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冲洗法在Lasik术中的应用

赵俊华;孙则红;范玉香

关键词:LASIK, 联合冲洗法,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联合冲洗法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分析521例(1042只眼)LASIK手术患者,按眼别分组,左眼为对照组:瓣下注射冲洗法;右眼为实验组:粗大水流直接冲洗法联合注射冲洗法,术毕及术后1d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记录瓣下异物残留情况、角膜水肿、角膜上皮植入情况及有无弥漫性板层角膜炎。结果术后发现的角膜层间异物总计52只眼(9.9%),其中组织碎屑17只眼、脂质颗粒15只眼、纤维细丝11只眼、血液5只眼、金属碎屑4只眼对照组角膜层间异物总计45只眼(8.6%)角膜水肿72只眼(13.8%),角膜上皮植入6只眼(1.1%),弥漫性板层角膜炎22只眼(4.2%)观察组角膜瓣下异物总计7只眼(1.3%),角膜水肿14只眼(2.6%)无角膜上皮植入,弥漫性板层角膜炎2只眼(0.3%)。结论联合冲洗法能明显减少角膜层间异物残留,减轻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论结核病患者HIV检测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HIV抗体检测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疾控门诊800例接受HIV抗体检测的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HIV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进行,统计分析受检率。结果接受HIV抗体检测的800例结核病患者中,接受HIV抗体检测共701例,接受检测率高达90.1%。在HIV抗体检测受检率影响因素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和咳嗽2 w以上患者受检率明显较高(<0.05)。结论目前,结核病患者并发HIV的双重发病率上升趋势显著,必须强化受检者对HIV抗体检测的认识,劝导患者主动受检,以此促进临床受检率的提高。

    作者:李静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2%,有统计学差异(<0.05),疼痛消失或缓解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疼痛疗效明显。

    作者:李永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针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实施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出血多系门静脉高压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达50%~70%[1]。及时正确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同时做好此类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的诱发因素,主要有饮食不当,劳累,腹压增高,情绪激动[2]。所以,我科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对收治的102例肝硬化患者针对诱发出血的诱发因素实施健康教育,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玉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建设以人为本医院文化的探讨与实践

    建设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是实现医院科学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医院采用职业教育、创新服务、加强公益性等多种形式,将医院文化融入到医院的日常工作当中。这些活动提高了医院竞争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作者:王爱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破膜并发宫内感染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破膜并发宫内感染的发生原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在本院就诊的6例破膜并发宫内感染孕妇的病历资料,并选择同期100例破膜未并发宫内感染的孕妇作为对照研究。结果破膜时间>12h、破膜后反复阴道检查≥4次、破膜前有性生活、合并阴道炎是影响破膜并发宫内感染的主要因素。(<0.05);感染组剖宫产、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05)。结论影响破膜并发宫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应注重孕期健康教育,控制和规范医源性操作,积极干预,以降低宫内感染发生率,促进母儿健康。

    作者:叶林梅;李桂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气污染与中国人群肺癌关联的研究进展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人口和工业不断密集,燃煤量和燃油量迅猛增长,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1]。肺脏是暴露于大气污染的主要器官,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气污染暴露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2]。目前肺癌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5万人死于肺癌,在一些大城市,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1.63%的速度增加,死亡率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上升[3]。

    作者:陶欣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阑尾炎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并探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8月~2015年8月经由本院收治的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将给予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4.3±1.2)d、肛门排气时间(25.4±2.8)h与下床活动时间(13.5±2.6)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1±1.6)d、(41.7±5.4)h与(28.4±3.1)h,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为33.33%,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以缩短愈合的时间,促进患者健康,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人工流产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联合益母草膏在人工流产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收集我院妇产科2014年9月~2015年3月就诊的人工流产女性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女性人工流产后口服益母草膏,观察组30例女性人工流产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妈富隆。术后观察分析两组女性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月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1个月后对照组中4例出现再次怀孕,达13.3%,观察组未出现再次怀孕情况。结论采用妈富隆联合益母草膏对人工流产女性进行术后避孕,不仅可以有效避孕,还可以有效的缓解妇女手术后阴道出血情况,促进女性月经的恢复,降低再次怀孕的机率。

    作者:杜柯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妇科千金胶囊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慢性附件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讨论妇科千金胶囊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慢性附件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简阳市新市中心卫生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52例慢性附件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抗生素)与观察组(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每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的优势。

    作者:谢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胸腔镜下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的围术期护理对策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胸腔镜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的57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6)和综合组(n=31),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综合组予以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0.05。结论胸腔镜下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后予以围术期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儿童中的应用及体会

    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同的蔓延,儿童感染HIV的机会越来越多,主要通过分娩前后(子宫内传染、分娩时感染、哺乳期感染)、输入带有HIV的JIll液及血制品、侵入性感染(伤口接触或针刺伤)等途径获得感染。国外研究发现,这类儿童面临着社会心理、生存、健康、营养、教育、社会保障和保护等诸多方面的问题[1]。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例儿童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何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进展期胃癌术中实施区域性缓释化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进展期胃癌术中实施区域性缓释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2年我院收治的48例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4例实施区域性缓释化疗治疗,对两组远期疗效以及相关临床指标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两组1年生存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引流管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引流管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另外,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腹腔感染以及切口感染等指标两组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对于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区域性缓释化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备较高的远期生存率。

    作者:卢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目的:考察氟康唑胶囊和硝酸咪康唑栓联合使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取230例并随机分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服用氟康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氟康唑胶囊和硝酸咪康唑栓进行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愈患者多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显效患者人数和对照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0.05),对照组中治疗无效患者人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联合应用氟康唑胶囊和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起效更快,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房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患者167例,分别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二者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率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检出率(76.6%)高于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检出率(49.7%),二者有统计学意义(<0.01);动态心电图对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二者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优于常规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理想方法。

    作者:马茜;胡萍;雷敏;杨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胎儿体蒂异常34例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胎儿体蒂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体蒂异常的34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超声检查诊断为BSA的34例胎儿,经引产均证实为BSA,BSA检出率为0.05%。BSA胎儿的脊柱均有不同程度的扭曲,无脐带4例,脐带过短17例,单脐动脉15例。下肢缺如8例,上肢缺如4例,双下肢姿势异常4例,无脑儿4例。18例的NT值>3.5 mm,4例的NT值>10 mm,8例的NT值<2.5 mm,剩余4例胎儿显示不清。34例胎儿在超声检查诊断为BSA后,抽脐带血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染色体核型均未见异常。结论产前进行超声检查能够早期诊断出胎儿体蒂异常,其是早期诊断胎儿体蒂异常的可靠手段。

    作者:陈春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宣教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行为的研究

    目的:探究护理宣教对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一般常规性护理方法,将其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宣教。评价教育干预12个月后患者对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足部健康状况及足病发生情况。结果在教育干预12个月之后的回访调查中发现,进行教育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于糖尿病足的了解、早期筛查、日常足部护理、选择合适鞋袜、修剪趾甲等知识明显提升,同对照组相比,日常足部护理行为显著改善,足部皮肤病理性损伤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临床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预防护理教育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日常足部护理行为。对于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干预能够对于糖尿病足在中远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丹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童龋齿的发病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龋齿的发病因素。方法对我区某幼儿园的268例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采用家长配合的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该268名儿童儿童的饮食习惯和刷牙习惯。结果268例儿童患龋率为36.94%,其中不爱吃甜食和有良好刷牙习惯的儿童龋齿率低于爱吃甜食和没有良好刷牙习惯的儿童,(﹤0.05)。结论爱吃甜食和没有良好的刷牙习惯是儿童龋齿的主要发病原因。

    作者:王燕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8例行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殷果;李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童正畸印模制取的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正畸印模制取的护理方案。方法对200例正畸儿童用澡酸盐印模材料取模,严格掌握粉液比例。同时,掌握熟练的取模操作技术,从始致终的护理人文关怀。结果185例一次取模成功,模型准确、完整。15例二次取模成功。结论完善的用物准备。熟练的取模操作技术。良好的护患沟通,有效护理人人关怀,能更好制取出标准,清晰的印模。

    作者:陈国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价值。方法对50例椎弓峡部崩裂患者经64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重建(VRT)、多平面重建(MP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同时常规进行X线拍片,观察腰椎峡部裂的阳性率及显示情况。结果在50例椎弓峡部崩裂患者中,64层螺旋CT扫描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X线拍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MPR图像显示率100.0%,斜矢状位(沿椎弓根走行的)重建图像可显示椎弓峡部骨质边缘增生硬化及不规则骨缺损;MIP图像显示率100.0%,但对软组织诊断效果较MPR欠佳;立体切割VRT显示率100.0%,整体VRT显示率72.0%。结论在腰椎峡部裂患者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提高诊断效果,并全方位显示疾病形态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与参考。

    作者:潘达孔;闭福成;覃小娇;黄伟杰;韦丽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