荧光定量PCR相同.经配对卡方检验统计,两种方法对轮状病毒(P=1.000)、诺如病毒1型(P=0.375)、肠道腺病毒(P=0.250)及诺如病毒2型(P=0.063)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标检测与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检测.兼顾到检出率和使用方便,我们认为荧光定量PCR适合于实验室的检测,而金标检测适合于暴发事件的现场快检和临床样本的床边快检.
作者:石利民;王璇;乔梦凯;何敏;王燕;谢国祥;张洪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家兔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脑脊液CK-BB、IgG指数的变化,探讨其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相关性.方法 将中毒组家兔放入一氧化碳中毒箱内,观察家兔的中毒症状,并经尾部采血测定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HbCO)浓度;分别于中毒后24 h、3d、7d、14 d记录各家兔行为学变化,通过迷宫实验判断是否发生DEACMP,并采集脑脊液,采耳血,检测脑脊液CK-BB及IgG指数.结果 脑病组与对照组及非脑病组对比在中毒后7d、14d脑脊液CK-BB、IgG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脑病组IgG指数在中毒后14d升高更明显.结论 脑脊液CK-BB、IgG指数升高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发生成正相关,对预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凤平;张德新;庞晓婷;孙辉;王新春;梁庆成;邓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成年人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现况.方法 采集2012年6月-2013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某医院肠道门诊282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用荧光PCR检测5种常见腹泻病毒.结果 119份(42.20%,119/282)粪便标本检出至少1种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札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9.22%,26.60%,5.32%和2.84%,未检出肠道腺病毒.混合感染共5例,以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组合占首位(60.00%,3/5).病毒性腹泻检出以20~40岁年龄组为主,流行高峰是秋冬季节.结论 诺如病毒是2012-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成年人病毒性腹泻主要的病原体,其次是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占一定比例,在以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中应该更加关注混合感染的出现.
作者:李瑞强;华伟玉;孙亚敏;孙培源;刘峰;何斌;胥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我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我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手足口病报告病例、重症病例、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卧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接报手足口病例2 828例,年均发病率为77.16/10万.肠道病毒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多数为散居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结论 我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呈缓慢下降趋势,发病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0~3岁儿童及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作者:卫群英;李文梅;王卫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对黎平县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调查进行分析,为制定禽流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血清学检查和Real-time PCR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 黎平县发现一例H5N1确诊病例,经救治无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患者有明确的病、死禽接触史.采用隔离治疗、个人防护、医学观察、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 黎平县一例H5N1病例属感染个案,感染来源可能与接触病、死家禽有关.需要加强人禽流感相关知识的技术培训和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死亡的主动搜索监测,以及与农、林、工商、运输等部门的信息联系才能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作者:杨继宝;龙蓉;杨正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为改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加强卫生监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13年7-11月,在大兴区随机抽取58家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单位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与抽样检测.结果 27.59%的单位配置了净化消毒装置;25.86%的单位制定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77.59%的单位建有卫生管理维护档案;72.73%的单位完成了运行期间每三个月一次的嗜肺军团菌卫生检测;68.97%的单位完成了两年一次的通风系统卫生检测;现场抽检管道积尘、细菌、真菌各40份,合格率分别为85.00%、90.00%、100.00%;冷却水及冷凝水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结论 大兴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单位的卫生管理状况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作者:周燕;闫文莉;吕建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2007-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居民食物摄入状况并探讨居民膳食结构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杨浦区于2007、2011、2012年开展的三次“上海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数据,计算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各类食物摄入量及膳食结构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各类食物推荐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7-2012年杨浦区居民粮谷类、蔬菜、水果、畜禽肉类、蛋类、奶类的平均摄入量成增加趋势(P值均<0.05),分别增加20.3%、56.7%、78.9%、30.4%、55.9%、32.1%;居民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平均摄入量成增加趋势(P值均<0.05),分别增加24.5%、12.4%、16.7%,35.7%;但脂肪供能比成下降趋势(P值<0.05),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成升高趋势(P值<0.05).结论 杨浦区居民膳食状况逐步改善,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平衡现象,居民奶类、水果、大豆及坚果类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油、盐摄入量过多及脂肪供能过高.应鼓励居民多吃蔬菜、水果、奶类、大豆及其制品,减少油、盐及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同时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指导人群合理膳食,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周蔚;夏蒨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慢性铅暴露对大鼠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铅暴露组.铅暴露组每天饲以醋酸铅水溶液(0.05 g/L),对照组供以蒸馏水.在28 d后,用在体细胞外脑电记录方法比较强直刺激前后海马齿状回群体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幅度,Westernblot方法检测海马PKC的表达.结果 铅暴露组强直刺激后平均PS幅度增幅为(126.13± 1.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79±1.35)%.海马齿状回PKC表达量减少.结论 铅暴露明显抑制了大鼠海马齿状回LTP,并且抑制海马PKC的表达,从而导致学习记忆功能的下降.
作者:杨坦;马凤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在复合季铵盐中加入乌洛托品及香精后的消毒液性能,改进季铵盐消毒液性能.方法 在复合季铵盐中加入香精及乌洛托品改进季铵盐消毒液的性能,并通过化学测试及消杀试验评价季铵盐的整体性能.结果 消毒液中季铵盐含量为500 mg/L,乌洛托品含量为1 000 mg/L,香精适量;季铵盐消毒液具有典型香味,对铜,铝材料无腐蚀;悬液定量消杀实验消毒液对大肠杆菌作用2 min,杀灭对数值>5;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杀灭对数值>5;铜绿假单胞菌作用4 min杀灭对数值>5;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5.结论 由季铵盐、乌洛托品、香精组成的季铵盐消毒液杀菌效果好,腐蚀性低并无不良气味.
作者:李志云;黎洪周;吴清平;陈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镇宁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情况.方法 采集镇宁县15个乡(镇)<1~≥2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36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结果 麻疹抗体检测360份,麻疹抗体阳性率83.89%,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2,P<0.05).结论 及时掌握麻疹疫苗的常规接种率和加强健康人群的监测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张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报告1例泛发型神经性皮炎样蕈样肉芽肿.患者男,55岁.周身相继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伴瘙痒,3年余,加重半月.在外间断自涂激素软膏、口服强的松片(具体用量不详)治疗效果不佳.近半月来,皮疹明显增多,范围增大,瘙痒加剧.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皮肤组织表皮未见明显病变,真皮层散在及灶状淋巴单核细胞增生浸润,个别多核细胞形成,细胞有一定异型性;免疫组化提示:CD3(+)、CD4(+)、CD8(+),病变符合蕈样肉芽肿,进一步经北医三院证实后给予COP化疗配合干扰素的疗程治疗.目前仍在随访中.
作者:刘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铁路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关键人物访谈收集资料.结果 铁路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措施较为规范,其现场处置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源不足、实验室建设滞后、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队伍缺乏锻炼、与地方应急部分缺乏长效合作机制.结论 铁路疾控机构与地方应急部门建立联合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长效机制能弥补自身不足,显著提高现场处置能力.
作者:丁金焕;许德江;毕文婕;马瑜;刘普涛;万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男男性接触者(MSM)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提示关注MSM人群的HIV感染和相关危险行为应引起重视和警惕.方法 采用连续性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2013年玉溪市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监测,通过BED-CEIA检测估算新近感染率,调查对象主要通过滚雪球和匿名提名法招募.结果 2010-2013年共监测样本1 1 88份,MSM人群HIV感染率为6.6% (95%CI:5.2~8.0),新近感染率为4.6% (95%CI:3.4~5.8),由2010年的7.4% (95%CI:0.0~15.8)下降到2013年的3.4% (95%CI:1.8~5.0);30.5%已婚,27.5%过去6个月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近一次和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由2010年的81.4%上升为2013年的96% (P<0.001),过去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由2010年的44.2%上升为2013年的77.3% (P<0.001),近一次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由2010年的56.3%上升为61.6% (P>0.05),而过去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情况则由2010年的37.5%下降为2013年的21.2% (P<0.001).结论 玉溪市MSM人群HIV新近感染率偏高,与异性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且安全套使用率低,提示存在艾滋病由该人群向异性传播的潜在风险.
作者:付金翠;李世福;刘小春;杨邵华;陈良;马懿;鲁建波;郭春园;高良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残疾人的身体健康现状,为开展残疾人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罗湖区登记在册的2 482名残疾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残疾人的高血压、超重和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阴道炎等妇女病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一二级残疾人高血压、超重和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心电图T波改变等患病率明显高于三四级残疾人.精神残疾人的超重和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患病率高于其他类型残疾;肢体残疾人心电图T波改变、胆囊结石(息肉)、肾结石患病率高于其他残疾类型.结论 残疾人群是一个高血压、超重和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及妇女病高发的人群,不同残疾类型高发疾病不同,有必要据此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作者:徐聪兵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12年河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报告5 247例15岁以下AFP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河南省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主要表现为散发,年平均发病率为2.92/10万,其中郑州、安阳和济源发病率居前三位,分别为4.55/10万、4.48/10万和4.19/10万.发病高峰多出现于每年8-10月和3月,0~4岁组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16:1.891例AFP病例分离出肠道病毒,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6.98%.15.04%的病例麻痹60 d有残留麻痹.结论 河南省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以小年龄组为主,发病高峰多出现于夏秋季、春季,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AFP病例残留麻痹率较高,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致残率.
作者:张肖肖;王长双;刘会娟;马雅婷;路明霞;肖占沛;张延炀;刘国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跆拳道训练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和实验的方法,对河南农业大学6个学院2013级、2012级参与武术教学的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结果 实验班大学生干预前、后自我感受到的身体能力和身体自我表现信心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班大学生在自我感受到的部分身体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跆拳道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身体自我效能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无极县留守儿童免疫接种率干预效果,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干预前、后对留守儿童疫苗接种率、监护人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比较,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所有数据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前、后留守儿童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7.21%、95.72%,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60.30%、93.83%,监护人问卷调查知晓率分别为42.05%、93.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50.515,431.945,2220.742,P<0.05).结论 干预后留守儿童免疫接种率、监护人相关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采取的免疫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郭玉钗;刘君卿;杨丽娟;刘媛;刘惠喜;李怡秋;喻文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烟台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和污染特征,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烟台市市区20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类型、清洗状况,公共场所类型进行调查,并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对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指标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烟台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指标全部合格率仅为15.0%;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4.0%、33.0%和40.0%;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分别为53.0%、100%、100%和100%;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合格率为70.0%,主要菌型为lp1型;冷凝水中的嗜肺军团菌合格率为100%.结论 2013年调查的烟台市公共场所20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调查风管积尘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低,存在传播感染风险.
作者:于桂梅;徐迎春;徐建军;王松松;王彦青;阎西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包头市居民饮水安全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包头市区入户采集自来水和直饮水,用离子色谱分析法对其中F-、Cl-、Br-、NO3-、NO2-、ClO3-、ClO2-、BrO3-和SO42-含量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卫生学评价,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来水中F-、NO3-和BrO3-超标率分别为3.7%、24.1%和21.3%,其余6种阴离子含量均合格,直饮水中仅BrO3-有2.7%的超标率;直饮水中上述9种阴离子含量均低于自来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直饮水水质优于自来水,为提高居民饮水质量,应加大直饮水工程建设,并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检测和监督力度.
作者:孟佩俊;张丽萍;张艾华;和彦苓;靳敏;李淑荣;梁青青;王鹏燕;赵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及行为情况,为开展流动人口血吸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意图抽样法在上海市选取来自血吸虫病流行省份的流动人口,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和云南省的血吸虫病流行村及上海市选取常住居民.运用个人问卷调查法调查个人基本情况,血吸虫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和预防行为.对流动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常住人口的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本次共调查了1 278名对象,其中男性62.4% (797/1 278),女性37.6% (481/1 278).流动人口529名,流入地常住人口309名,流出地常住人口440名.流动人口关于知道血吸虫病(26.1%)、感染原因(31.9%)、疾病危害(39.5%)、病畜(人)粪便传播血吸虫病(22.1%)、中间宿主(17.6%)、预防措施(25.9%)和治疗药物(1 1.0%)等7项问题的知晓率,较流入地和流出地常住人口的知晓率均低;流动人口有关血吸虫病预防行为的野粪(野外用厕)行为(22.9%)、在户籍地接受血吸虫病检查(4.3%)、疫水接触(28.9%)、遵医嘱服药(53.5%)和愿意在务工地接受血吸虫病查治(65.8%)等预防行为,与流入地人群的行为有差异,流动人口的行为情况低于流入地人群的情况,其中野粪行为高于流入地人群;自行服药行为(9.8%)和接触疫水防护行为(51.0%)相仿.流动人口在户籍地接受血吸虫病检查、疫水接触、疫水接触时防护行为、自行服药行为、遵医嘱服药和愿意在务工地接受血吸虫病查治的行为,与流出地人群的行为情况相比有差异,野粪(野外用厕)行为与流出地人群的相仿.结论 流动人口的血吸虫病基本知识知晓程度和预防行为均差于流入地和流出地常住人口的情况,应将干预措施前移,在流出地加强外出人口防治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和查治措施.
作者:曹淳力;鲍子平;沈利;陈琳;蔡黎;许静;李石柱;郭家钢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