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剖宫产后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熊英

关键词:剖宫产, 纯母乳喂养, 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后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科接收的剖宫产产妇中,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住院的产妇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由专职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h、48h、72h的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人员对剖宫产后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网织红细胞检测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和网织红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诊治的4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资料,通过对患者血液中网织红细胞计数,探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和网织红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以新生儿网织红3~6%为正常参考范围,其中网织红细胞计数小于3%有12例占24%,处于3~6%者有17例占35%,高于6%的20例占41%。结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在新生儿溶血中占相当比例,而检测新生儿黄疸患儿静脉血的网织红计数偏高者占较高比例,因此,加强新生儿静脉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对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具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继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护生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关键环节。这一时期护生除了要学习相关理论与技术外,还要历经角色社会化的过程[1]。医院是临床护理实习的基地,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为了能够培养出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护理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而PBL教学方法使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再融入人文关怀,使护理实习生能增加主人翁意识,投入情感,激发主动工作意识,热爱护理事业,这才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佳途径,笔者就PBL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惠珂;刘凌华;张秋丽;赵改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1月于我站无偿献血的300例献血者为对照组;2014年2月~8月于我站无偿献血的300例献血者为改进组。改进组献血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方法,对照组献血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及两组血液报废率等。结果改进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性提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改进组所采血液报废率较对照组明显性下降,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献血者采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别,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潘国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对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术前实施健康宣教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宣教应用于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前实施全面、系统的阶段性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普及度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实施术前健康宣教,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普及度,减轻心理负担,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综述了急性脑梗死治疗现状、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机制、时机选择、治疗剂量以及临床疗效分析,以期为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樊金莲;冼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变应性鼻炎治疗措施的利与弊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影响了10%~25%的人口。变应性鼻炎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作者:谢小娟;文春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70),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采用简式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LOTCA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MA和LOTC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其运动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赵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工作的64例护理人员,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接受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医师和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增强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激发护理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高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护理学科健康发展。

    作者:周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分析14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5例(开腹组)对比,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高平均体温、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需镇痛例数少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手术适应症可同开腹手术。

    作者:王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的对比。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碧兰麻麻醉;给予对照组利多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96.08%(49/51);对照组麻醉有效率为84.31%(43/51),同时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2/51);对照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6/5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碧兰麻进行有效麻醉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较少,效果优于利多卡因麻醉,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患者疗效

    目的对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病症)并发感染患者给与舒利迭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又称为普米克令舒)治疗,探究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存在COPD病症并发感染的78例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双盲原则分为数量均等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与普米克令舒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与舒利迭联合普米克令舒双重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血气状况以及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等。结果治疗1w后,实验组PaO2数值以及SaO2相较于对照组较高,而PaCO2数值则相较于对照组较低;实验组FVC数值以及FEV1数值和相应的FEV1/FVC数值相较于对照组较高;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存在COPD病症并发感染患者而言给与舒利迭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成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精细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研究并总结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精细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外科护理质量评分和2013年1月~2015年1月外科护理质量评分。我院护理部于2012年1月以后调查护理管理不足,护理管理中引用精细管理,于2013年1月起实施。结果实施精细管理后,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提高,各个护理质量分项评分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临床指导意义(<0.05)。结论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精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技能和水平,可以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郝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烧伤并发惊厥50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烧伤并发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5例治愈,5例死亡。惊厥时间在1min内控制者42例,在2~4min控制者5例,3例惊厥反复发作6~11h,随烧伤病情好转症状消失,2例死于败血症所致中毒性脑炎。结论在正确处理烧伤创面的同时,及时抗休克、抗感染治疗,预防高热,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可有效防治小儿烧伤惊厥。

    作者:张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支出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明显较短,结果有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的治疗支出费用较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症状复发率较对照明显降低(<0.05)。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费用支出少、症状复发率低、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因对策略。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进行检测的13220份尿检样本的资料,对于尿常规检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处理。结果在目前临床实施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误差较大的标本例数为100例,占比例为0.75%。误差多的申请单,共66例,占比66%。其次为运送过程,占比例24%,标本采集误差占比例为8%,标本自身中出现的误差占比为2%。结论在对患者实施临床的尿常规检验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在实际的对其实施检验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保证到尿常规检验的正常进行。

    作者:伍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消毒供应室是从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每天要回收大量的污染器械,工作人员面临各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职业危害因素,本文根据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

    作者:蒋玲华;张庆美;罗燕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时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共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护理概要

    目的探讨对经皮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85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及功能恢复锻炼的指导等情况。结果95%以上(81/85)的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无明显的后遗症和并发症。结论采取合理的综合护理方式对经皮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的身心全面康复有利。

    作者:杨林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目的主要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护理方式。方法主要是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切开术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人数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方式上采用人性化的基础护理措施,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其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患者来说,在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基础护理,能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人性化护理。要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措施,对气道中的分泌物进行清除,以此来避免肺部出现感染的状况。法治消化道中的呕吐物流入到呼吸道等,做好对患者的护理,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石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两种桡动脉穿刺法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穿刺手法在老年患者桡动脉穿刺中的成功率。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需采集动脉血标本的老年患者分成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一种根据老年患者桡动脉的特点,采取的新的定位方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即三指并列法。对照组选择临床经典穿刺方法。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0.05),反复穿刺几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采血采用三指并列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反复穿刺几率低于对照组并能减轻患者疼痛,是老年患者桡动脉采血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邢银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