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PSS对有序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姚汝铖;郑军;姚友平

关键词:SPSS, 统计分析, 有序分类资料
摘要:目的 本科及以下,乃至部分研究生使用的《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教材和所有有关SPSS的书籍中,没有介绍有序分类资料这一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导致误用无序分类资料的卡方检验方法屡有发生.本文提出利用SPSS卡方检验处理有序分类资料的简易统计分析方法.方法 用SPSS交叉表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线性和线性组合”行的结果作为判别单向和双向有序分类资料的统计量,并用经典的Ridit分析和SAS程序分析结果比较.结果 在SPSS交叉表对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的实例分析中, “线性和线性组合”的P值(0.022)与Ridit分析和SAS程序统计分析的结果(0.025 8)相近,统计推断结论一致.在双向有序分类资料中, “线性和线性组合”的P值(0.044)与Ridit分析和SAS程序统计分析的结果(0.0446)完全一致.2例均与用无序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相差很远.结论 “线性和线性组合”对单向和双向有序分类资料均有效;区分有序分类资料与无序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分析结果和统计推断结论明显不同.建议在各种统计学教材和有关SPSS的书籍中增加这部分内容,并明确提示为有序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碳素棒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外支架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12月,对24例跟骨开放性骨折,经急诊清创后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按按Sanders分型,Ⅱ型12例,Ⅲ型9例,Ⅳ型3例.软组织损伤按Gustilo分类:Ⅰ型12例,Ⅱ型10例,ⅢA型2例.结果 随访5~26个月(平均13.1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8例,占33.3%,良12例,占50.0%,可4例,占16.7%,优良率为83.3%.后关节面、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 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效果良好,且便于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亮;薛锋;肖海军;何志敏;张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的数据,评价监测与干预的效果.方法 按照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中要求,对多重耐药菌MRSA、VRE、CRE、CR-AB、PDR-PA采用前瞻性监测与时时干预,利用x2检验比较两年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干预,2011年与2010年相比,MDRO的绝对数量有所减少,普通科室和ICU的发生率均有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监测和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作者:吴旭琴;冯薇;乔美珍;金美娟;吴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第17届江苏省运动会病媒生物控制保障与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省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分析与效果评估,总结省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的成功经验.方法 对省运会涉及区、场馆及周边进行病媒生物监测与分析,制定防制策略,开展全面系统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了省运会病媒生物密度与危害,实现了省运会期间无重大病媒生物危害事件发生的控制目标.结论 围绕省运会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有效的,所积累的经验对今后常州市重大活动病媒生物控制保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曹淦;王筱燕;苏燕;张建陶;王鹂;赵立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体外MTT法评价化妆品光毒性试验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应用体外MTT法评价化妆品光毒性.方法 分别以MTT法、中性红试验评价5种物质的体外3T3细胞光毒性,并与动物试验结果相比较.结果 MTT法与中性红法均能正确判断光毒阳性物与光毒阴性物,对3种育发液的检测结果一致.上述结果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符.结论 体外MTT法可作为光毒性动物试验的替代方法.

    作者:徐薇;蒋中仁;李天舒;贾红慧;刘科亮;金伟;郑华;周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内蒙古自治区育龄期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育龄期妇女开展破伤风类毒素(TT)接种的效果.方法 在开展破伤风类毒素接种的突泉县和未开展接种的扎赉特旗分别采用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抽取10个乡级单位,用间接血凝方法检测487名18~35岁育龄期妇女破伤风抗毒素(TAT)抗体水平.结果 开展TT接种的突泉县育龄期妇女达到破伤风保护水平43.1%(>0.01 IU/ml),TAT几何平均滴度为0.034 IU/ml;而未开展TT接种的扎赉特旗育龄期妇女破伤风保护率为8.33%,TAT几何平均滴度为0.005 5 IU/ml.结论 育龄期妇女TT接种是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策略之一,做好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地区育龄期妇女TT接种,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效果显著,应加强对18~35岁低年龄组育龄期妇女的TT接种.

    作者:闫绍宏;魏永刚;武贵森;夏伟;金仁杰;陈永生;白吉日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大豆蛋白对大鼠血脂调节的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大豆蛋白对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进食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2周,随机分为4组:大豆蛋白组,酪蛋白组,大豆蛋白高脂组,酪蛋白高脂组.进食实验饲料28d.测定试验蛋白中氨基酸含量,大鼠血清中血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 与酪蛋白相比,大豆蛋白的赖/精比值小,蛋氨酸含量低,胱氨酸含量高.大豆蛋白组大鼠TC、HDL-C浓度及TC/HDL-C比值比酪蛋白组低.大豆蛋白高脂组大鼠血清TC、TG、LDL-C浓度及TC/HDL-C比值比酪蛋白高脂组低.大豆蛋白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浓度比酪蛋白组低.大豆蛋白高脂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浓度比酪蛋白高脂组低,胰高血糖素浓度比酪蛋白高脂组高.结论 大豆蛋白可通过影响血清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率及其氨基酸种类和含量来调节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季芳;蒋卓勤;黎艺;熊俊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宁夏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宁夏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区5个县(区)的100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每村抽取10户按照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宁夏农村以饮用集中式供水为主,占68.80%;生活垃圾丢弃到垃圾箱/池,占55.00%;家庭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为主,占72.00%;厕所以非卫生厕所为主,占77.40%;不同等级家庭收入和户主文化程度卫生厕所普及率无趋势性变化.结论 宁夏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有待改善.

    作者:齐爱;于丽萍;高伏龙;孙勇;许秉忠;刘凤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临沧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云南边疆地区高校临沧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为高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临沧师专2011级的784名彝族、白族等14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和Broca改良公式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进行民族、性别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并与汉族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32.1%;营养正常率56.3%;营养过剩率11.6%(超重率8.5%,肥胖率3.1%);少数民族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39.6%)高于女生(29.6%),女生超重率(9.8%)高于男生(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云南边疆地区高校临沧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营养过剩率都较高,但营养不良程度较轻,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并存,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作者:杨元美;王东云;李建华;唐贞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包皮环切术的整形改良

    目的 根据整形外科学原则对包皮环切术进行整形改良并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优缺点做比较,从而选择佳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治疗单纯包皮过长.方法 包皮环切过程中保留阴茎浅静脉及浅筋膜,仅环形切除内外板之间过长包皮皮肤,且对阴茎系带处采取V形切口,减少包皮系带的损伤,后内外板切口连续对位缝合.结果 2006年1月~2012年1月共治疗580例单纯包皮过长患者,手术后无出血和血肿、术区疼痛轻微、系带处无明显水肿感觉良好、包皮外形自然美观,部分病例随访3~6个月,延长射精潜伏期而性生活更加美满.结论 选择大于17周岁的单纯包皮过长患者,进行包皮环切整形改良术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作者:董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NMDA受体NR2B亚单位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NMDAR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谷氨酸受体之一,属于配体和电压双门控的离子通道,由已知的7种亚单位(NR1、NR2A-D、NR3A-B)构成四聚体复合物且与细胞内骨架蛋白交互作用定位于神经元突触后膜致密区(post synaptic density,PSD),在神经元突触形成与维持、突触传递可塑性及学习和记忆等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过量谷氨酸对NMDARs的过度激活导致神经元损伤直至死亡可产生兴奋性神经毒.现已知NMDA受体的NR1、NR2B亚单位的选择性表达、亚单位异聚体组成以及亚单位磷酸化状态等均可影响NMDARs的功能从而在兴奋性神经毒过程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近期有关NMDARs NR2B亚单位结构生理特性、分布和功能性调节特点以及与兴奋性神经毒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翁启芳;龙儒桃;张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疾控中心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建设策略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系统在疾控中心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这就要涉及到信息安全建设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疾控中心可能遇到的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建设策略.

    作者:张靳冬;钱建东;潘明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HBeAg阴性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阻断HBV宫内感染的Meta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HBeAg阴性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孕晚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用于阻断HBV宫内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系统性收集2000年至今中国HBeAg阴性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的相关文献;按照JADAD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en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合并RD值及其95%CI.结果 终纳入了12个RCT研究,共1 826例孕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相比于对照组,孕晚期注射HBIG能有效地降低HBV的宫内感染(RD=-0.18,95%CI (-0.11~-0.04),P< 0.0001).按宫内感染的不同诊断标准“以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在接种疫苗和HBIG以前检测外周血中HBsAg阳性为宫内感染”和“以新生儿出生后即可检测外周血中HBsAg阳性并持续3个月以上为阳性即宫内感染”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各亚组中,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宫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 (95%CI)分别为-0.10(-0.15-0.04)和-0.05 (-0.09-0.02).结论 HBeAg阴性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能有效阻断母婴间HBV宫内感染.

    作者:费满冬;李卉;王琼;黄源;李畅畅;黄蓉;李佳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氢饱和生理盐水对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氢饱和生理盐水对急性CO中毒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染毒组和氢饱和生理盐水治疗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脑功能变化,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元死亡率,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向航行实验,CO组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H2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染毒组缩短.空间探索实验CO组第一象限游泳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H2组游泳时间较染毒组延长.尼氏染色标本上,对照组脑内神经元形态正常,死亡细胞少;染毒组脑内出现大量坏死细胞,氢饱和生理盐水组坏死细胞较CO组明显减少(P<0.05).电镜观察发现对照组神经元形态正常,染毒组出现缺血性改变,而氢饱和生理盐水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结论 H2饱和生理盐水可改善由CO中毒所致的行为学异常;可降低脑组织神经元的死亡率;减轻神经元缺血性改变的程度.提示H2饱和生理盐水对急性CO中毒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文岚;张瑜;李娅;任杰;谢小萍;李金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中临床医学课程改革构想

    为了顺应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教育的整体趋势和社会发展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调研了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用人机构的需求,分析了目前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北京大学预防医学系本科教育中临床医学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思路并在第九临床医学院实施,这次教学改革重点是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预防医学专业特点和需求,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转变.

    作者:孙林青;李文斌;张建荣;郝卫东;吴文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卡巴胆碱对烧伤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 研究卡巴胆碱对烫伤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C组),卡巴胆碱组(实验组,D组),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与C组比较,D组烫伤后15min、1h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4h后D组,可明显降低心率,提升MAP、LVSP,但对LVEDP无影响.结论 卡巴胆碱能改善烧伤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有助于烧伤后休克及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王瑞刚;赵春香;程爱斌;石秋艳;何喜;周杰平;王英曼;王大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大连地区不同年龄段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基因亚型分布调查

    目的 探讨大连地区不同年龄段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及基因亚型分布情况,为宫颈癌的筛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对大连地区1 341例成年女性HPV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性检测并加以分型,按不同年龄分组,分别统计HPV感染阳性率、多重感染、基因型别及亚型分布情况.结果 1341例女性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标本280例,阳性率为20.88%;单一感染217例(占77.50%),双重感染41例(占14.64%),三重感染17例(占6.07%),四重感染5例(占1.79%);单纯低危型感染56例(占20.00%),单纯高危型感染196例(占70.00%),低危型与高危型混合感染28例(占10.00%);共检出20种基因型,包括低危型HPV6、11、42、43和高危型HPV16、18、31、33、35、45、51、52、53、56、58、59、66、68、73、83,低危型以HPV43感染为主,高危型以HPV16感染为主.结论 对不同年龄段女性开展HPV分型检测对于HPV感染和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真;侯剑;李小欢;袁小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镇区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为了解镇区医院产超广谱3-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和评价医院管理改革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1月~2011年10月期间1 057株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特点.结果 在这2年期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61.4% (649/1 057),科室分布以儿科为多17.9% (116/649),其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41.4% (269/649);按年份分组比较分析,普通科室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由56.5%(152/269)上升到61.5% (220/358),其构成比由51.0% (152/300)上升到63.6% (220/349);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相仿,分别为79.5% (70/88)和78.9% (45/57),但其构成比由23.5% (70/300)下降到13.0%(45/349) (P< 0.05);其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性增强,对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降低.结论 该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来自社区感染,应加强对产ESBLs菌株的社区感染耐药性监测及防控;其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检出数和构成比明显降低,可以推测,更加系统、全面的医院管理改革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

    作者:黄健云;苏焕明;陈光辉;张莉宏;黄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海口市2008~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海口市2008~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海口市4个区上报的2008~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评价监测系统主要运转指标及相关资料.结果 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逐年提高,2008~2010年的年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41.8/10万,个案调查及时率从2008年的94.3%提高到2010年的100%,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从2008年的64.5%提高到2010年的94.3%,合格标本采集率从2008年的3.6%提高到2010年的41.5%,个案调查资料48 h内专病录入从2008年的99.1%提高到2010年的100%;确诊病例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63/10万;发病构成以8月~14岁为主,占总数的50%,年龄>14岁发病数为12例,占总发病数的33.3%;病例呈散发,以3~7月发病为主,共发26例,占总发病58.8%;流动人口发病占47.2%,无麻疹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占72.7%.结论 2008~2010年海口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应进一步提高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和人群免疫水平,切实加强流动人口麻疹防控,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作者:邝继琰;陈仕学;杨兴林;王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上海市金山区2009~2011年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案件分析

    目的 全面了解全区卫生监督职责相关的投诉举报案件发生情况,从中找寻规律性,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卫生监督工作.方法 将2009~2011年3年中受理的所有投诉举报案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投诉举报受理案件数基本保持稳定;受理的投诉举报案件中以医疗执业案件居多,占总案件数的67.8%;案件查实情况中未查实率占55.0%,比例较高;行政处罚案件中无证行医案位居第一,成为案件重点.结论 全区的卫生监管工作处于可控状态,但针对投诉举报中反映出的焦点与难点问题,提示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应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调整日常卫生监管工作方案,保障公众健康权益.

    作者:袁春艳;倪淑萍;曾德才;张之幸;程晓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评价南宁市2009~2011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的效果和效益,探索传染病暴发疫情处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南宁市2009~2011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过程中的投人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减少了41 899人发病,减少了35 882 303.60元的损失,效果-成本比为18.91,效益-成本比为161.93.按照疫情发生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疫情处置措施的经济学效果不同,效果-成本比和效益-成本比均以第三阶段为高,其次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低.结论 疫情处置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防控措施的应用应强调以科学为依据.

    作者:林健燕;郭泽强;施向东;甘文烨;曾毅;闭志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