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分析研究

殷红专;闫兆鹏;梁逸超;孙威;尹剑桥;刘宝林;苏琪

关键词:内镜, 腹腔镜, 结肠癌
摘要:目的 肠道外科手术已进入微创时代,腹腔镜单独治疗结肠癌有着局限之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结肠癌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 单独腹腔镜治疗结肠癌46例与双镜联合治疗结肠癌52例进行比较,并分别于术前、术后3d内、术后1年及3年检测患者CEA、CA19-9的情况,并分析局部及远期转移等情况.结果 双镜联合治疗组术后1年及3年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独腹腔镜治疗组,TNM Ⅲ期术后3年远期转移患者中,双镜联合组转移4例(25%)优于腹腔镜治疗组转移6例(42.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从远期结局上看,TNMⅡ期可腹腔镜单独治疗,而TNMⅢ期双镜联合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情况.其中左下肢43例,右下肢34例,双下肢21例.男55例,女33例,平均年龄40.5岁.98例患者术后均经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并发深静脉血栓,给予加强护理并用低分子肝素行抗凝治疗.结果 75例患者治疗4~7 d,23例患者治疗8~15 d好转,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示血栓消失,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DVT的患者,在应用抗凝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细致的整体护理、可以进一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逄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烟台市城区2011年食用植物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烟台市城区食用植物油安全水平和污染程度.方法 按照GB./T 5009.37-2003、GB/T 5009.22-2003、GB/l24893-2010对2011年烟台市散装和定型包装的花生油、大豆油、调和油、玉米油以及色拉油进行了常规项目和16种多环芳烃的监测.结果 样本抽样合格率为93.33%,2份散装花生油存在酸价和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现象;多环芳烃类物质抽样样品平均含量为66.94 μg/kg,含量是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调和油>色拉油,散装产品高于定型包装的产品.结论 烟台市食用植物油总体质量状况优良;散装产品黄曲霉毒素B1、多环芳烃类物质检出率较高,需要加强监管和监测.

    作者:王朝霞;齐翠莲;郭玉麟;董峰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年宫颈腺癌发病趋势和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20年宫颈腺癌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0年1月~2009年12月该院初治的510例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腺癌的发病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 (2)该院20年来宫颈腺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中位年龄由1990~1994年的48.5岁降至2005 ~2009年的45岁;同时Ⅰ期病例所占的比例逐渐升高;(3)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年轻宫颈腺癌(≤35岁)Ⅰ期病例所占的比例高.结论 从1990年到2009宫颈腺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而Ⅰ期病例所占的比例也逐步升高,可能与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

    作者:曾四元;钟美玲;吴云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提高医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在校医学专业学生320名,使用自编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调查7种促进健康行为和7种危害健康行为.结果 医学生对健康影响因素的认知水平较高;在促进健康行为方面能保证积极休息和睡眠的学生只有29.8%,适度锻炼的只有36.9%,能杜绝药物乱用的仅为19.1%,能参与定期体检的为0%.而在危害健康行为方面如疑病、瞒病、讳疾忌医高达19.9%,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吸烟、饮酒、网瘾、熬夜、喜欢重口味饮食的分别为3.5%、31.9%、10.6%、22.7%、59.6%;健康相关行为在性别间有统计学差异的有适度锻炼、积极应对环境的变化、饮酒、网瘾、吸烟、经常吃宵夜或零食、喜欢口味重的饮食;医学生中生活学习精力充沛、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力敏捷、体力充沛得比例分别为23.4%、23.4%、37.5%、20.6%,主观上对自己身体状况满意度较差.结论 医学生健康相关行为整体认知水平高,但在某些实际生活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作者:薛志林;范利国;曹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裕固族居民高血压家庭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适合在家庭康复的高血压实施随访干预,旨在控制病人血压水平,探索家庭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将裕固族居民185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干预,试验组按病人近3月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几率预测疾病的预后及危险性,给予不同分组的家庭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病人干预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发生频数和血压控制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不同随访阶段,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发挥家庭在社区医疗中的核心功能,规律而连续的分层随访干预模式可提高病人血压控制率和知识知晓率,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是改善农村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有效的、可行的家庭综合防治手段.

    作者:叶文静;绽雁翎;黄瑞萍;刘世雄;邓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团体辅导在农业院校新生适应中的应用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新生入学适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一新生两个平行班级,1班作为对照组,2班为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在团体辅导前及结束后采用SCL-90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和新生适应问卷进行施测.结果 (1)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适应性得分无显著差异,在辅导结束后实验组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 (2)实验组在干预前后的适应性得分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无差异.结论 团体辅导对改善大一新生适应状况效果显著.

    作者:王翠春;张利萍;李国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上海某社区2011年信息化伤害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伤害事件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通过EHR区域医生信息平台伤害报告软件填报首次就诊的意外伤害患者,门诊医护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填报伤害报告卡,对2011年首次就诊社区医院的伤害患者进行监测,了解信息化伤害监测效果及伤害发生原因、发生情况.结果 1年共监测6 325例伤害患者,男女比为2.04:1,本地户籍伤害原因跌倒坠落多(38.4%),外地户籍伤害原因刀/锐器伤多(37.7%),10.0%~12.0%的伤害发生在8点到10点,7.6%~8.9%的伤害发生在13~15点,≤15岁和≥65岁年龄人群伤害原因中跌倒坠落多,16~64岁年龄人群则以刀/锐器伤害为主,致伤物以人造/工业材料占比例高.结论 社区伤害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预防意外伤害,应当进一步完善社区信息化伤害监测,通过监测发现社区主要伤害问题,为社区伤害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郭齐添;沈忠芳;曹莉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呼和浩特地区2009~2011年发热伴出疹性疾病病原谱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呼和浩特市地区发热伴出疹症性疾病(RFIs)的病原谱构成.方法 2009~2011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RFIs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进行麻疹、风疹、水痘、肠道病毒、小DNA病毒B19、登革热IgM抗体检测,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咽拭子标本检测病毒核酸.结果 对31份血清进行IgM抗体检测,其中3份为阳性结果,检出率为9.68%.对294份咽拭子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其中117份为阳性,阳性率为39.80%.共104份为肠道病毒阳性,占所有阳性样本的86.67%,18份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3份麻疹病毒,1份小DNA病毒B19,其中6份为混合感染.麻疹阳性病例均无免疫史,水痘阳性病例94.44%无免疫史.结论 2009~2011年,呼和浩特地区RFIs病原以肠道病毒为主,其次是水痘病毒.加速肠道病毒疫苗的研制,积极推行水痘、麻疹等疫苗接种是控制RFIs发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卢爱桃;郭卫东;海岩;王文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中生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多组通径分析

    目的 通过多组通径分析探讨高中生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在男性与女性、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城市与农村学生间的差异.方法 建立高中生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基准模型,分别检验模型形态和参数的组间一致性,根据两次检验中拟合优度的变化量△x2,判断模型参数在不同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高中生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基准模型表明,基本健康知识、传染病知识、健康理念和健康技能可直接影响健康行为,直接作用分别为0.218、0.229、0.172和0.242;基本健康知识、传染病知识、健康理念也可通过健康技能间接影响健康行为,间接作用分别为0.038、0.048和0.056.多组分析表明:重点与非重点、城市与农村学生间模型参数一致,但男性与女性学生间模型参数不一致(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多组通径分析反映了健康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在男性与女性学生间的不同表现,对于在高中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叶小华;郜艳晖;张敏;李丽霞;李燕芬;许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聘用专职督导员管理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聘用专职督导员管理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化分组,干预组采用专职督导员对TB/HIV双重感染病人进行管理和追踪,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诊自行管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规范完成疗程率88/106人(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106人(66.0%) (x2=8.05l,P<0.05);干预组中途死亡、中断或间断服药人数分别为14、2、2人,远低于对照组的22、4、l0人(x2=9.828,P<0.01),干预组6月的CD4细胞水平(145.7±12.5)个/μl明显高于对照组(118.1±15.1)个/μl(t=14.496,P<0.01).结论 此干预措施确实能改善患者规范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肖文联;胡天桥;胡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贵州省18家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贵州省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有18家医院参加完成了调查,所有医院均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94.44%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单独设立专职机构,75.68%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接受过高等教育,52.70%为护理人员;66.67%的医院开展了目标监测.结论 贵州省多数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较规范,但仍需继续加强行政监督和专业管理.

    作者:牟霞;徐艳;杨怀;杨锦玲;陈京;王建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参麦注射液对环孢霉素A肾毒性的拮抗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预防环孢霉素A中毒性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分对照组、环孢霉素A中毒组及参麦注射液处理组,分别给予橄榄油灌胃,环孢霉素A灌胃,环孢霉素A灌胃同时参麦注射液腹腔注射,连续4周后,取肾组织作病理观察,并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取血测血肌酐、尿素氮和血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环孢霉素A组大鼠,肾脏功能明显受损,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增高;血液呈高黏滞状态,全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显著增高;肾组织氧化性损伤加重,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减低而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高;与环孢霉素A中毒组相比,参麦注射液组大鼠肾脏功能受损明显减轻,血肌酐、尿素氮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参麦注射液通过抗脂质过氧化,减轻血流变障碍从而减轻环孢霉素A引起的中毒性肾损伤.

    作者:黄珀;张春梅;陈蓉;万英;张春燕;邓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实习生手卫生认知及依从性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生手卫生认知及依从性现状.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江西省4所医院269名临床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实习生手卫生知识认知正确率为57.5%,自评洗手依从率为88.3%,执行某项诊疗行为后洗手依从率高于执行诊疗行为前.临床实习生不正确的干手方式占43.5%,影响洗手的因素多为洗手意识差、洗手干手设施不到位、工作太忙等.96.7%的临床实习生愿意接受医院开展的手卫生知识培训.结论 实习生手卫生认知水平及依从性亟待提高,需要加强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护意识教育.

    作者:仲瑶;程伟;杨春红;邱湖海;廖唐洪;李青莉;王永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附50例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并研究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OPD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某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共收集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使用SGRQ评分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活动、症状等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改善及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是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玛依拉·阿不都克里木;库尔班江·吐尔逊;金小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白细胞介素1、血清镁离子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血清镁离子(magnesium ions,Mg)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GDM组78例、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78例的IL-1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及血清Mg2+水平,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 GDM组FBG、FINS、HOMA-IR、IL-1水平均明显高于NGT组,血清Mg2+水平明显低于NG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IL-1与HOMA-IR具有显著正相关;IL-1与血清Mg2+具有显著负相关.结论 IL-1及血清Mg2+可能均参与GDM的发生与发展,IL-1作为炎性因子可能会促进GDM的发生、发展,血清Mg2+作为抑炎因子可能在维持正常妊娠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丽;刘金慧;王翠峰;宋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遵义市2001~2010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探讨遵义市10年间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遵义市2001~2010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76 86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7.87/10万,年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其中: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总病例数的75.36%),痢疾.各类传染病构成分别为:呼吸道传染病占49.77%,肠道传染病占25.23%,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23.05%,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播传染病占1.83%,新生儿破伤风占0.12%.结论 遵义市呼吸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呈持续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持续下降.提示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卫生防病意识.肺结核、乙肝、梅毒、艾滋病是遵义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仁俊;陶宏;王世平;吉光辉;曹家艳;谌文菊;吴明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河南省农村女性慢性病知识知晓现况调查

    目的 探明河南省农村女性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知识掌握的现状,为制定健康教育规划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全省内共抽取农村女性4 193人,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慢性病知识平均标化知晓率为56.58%,其中糖尿病低为48.82%;35岁以下各年龄组知晓率稍高,35岁及以上各组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降低(P<0.01);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知晓率随之增高(P<0.01);学生知晓率高于非学生(P<0.01);医疗人员知晓率高于非医疗人员(P<0.01).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农村高年龄组、低学历女性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糖尿病健康教育普遍不足,需要重点加强.

    作者:王丛丛;张玉林;周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肥胖儿童运动习惯与瘦素,瘦素受体的关系

    目的 了解超重及肥胖儿童运动习惯以及与瘦素,瘦素受体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超重或肥胖小学生67名,其中男生33名,女生34名,年龄8~12岁.研究对象的运动数据使用能量检测仪收集,取两周的平均值;瘦素和瘦素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法测定.结果 被调查儿童中男生体重指数高于女生,而瘦素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平日运动总量,有效运动量,有效运动时间与有效运动次数男生均高于女生.男女生瘦素与平日运动数据之间均为负相关,但男生无统计学意义,而女生P值均小于0.01.瘦素受体与运动数据的相关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议通过增加运动量改善超重或肥胖.

    作者:高俊珂;惠斌;朱群娥;漆秋兰;王筝;张成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市和团场门诊与住院服务公平性比较

    目的 探讨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市和团场居民门诊和住院利用在不同经济收入人群间分布的公平性.方法 按等值人均消费性支出划分不同经济水平人群;计算不同经济水平居民门诊和住院实际利用和标化后利用量的构成及集中指数.结果 五等分组人群由贫到富,实际就诊次数的分布城市分别为14.5%、15.8%、19.2%、32.5%和17.9%,团场分别为12.6%、22.2%、17.5%、24.9%和22.7%,趋势不明显,计算其集中指数分别为0.12和0.10;城市和团场住院利用的分布均是随着由贫到富,利用逐渐增加,城市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由14%左右增加到24%左右,团场从12%左右增加到30%以上,城市住院利用向富人倾斜程度较团场轻,城市和团场住院次数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3和0.20,住院天数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3和0.17;标化后门诊和住院利用的公平性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城市和团场居民门诊利用的公平性均较好,城市居民住院利用的公平性好于团场.

    作者:许东霞;秦江梅;唐景霞;毛璐;芮东升;李晓娜;蔡金凤;刘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深圳市罗湖区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深圳市罗湖区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取深圳罗湖区AIDS患者相关信息,按照病例入选标准,确定研究对象;应用Kapl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选取88名患者,从首次确定HIV抗体阳性进展到AIDS阶段的平均时长27.73个月,中位时长27个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P=0.004,RR=0.137),HIV抗体首次阳性进展到AIDS的时长(P=0.006,RR=0.951)、发现HIV感染时的年龄(P=0.052,RR=1.068)都是影响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而性别、有无性病史、HIV感染途径,则无影响.使用抗病毒药治疗组的1、3、5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8%、91%、88%,明显高于未使用药物治疗组(分别为85%、68%、64%).结论 HIV感染的早期阶段,符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指征的,应尽早使用,可延长AIDS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齐杰;李林涛;张风雷;陈伟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