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彭海红;付晓兰;刘志红

关键词:循证护理, 胃肠外科, 管道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接受常规护理的胃肠外科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循证护理的胃肠外科患者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及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非计划管道拔出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武隆县2004年~201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武隆县2004年~201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10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3013例,年平均发病率73.81/10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以20~50岁年龄组发病多,占病例总数的77.7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8.91%。结论武隆县无丁肝报告,通过以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显著,甲肝、乙肝、未分型肝炎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乙肝发病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乙肝、丙肝是今后病毒性肝炎防控的重点。

    作者:孙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贫困山区医患关系思考及策略

    医患关系是医生和患者之间发生的基本的人际关系,而在贫困山区,医患关系的表现较发达地区有一些特殊的特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贫困山区医患关系特点、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人群、疾病以及医疗纠纷对当地医患关系带来的影响,探讨医疗机构如何通过自身的改进,构建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刘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模拟诊疗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引发的思考

    医学生学习临床医学课程,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模拟诊疗采用典型且完整的病例作为临床教学对象,学生以临床医生身份对标准化患者扮演的患者进行模拟诊疗的过程,是模拟临床环境的一种教学与考核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引入该教学与考核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见习与实习,了解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的优势,以期更好地发挥模拟诊疗的作用。

    作者:宁北芳;尹川;袁宗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价值评估报道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率失常的发作次数。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价值较高,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罗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采取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活动能力评分和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活动能力评分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28±0.32)分、9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0±0.51)分、73.33%,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确切的疗效,患者的行动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李长鹏;曾志强;杨帆;彭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具体情况。结果102例患者中2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占20.58%,其中男性12例,占18.46%,女性9例,占2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血肿清除并骨瓣减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2.25%,血肿穿刺引流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4.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下肢深静脉血栓80.95%患者发生在手术4d后,并且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占14.28%。结论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主要人群,其初期临床无明显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临床应该采用超声诊断,并且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治疗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明显,并且不会增加再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魏小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基层医院超声科工作中的服务纠纷与应对措施

    对基层医院超声科常发的医患服务纠纷进行原因剖析,并根据实践经验制定应对措施。

    作者:乐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弹力绷带与简易蛇毒吸排器对毒蛇咬伤患者早期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弹力绷带与简易蛇毒吸排器共同在毒蛇咬伤早期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堵上咬伤患者98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单独使用简易蛇毒吸排器,B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弹力绷带,对比在治疗中的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0.05),使用吸排器后成功吸出蛇毒。结论在毒蛇咬伤早期应用中,应用弹力绷带的同时搭配使用简易蛇毒吸排器,成功清除蛇毒,在治疗毒蛇咬伤中效果明显,加快患者治疗速度。

    作者:蒋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ICC技术在儿科的应用

    通过对62例儿童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的全面护理,重视前期培训准备工作,维护中强调无菌技术、冲管和封管技术、正确使用贴膜技术,维护后强调健康教育等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对保证导管长期留置进行“一针式”治疗等,有效预防和控制了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郑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治疗(37例,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治疗(35例,阿立哌唑组)治疗8w,在治疗前及治疗4w后和治疗8w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PANSS减分率分别为阿立哌唑组(43.8±14.7)%、利培酮组(50.3±13.6)%,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91.9%,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

    作者:翁振华;林勇;夏江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在肠外瘘中的临床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在肠外瘘中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7月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后并发肠外瘘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出相应的临床护理策略。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3/54),死亡率为3.7%(2/54),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感染等相关引流并发症。结论临床上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肠外瘘效果显著,且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后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减少相关引流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谭建霞;廖燕;蒋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6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38例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式作为观察组,另外3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指标及并发症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例数方面,观察组数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0.05;观察组并发症率(2.63%)显著低于对照组(18.42%),组间差异<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术式,且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少、并发症少,应推广使用该术式。

    作者:周继刚;李晓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学大学生就业难与创新型大学生教育改革

    2015年大学毕业生近750万,达到历史高水平。加上去年毕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人数,预计今年找工作的大学生近840万[1]。今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理想的原因,除了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外,更深刻的原因在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技能要求与其毕业时掌握的技能不相符有关。

    作者:陈海松;韩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36例顺产产妇分为对照组64例与实验组72例,对照组采取封闭式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和满意度有无明显差异。结果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实验组遵医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对护理行为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0.05)。结论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提高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同时也提高了满意度,在临床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隔姜灸治疗五更泻1例

    隔姜灸是通过艾和生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温热效果,经过经络穴位,对全身功能进行调整,促进气血的运行,提高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这是隔姜灸疗法之所以能防病治病、预防保健的关键。本疗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故舒适无痛苦,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隔姜灸已是临床常用的间接疗法之一。五更泻中医称之为久泻,因患者腹泻时间多在清晨5、6点钟,又称之为鸡鸣泻、肾泻。

    作者:赵敏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保守手术联合不同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改善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保守手术联合各类药物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改善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术后联合药物治疗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孕三烯酮为代表药物对照其他常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在改善妊娠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单纯保守手术组比较在改善妊娠情况优于单纯手术组(<0.00001),保守手术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保守手术术后应用GnRH-a比较在改善妊娠情况不如GnRH-a(<0.00001),保守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妈富隆、米非司酮、达那唑在改善妊娠方面疗效相当。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术后应用药物治疗较单纯手术可明显提高妊娠率;保守术后应用GnRH-a在改善妊娠方面优于孕三烯酮;保守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妈富隆、米非司酮、达那唑在改善妊娠方面疗效相当。

    作者:寇明捷;王佃卫;李宁;杨宝霞;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46例农村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农村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护理要点与体会。方法收集46例农村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护理资料进行总结。结果46例孕妇在有效、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下全部安全分娩,婴儿健康。结论对农村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保证产妇分娩安全和胎儿健康。

    作者:胡碧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导管位置及并发症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VC)留置时间与导管位置及并发症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接受UVC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UVC留置时间分为≥10 d组和<10 d组。对两组的置管位置、置管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52例患儿,其中男33例,女19例;胎龄26~37 w;出生体重700~2000 g。置管时间≥10 d组22例,<10 d组3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d组留置时间中位数为11.5 d,<10 d组为4.5 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10 d组因回血不畅或腹胀等并发症拔管者为4例,<10 d组均因回血不畅或腹胀等并发症拔管;两组导管管端位置中位数分别为T7.5(6.25~9.0)、T10(8.75~11.0)(T为胸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 d组腹胀、喂养不耐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NEC发生率均较<10 d组低,其中腹胀、喂养不耐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UVC管端位置为膈肌上1~2 cm为宜,位置得当,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如导管位置不当,应注意观察腹部情况,及时拔管,减少并发症,避免病情加重进展。

    作者:冯琳;高晓燕;潘新年;邱玉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短波联合调制中频电疗对腹部非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调制中频电疗对腹部非胃部手术后导致胃瘫的治疗疗效。方法将腹部手术(排除胃部手术)导致胃瘫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包括心理疏导、禁食禁水、胃肠道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肠外营养、促进胃肠动力药物使用及对症处理,治疗10d;治疗组20例,除上述治疗外,加用超短波联合调制中频电疗作用于胃肠道,2次/d,治疗10d后。结果两组治疗10d后,治疗组胃动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短波联合调制中频电疗通过调节胃肠道自主神经节、改善胃肠道的血供和营养、加快术后损伤的修复、炎性渗出的减少、促进炎性介质、病理产物、细菌毒素的清除,提高胃肠道内脏平滑肌力,以及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较单纯使用临床常规保守治疗方法有较显著的效果。

    作者:谭海群;张德元;罗权;张子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胸外科术后并发胸骨哆开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胸骨哆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截止2014年我院心外科手术,术后并发胸骨哆开10例,对其进行急诊手术后实施精心护理管理。结果1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胸骨哆开是心胸外科手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积极地术后护理管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祝奎;王誉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