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钛夹用于内镜下贲门撕裂出血的护理

杨侠

关键词:钛夹, 内镜, 贲门撕裂出血,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钛夹用于内镜下贲门撕裂出血的术前、术中、术后配合和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12年5月~2015年4月,23例贲门撕裂患者的配合护理。结果经胃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后立刻止血。结论对贲门撕裂出血行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患者实施恰当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效果及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方式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在治疗急性肠胃炎上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1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奥美拉唑肠溶片)、B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C组(奥美拉唑肠溶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9%,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三组对比,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三组患者在复诊过程中经检查尿常规、心电图、血常规、便常规等均显示无异常。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有较好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陈永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短波联合调制中频电疗对腹部非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调制中频电疗对腹部非胃部手术后导致胃瘫的治疗疗效。方法将腹部手术(排除胃部手术)导致胃瘫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包括心理疏导、禁食禁水、胃肠道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肠外营养、促进胃肠动力药物使用及对症处理,治疗10d;治疗组20例,除上述治疗外,加用超短波联合调制中频电疗作用于胃肠道,2次/d,治疗10d后。结果两组治疗10d后,治疗组胃动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短波联合调制中频电疗通过调节胃肠道自主神经节、改善胃肠道的血供和营养、加快术后损伤的修复、炎性渗出的减少、促进炎性介质、病理产物、细菌毒素的清除,提高胃肠道内脏平滑肌力,以及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较单纯使用临床常规保守治疗方法有较显著的效果。

    作者:谭海群;张德元;罗权;张子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细节管理在小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细节管理在小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儿童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细节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0.05。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细节管理在小儿安全护理中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作者:邱金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接受常规护理的胃肠外科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循证护理的胃肠外科患者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及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非计划管道拔出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彭海红;付晓兰;刘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评分(92.3±4.3)显著高于对照组(87.7±4.5);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42.4±3.5)、SDS评分(43.2±3.7)均低于对照组(48.3±3.7)(48.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通过心理护理、舒适环境、体位护理、功能锻炼等多种措施,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满意度。

    作者:顾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肿瘤登记编码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在肿瘤登记编码审核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高肿瘤编码准确性的方法,以不断提高肿瘤登记数据的质量。

    作者: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影响护理实习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研究影响护理实习生积极性下降的原因,让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得到良好的培养,从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打好良好的基础。方法针对目前实习护生存在的问题,抓好岗前培训、规范操作步骤、安排业务学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重视反馈、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等。结果使护生能够较熟练掌握基础技术操作和基础理论的应用。结论护理实习生受到带教老师的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带教老师的行为与教学语言都会影响到护士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汪珍珍;虎宏权;朱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诊断腹部创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CT对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腹部创伤76例,依照不同检查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给予B超检查;余38例给予CT,入组研究组。对比两组结果,总结CT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检出5例膀胱损伤,13例脾损伤,8例肝损伤,5例肠系膜损伤,7例胰腺损伤,诊断准确率88.74%;而对照组检出5例膀胱损伤,12例脾损伤,7例肝损伤,6例肠系膜损伤,8例胰腺损伤,诊断准确率78.78%。研究组准确率高,有显著差异(<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CT诊断腹部创伤价值较大,准确率较高。

    作者:王巍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校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研究及现状探讨

    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观念、专业品格等在内的相应的专业素质,而它同时具备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性质,又决定了它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即非常专业素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并继而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1]。

    作者:周元明;徐方明;汪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ET/CT如何发现胸腔积液内潜在病变

    胸腔积液是机体内多种疾病在胸膜上的反映。普通X线检查(胸透或胸片)对少量积液有时不能发现,对积液量较多时仅能诊断积液的存在,而不能明确壁层胸膜的变化特征和隐蔽于积液中的肺内病灶等,可能发生漏诊,CT检查却能弥补其不足。

    作者:洪江;魏剑锋;张联合;陈荣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于异维A酸胶囊治疗扁平疣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异维A酸胶囊治疗扁平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收治的60例扁平疣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维A酸乳膏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异维A酸胶囊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异维A酸胶囊联合维A酸乳膏对扁平疣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述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在脊柱疾病中发病率高。严重时引起腰部功能活动障碍。在临床研究中,单一疗法干预较少,大多采取中医保守综合疗法,中医保守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副作用相对较低,便于推过应用等特点,综合治疗取不同疗法优势互补之意。在本病的治疗上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待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贾峻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甲状腺肿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甲状腺肿瘤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患者在治疗前CT检查,对比分析52例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并分析螺旋CT诊断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情况。结果52例患者经螺旋CT诊断,其中甲状腺腺瘤占90.35%,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3.3%。良性肿瘤在螺旋CT诊断中的表现情况与恶性肿瘤的表现情况差异显著。结论甲状腺肿瘤的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高,诊断结果与手术病例结果相一致,并且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甲状腺肿瘤的病变特征,在肿瘤定性诊断方面具有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宛起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60例感染性发热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探讨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感染性发热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布洛芬颗粒和布洛芬颗粒联合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开始退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感染性发热患儿时,应给予布洛芬颗粒联合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平均开始退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魏剑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止带片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应用止带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2013年8月~2015年6月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02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分为对照和研究两组各51例。研究组应用止带片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止带片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后,痊愈共21例,显效共17例,有效共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患者采用止带片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后,满意共50例,不满意共1例,满意度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止带片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临床疗效体会

    目的:探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1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情况。结果15例患者在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治疗1 d后,出血的控制率为100%,结扎患者中,胸骨后疼痛的有6例,胸骨后出现不适的有9例。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能够消除或者减轻曲张,避免出血,如果在套圈脱落时,不能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就会导致大出血及死亡,因此手术前要对患者的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的状态进行检查分析,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在开胸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在全麻开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笔者就职医院胸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全麻开胸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8例患者,A组作为对照组,在开胸术后采取常规氧气雾化吸入,15~20min/次,2次/d,随患者痰液的粘稠度调整雾化吸入次数;B组C组作为研究组组,在开胸术后,B组采取24h持续氧气雾化吸入,C组采取6h氧气雾化吸入。监测并记录三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呼吸频率(RR),同时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排痰效果以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0.05;B组和C组的排痰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不存在明显差异,>0.05。 B组、C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开胸术后进行6h以上持续氧气雾化气道湿化能有效提高痰液排出效果,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

    作者:供文凭;闵月;于发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频彩超对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彩超表现和评估利用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成中药组、西药组,并同时对30例正常儿童进行彩超检查,比较肠系膜淋巴结治疗前后的超声图像的变化。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的肠系膜淋巴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超声图像改变,以及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彩超复查,淋巴结数目与大小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异(>0.05)。结论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与口服抗生素达到相同疗效,但对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具有更积极的意义;高频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欣;常东;李鹤;石桂红;晏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病房院内部真菌感染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接收的80例呼吸内科真菌感染患者为对象,对所有患者真菌感染类型、基础疾病、患者个人情况、发病诱因、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基础疾病继发感染是肺部真菌感染主要影响因素,以白色念珠菌比例高(73.75%),感染诱因以长期应用激素(81.25%)与抗生素(57.5%)为主,患者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升高,年龄≥60岁以上患者是高危群体。结论呼吸内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加强临床诊疗研究有助于预防并控制感染因素,做好真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蔡昭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及评价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阴性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9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 qd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10 ml tid,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 qd治疗。4 w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8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胃镜下总有效率97.9%,显著高于对照组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中1例出现口干,观察组有1例腹泻,停药后缓解。结论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超;吴越;胡晓;熊飞;王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