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光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亲体肾移植护理中的应用,促进术后康复及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快速康复组的96例肾移植手术患者实施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恢复饮食、早期拔除引流管等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将这96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与接受传统护理的89例肾移植受者进行比较.结果 快速康复组的术后恢复指标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改进肾移植护理方法,可加速病人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谷波;胡艳;王莉;林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献血者感染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病毒危险因素的研究,探讨血液接触行为的危险性.方法 对485例HBsAg检测阳性、305例抗-HCV抗体检测阳性的献血者及1 581例两者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有关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并对危险行为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进行估计.结果 筛选出6个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10年前肌肉注射史、乙肝家族史、使用共用剃刀、穿耳环孔史、牙科治疗史、针灸史,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0.449,0.066,0.251,0.092,0.129,0.038,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为68%;7个与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危险行为:使用共用剃刀、输血史、乙肝家族史、纹身史、牙科治疗史、穿耳环孔史、10年前肌肉注射史,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0.351,0.024,0.089,0.063,0.163,0.078,0.149,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是62%.结论 献血人群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有使用共用剃刀、乙肝家族史、输血史、10年前肌肉注射史、纹身史、牙科治疗史等,避免以上血液接触危险行为,可减少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几率.
作者:陈雪;何翠;席光湘;张杰;田莉;邓小倩;罗利平;万浬科;何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孕期妇女对叶酸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叶酸服用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叶酸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四川省经济状况和地理分布,随机抽取四川省8个地区(成都市、内江市、资阳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自贡市、遂宁市)及其相应区县,并对这些地区的妇幼保健院做产前检查的孕期妇女及家庭成员进行叶酸服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叶酸服用率为86.1%,其中孕前开始服用叶酸者占67.4%;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叶酸服用率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家人均月收入水平、是否属计划怀孕,是否知道叶酸作用及其领取地点、是否有医生推荐服用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影响叶酸服用的因素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均月收入>5000元、计划怀孕、是否知道叶酸的作用以及领取地点、是否有医生推荐服用等因素与叶酸服用情况密切相关.结论 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叶酸服用率成正比;计划怀孕、知道叶酸好处并赞同服用、知道叶酸领取地点以及经医生推荐服用这5个因素对提高叶酸服用率有积极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叶酸服用率,应该加强保健知识宣传的力度和深度,针对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加大关注和帮助力度.
作者:徐亚男;吴艳乔;吕行;犹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为了顺应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教育的整体趋势和社会发展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调研了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用人机构的需求,分析了目前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北京大学预防医学系本科教育中临床医学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思路并在第九临床医学院实施,这次教学改革重点是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预防医学专业特点和需求,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转变.
作者:孙林青;李文斌;张建荣;郝卫东;吴文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宁夏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区5个县(区)的100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每村抽取10户按照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宁夏农村以饮用集中式供水为主,占68.80%;生活垃圾丢弃到垃圾箱/池,占55.00%;家庭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为主,占72.00%;厕所以非卫生厕所为主,占77.40%;不同等级家庭收入和户主文化程度卫生厕所普及率无趋势性变化.结论 宁夏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有待改善.
作者:齐爱;于丽萍;高伏龙;孙勇;许秉忠;刘凤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稀释液变色技术评价微量加样的准确度.方法 在HCV-ELISA标准加样量10μl(对照组)基础上,分别递减1、2、3、4、5μl(-1、-2、-3、-4、-5组),递增1、2、3、4、5μl(+1、+2、+3、+4、+5组)进行加样,分析在不同加样偏差下,样品稀释液OD值(620 nm)的变化规律.结果 除-1组和+1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2、-3、-4、-5及+2、+3、+4、+5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样偏差与稀释液OD值呈规则变化趋势,可利用其变化关系判定实验加样准确度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确保血液检测结果准确.
作者:庞栋;邱昌文;苏武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外支架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12月,对24例跟骨开放性骨折,经急诊清创后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按按Sanders分型,Ⅱ型12例,Ⅲ型9例,Ⅳ型3例.软组织损伤按Gustilo分类:Ⅰ型12例,Ⅱ型10例,ⅢA型2例.结果 随访5~26个月(平均13.1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8例,占33.3%,良12例,占50.0%,可4例,占16.7%,优良率为83.3%.后关节面、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 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效果良好,且便于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亮;薛锋;肖海军;何志敏;张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特异性MEK抑制剂PD98059对体外肝星状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纤维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液氮保存下的肝星状细胞株,于37℃、5%CO2孵育箱中复苏传代培养,同步化后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CCl4组、CCl4+不同剂量PD98059(20、50、100 μmol/L),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Ⅰ型胶原纤维表达.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可见PD98059组比CCl4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细胞数目减少;CCl4刺激HSC后,细胞明显增殖(P<0.05),各剂量组PD98059对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分别为21.84%、38.27%、46.65%;CCl4组HSC中的Ⅰ型胶原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PD98059明显抑制Ⅰ型胶原表达(P<0.05).结论 PD98059对CCl4刺激HSC增殖及Ⅰ型胶原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祝聪聪;肖永红;李娜;张文丽;刘亦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估MSM人群中HIV感染者/病人生存质量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方便抽样选取北京市262名MSMHIV感染者/病人,填写SF-36生存质量量表和Berger-HIV耻辱量表.结果 除躯体健康维度外,HIV感染者/病人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5),耻辱感、抗病毒治疗情况、感染情况告知家人、治疗HIV及相关疾病的费用等均是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艾滋病严重降低了感染者/病人的生存质量,而鼓励患者融入社会、降低耻辱感以及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者:孙燕鸣;赵月娟;李洋;栗晓红;卢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并分析欣普贝生(药品名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住院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321例,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研究组)107例为胎膜早破,B组(对照组1)未破膜107例,C组(对照组2)107例为胎膜早破.A组与B组均使用欣普贝生引产,C组使用缩宫素引产.分别比较A组与B组及C组的引产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3组用药前宫颈Bishop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用药后宫颈Bishop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P<0.01).A组、B组、C组用药24h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是99.1%、94.0%、90.7%,胎膜早破使用欣普贝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剖宫产率(分别为27.1%、23.9%)均高于A组(11.2%)(P<0.05);A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潜伏期时间及活跃期时间均短于B组及C组(P<0.05).A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情况与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普贝生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是安全有效的,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促宫颈成熟及诱发宫缩的作用较催产素效果更佳,且较胎膜完整孕妇起效更快,也减少了剖宫产率.
作者:陶真兰;李映桃;陈娟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查明某起食物中毒事件原因,理清责任单位,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调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1名食物中毒病例及22名未发病人员资料,使用《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进行72 h进餐史回顾调查,采集供餐公司留样食品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 经流行病学分析,B公司存在事故责任(x2=8.411,P=0.004),其供应的菜谱中有两样为危险因素(x21=8.384,P1=0.004;x22=4.240,P2=0.039),且在相应留样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两者结果相一致.结论 该起联合供餐所致细菌性食物中毒肇事单位是B公司,中毒原因疑似加工不当致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
作者:陈涌泉;黄益德;蔡黎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acT/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血标本,并使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做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血培养阳性率为6.9%,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2.1%),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0%~14.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离率分别为33.1%、20.7%.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0%~12.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79.0%、33.3%.结论 血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性各不相同,及时了解血培养的结果对临床采取针对性的抗菌治疗,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兰健萍;韦柳华;蒋利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发光二极管荧光适配器(LEDa)在基层实验室中的检测分枝杆菌的效果.方法 收集来北京朝阳结核病门诊部初次就诊的疑似肺结核病患者痰标本,每份标本涂3张片,分别使用萋-尼法染色镜检(Z-N法)及金胺O法染色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LED)镜检和LEDa镜检.比较3种镜检方法在阳性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及读片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LEDa法的阳性涂片检出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0.54%、61.42%和97.85%,阳性检出率和敏感度较Z-N法(26.22%,53.46%)分别提高4.32%、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较Z-N法(98.84%)降低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结果读片时间LED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层实验室使用LEDa较Z-N法能够提高分枝杆菌涂片镜检的检出率,且读片时间明显缩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作者:孙灵利;赵平;郭娇;张建花;张喻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巨细胞病毒(CMV)是儿童先天性感染的重要病原,可引起多种急、慢性感染和神经系统迟发后遗症.早期和准确诊断儿童感染对优生优育和儿童健康意义重大.本文在结合国内外CMV感染诊断标准的基础上,介绍先天性CMV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筛查策略和随访方法,旨在提高大家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
作者:张琳;王淮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评价南宁市2009~2011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的效果和效益,探索传染病暴发疫情处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南宁市2009~2011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过程中的投人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减少了41 899人发病,减少了35 882 303.60元的损失,效果-成本比为18.91,效益-成本比为161.93.按照疫情发生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疫情处置措施的经济学效果不同,效果-成本比和效益-成本比均以第三阶段为高,其次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低.结论 疫情处置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防控措施的应用应强调以科学为依据.
作者:林健燕;郭泽强;施向东;甘文烨;曾毅;闭志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本科及以下,乃至部分研究生使用的《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教材和所有有关SPSS的书籍中,没有介绍有序分类资料这一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导致误用无序分类资料的卡方检验方法屡有发生.本文提出利用SPSS卡方检验处理有序分类资料的简易统计分析方法.方法 用SPSS交叉表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线性和线性组合”行的结果作为判别单向和双向有序分类资料的统计量,并用经典的Ridit分析和SAS程序分析结果比较.结果 在SPSS交叉表对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的实例分析中, “线性和线性组合”的P值(0.022)与Ridit分析和SAS程序统计分析的结果(0.025 8)相近,统计推断结论一致.在双向有序分类资料中, “线性和线性组合”的P值(0.044)与Ridit分析和SAS程序统计分析的结果(0.0446)完全一致.2例均与用无序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相差很远.结论 “线性和线性组合”对单向和双向有序分类资料均有效;区分有序分类资料与无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分析结果和统计推断结论明显不同.建议在各种统计学教材和有关SPSS的书籍中增加这部分内容,并明确提示为有序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作者:姚汝铖;郑军;姚友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规律和病原学情况,为针对性开展手足口病综合防治及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对普通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10~2011年五华县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 993例,年均发病率194.00/10万,有6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县城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男女发病率比为1.93∶1;病例主要分布在3岁及以下儿童,占80.34%;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6.24%;病例集中发生于5~8月,呈单个发病高峰;重症病例均为EV71感染病例.2010年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2011年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其他肠道病毒.结论 手足口病呈现明显季节性,主要病原体发生转变,很有必要继续采取一些综合性防制措施和长期连续开展病原学监测研究.
作者:沈超华;张少忠;温小苑;孔祥钦;钟君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p53肿瘤抑制蛋白,也被称为基因组监控因子,是一种保护细胞免受一系列生理逆境(例如致癌基因活化、辐射、有丝分裂压力、核糖体压力和化学损害)的转录控制因子.这些生理逆境会导致依赖于p53激活的信号产生,并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定位到细胞核,起始转录或抑制许多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与诱导生长停滞、修复、细胞凋亡、衰老或者改变新陈代谢有关.由于p53途径对于调控疾病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使得针对该途径的药物干预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调节p53功能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有关p53基因的癌症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焦宏伟;关婉怡;刘东;赵宝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使用计步器作为标准在泰州人群中评价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中文版(IPAQ-S-C)、全球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GPAQ-C)以及总能量消耗问卷中文版(TEEQ-C)的效度,并分别比较IPAQ-S-C、GPAQ-C与TEEQ-C间的同时效度以及IPAQ-S-C与GPAQ-C之间的同时效度.方法 随机抽取泰州市5个乡镇社区300人,连续7d佩戴计步器,并在7d间隔期前后进行IPAQ-S-C、GPAQ-C和TEEQ-C两次调查.分别选择计步器和问卷作为标准考察效度.结果 终进入分析191人.与TEEQ-C相比较,IPAQ-S-C和GPAQ-C一周重度体力活动的同时效度相关系数分别为为0.32 (P< 0.001)与0.28 (P< 0.001),其余各分类体力活动的同时效度相关系数在0.4~0.6 (P< 0.001)范围之间.GPAQ-C与IPAQ-S-C相比,各分类体力活动的同时效度相关系数大部分在0.47~0.77 (P< 0.001)范围之间.3份问卷测量的一周静坐时间、GPAQ-C测量的一周步行/骑自行车时间与计步器一周总步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24、-0.22和0.21 (P< 0.005).结论 IPAQ-S-C、GPAQ-C分别与TEEQ-C相比同时效度可以接受,IPAQ-S-C与GPAQ-C相比同时效度较好;计步器作为标准应用于问卷标准效度研究时需谨慎评价.
作者:胡斌;林烂芳;袁子宇;杨亚军;吕明;叶为民;俞顺章;金力;王笑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提高居民艾滋病综合防治水平,动态监测居民艾滋病防治信息,实现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方便数据挖掘.方法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文件规定要求,结合艾滋病防治工作,采用B/S结构,SSH框架,ORACLE10.0数据库,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数据库,开发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结果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开发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结论 建立艾滋病综合防治新型电子健康档案,完成4个项目县2 365 680人基本信息数据资料的建档工作,除对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分析外,将数据导出后采用决策树、关联规则、神经网络等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将信息网络覆盖到4个项目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及县、乡、村3级艾滋病防治机构,并使系统正常运行,实现了对居民艾滋病防治信息健康的动态管理.
作者:时松和;施学忠;杨永利;卢洁;平智广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