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
目的:探讨在胸腹水沉渣石蜡包埋中联合应用免疫组化进行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恶性及存在恶性倾向的体液标本共56例,对其进行沉渣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沉渣石蜡包埋联合免疫组化检测法检出的阳性率为82.1%,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法,组间比较有差异(<0.05)。结论在胸腹水沉渣石蜡包埋中联合应用免疫组化进行检查,能够提升临床检出率,确定肿瘤细胞的来源及其发病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彭丽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伴随着我国大多数医院相关学科建设的精细化发展和进步,医学工程学科化发展逐渐朝着精细化的方向不断进步,这就为医院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需要,下面本文就针对医学工程学科化建设方面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作者:荣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内科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66例,随机分组为三个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康生药物进行治疗,后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与A组对比,B组和C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低,A与B、A与C治疗有效率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0.05;B组和C组治疗有效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C组治疗有效率要比B组治疗有效率高。结论抗生素治疗对于呼吸内科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其中头孢美唑钠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可以优先考虑应用;同时,在选择抗生素治疗的时候,应当基于细菌培养的结果,并且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有利于提高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作者:江志辉;李娟;吴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理学实验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人体学上讲对于青蛙的解剖实验是非常有意义的。下文简要的针对青蛙设计了一个解剖实验。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更好的取得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熊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治疗药物为甲硝唑,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克林霉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9.5%,明显低于观察组94.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3.1%,明显高于观察组7.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明显,且可有效减少复发现象,值得推广。
作者:李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采取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疗法,研究组采取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后癔症性瘫痪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15年6月共收治的21例外伤后癔症性瘫痪患者病历,采用针刺、电针、心理暗示、催眠疗法、药物、护理干预治疗,积极争取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协调社会各界关注和大力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困难和心理障碍。结果21例经住院12~961d,平均23.52d治疗,14例治愈出院,7例明显好转出院;21例得到2~5年随访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无复发。结论尽早明确诊断、争取患者及家属合作,协助解决矛盾纠纷,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诊疗条件,针刺、电针、心理暗示、催眠疗法、药物、护理干预治疗等积极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心理暗示,护理干预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是治疗护理癔症性瘫痪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雪宁;侯世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来自2010年1月~2014年10月于本院收治43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资料,除1例转上级医院行肩关节置换术外,其余42例均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对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4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优良率为85.7%(36/42);手术时间是(65.5±20.7)min、出血量(315.3±114.3)mL、骨折愈合时间是(9.6±2.0)W;随访发现骨折均愈合,没有切口感染、畸形愈合、延迟愈合、肱骨头坏死、骨不连等并发症;X线检查显示:有15例解剖复位,15例近似的解剖复位,9例复位可,3例差。结论老年患者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疗效理想。
作者:杨家德;陈桂荣;张有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防和降低脑卒中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的护理改进。方法将2014年5月~10月本科室收治的53例留置胃管的脑卒中患者定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留置胃管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防胃管脱管护理干预措施,比较采取防胃管脱管护理改进措施前后患者胃管意外脱管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意外脱管发生率1.6%明显低于对照组49%,两组比较,<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胃管意外脱管护理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胃管脱管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置管安全。
作者:董燕鸿;闵飞燕;张佛华;张正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定期以多种形式宣教方法对胃肠肿瘤患者进行集中宣教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胃肠外科择期手术的180例患者,根据入院单双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胃肠外科护理常规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采用定期集中健康宣教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在入院时、术前1d和术后7d进行SAS焦虑量表的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对于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观察组97.40%,对照组84.80%,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经定期集中健康宣教后,术前1 d、和术后7 d的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分析(<0.05)。结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是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多种教育方式满足各个文化层次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对择期手术患者定期进行集中健康宣教可以提高健康宣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周亚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护理学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现代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不断改进的创新,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静脉输液技术普遍应用于在临床工作中,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已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如何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查阅文献,现将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雪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综合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塞(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护理中的效果评价,为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在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选择我院确诊为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66.8±24.2)分、(67.5±23.7)分,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49.5±22.2)分、(51.1±21.3)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2.5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81.2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缪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宫颈机能不全妊娠中应用宫颈环扎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接诊伴随有妊娠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60例,对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在60例孕妇中34例产妇妊娠孕周低于18w,其中32例孕妇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成功,其成功率为94.1%,另外26例产妇的孕周不低于18w,其中14例产妇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成功,其成功率为53.8%,分娩孕周的不同的孕妇其手术成功率有明显不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0.05);另外手术分为选择性、治疗性以及紧急宫颈环扎术,其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75.0%、43.8%,三种比率比较有明显不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在宫颈机能不全妊娠孕妇进行宫颈环扎术其早期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更高,同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手术类型的选择和确定,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陈育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接受常规护理的胃肠外科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循证护理的胃肠外科患者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及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非计划管道拔出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彭海红;付晓兰;刘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存在脑瘫病症的儿童给与良好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其实际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存在脑瘫病症的88例儿童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奇偶分配方式将该88例患儿分为数量相同的两小组,分别是综合组以及常规组,每组各分配患儿44例,其中综合组患儿实施综合型康复训练方式,而常规组则实施传统康复训练方式,对比两组病症患儿在不同的康复训练基础上GMFM数值以及治疗之前之后的综合功能实际评分和训练的总显效率。结果综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结果对于存在脑瘫病症的儿童给与良好的综合型康复训练能够起到较好的实际康复效果,因而可以将该种综合型康复训练在后续临床中进行大量宣传以及广泛应用进而使更多的脑瘫病症儿童受益。
作者:宋军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和胰头癌的CT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选取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12例与胰头癌患者12例,采用64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观察两组患者CT表现。结果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CT表现:11无分叶,7例钙化,10例动脉期低密度,2例低与等密度、低密度;5例假囊肿,7例胰管扩张,1例胆总管突然截断。胰头癌CT表现:10例有分叶,均表现为等低混合密度或者等密度,无钙化,8例平滑性扩张,10例突然截断。结论胰头癌所具备的生物学行为及血供特点,可作为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诊断鉴别的主要依据。
作者:陈海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与西洛他唑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西洛他唑对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合并脑白质病变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周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对新聘护士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对于提升护理队伍素质,保障护理工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2014年我院对新聘护士规范化培训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采用了集中理论授课与操作示范、演练、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规范化培训模式,以帮助新聘护士适应临床工作,完成角色转化。
作者:彭兰;叶政君;雷光锋;李毕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传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结合传染科的特殊性,分析职业暴露存在的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明确锐器伤流程。结论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与暴露后有效的处理流程,减少和避免了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尚娜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日益迅猛发展,医院的检验部门越来越多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临床检验中引入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在质量控制管理中,使得检验流程更加简便和快捷,降低了差错发生率。本文就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和应用方面探讨,目的在于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更好为临床服务,促进科室的进步。
作者:覃卫兵;邓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