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薇;蒋中仁;李天舒;贾红慧;刘科亮;金伟;郑华;周静
目的 探讨大豆蛋白对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进食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2周,随机分为4组:大豆蛋白组,酪蛋白组,大豆蛋白高脂组,酪蛋白高脂组.进食实验饲料28d.测定试验蛋白中氨基酸含量,大鼠血清中血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 与酪蛋白相比,大豆蛋白的赖/精比值小,蛋氨酸含量低,胱氨酸含量高.大豆蛋白组大鼠TC、HDL-C浓度及TC/HDL-C比值比酪蛋白组低.大豆蛋白高脂组大鼠血清TC、TG、LDL-C浓度及TC/HDL-C比值比酪蛋白高脂组低.大豆蛋白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浓度比酪蛋白组低.大豆蛋白高脂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浓度比酪蛋白高脂组低,胰高血糖素浓度比酪蛋白高脂组高.结论 大豆蛋白可通过影响血清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率及其氨基酸种类和含量来调节血脂水平,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季芳;蒋卓勤;黎艺;熊俊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小学生龋病现状,分析龋病在该群体中的分布特点,为龋病预防工作提供人群针对性依据.方法 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抽取深圳市南山区5 191名6~15岁儿童,进行龋病检查.结果 7~9岁为乳牙龋病高峰期,7岁组男生患龋率高达54.40%,女生患龋率高达55.60%;恒牙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13岁组男生恒牙患龋率为24.10%,女生恒牙患龋率为46.20%;乳牙充填率男生9岁组高,为12.85%,女生6岁组高,为19.61%;恒牙充填率男生8岁组高,为22.45%,女生9岁组高,为33.21%.结论 深圳市小学生乳、恒牙患龋率均较高,充填率较低.
作者:肖毅;陈思韩;陈忠伟;熊腊平;黄小芳;许艳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广西动物性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污染现状,为VP食物中毒预防及溯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1年从广西8个地级市的餐饮企业、集贸市场和卖场超市等采集不同类别动物性水产品共389份,按照GB/T4789.7-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检验.结果 (1)水产品VP总检出率21.59%,海产品VP检出率(31.43%)明显高于淡水产品(13.55%)(x2=18.173,P< 0.001);(2)在选定的8个城市中,北海市的VP检出率(26.67%)明显高于柳州(6.25%)、桂林(10.42%)和百色市(6.67%) (x2值分别为7.157、4.106和6.48,P值分别为0.007、0.043和0.011); (3)在不同采样场所中,餐饮企业(26.47%)和卖场超市(38.78%)的VP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集贸市场(14.22%) (x2分别为7.925和15.503,P值分别为0.005和<0.05); (4)夏季VP检出率高为27.88%(x2=20.187,P<0.001).结论 广西动物性水产品VP污染持续存在,且存在水产品类别、地域、场所和季节的差别,应采取相应措施对高发地区、高发场所和高发季节水产品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
作者:姚雪婷;唐振柱;刘展华;黄兆勇;李秀桂;黄立嵘;韦程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在传染病发病率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ARIMA模型和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对我国淋病发病率月报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结果 与ARIMA模型相比,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得到的预测绝对误差AE的极差、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下降了27.20%、11.97%和14.61%,说明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能提高预测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论 基于ARIMA的Kalman滤波算法对于淋病等传染病发病率的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韬;张兴裕;刘元元;李晓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综合评价HBeAg阴性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孕晚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用于阻断HBV宫内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系统性收集2000年至今中国HBeAg阴性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的相关文献;按照JADAD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en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合并RD值及其95%CI.结果 终纳入了12个RCT研究,共1 826例孕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相比于对照组,孕晚期注射HBIG能有效地降低HBV的宫内感染(RD=-0.18,95%CI (-0.11~-0.04),P< 0.0001).按宫内感染的不同诊断标准“以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在接种疫苗和HBIG以前检测外周血中HBsAg阳性为宫内感染”和“以新生儿出生后即可检测外周血中HBsAg阳性并持续3个月以上为阳性即宫内感染”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各亚组中,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宫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 (95%CI)分别为-0.10(-0.15-0.04)和-0.05 (-0.09-0.02).结论 HBeAg阴性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孕晚期使用HBIG能有效阻断母婴间HBV宫内感染.
作者:费满冬;李卉;王琼;黄源;李畅畅;黄蓉;李佳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体外MTT法评价化妆品光毒性.方法 分别以MTT法、中性红试验评价5种物质的体外3T3细胞光毒性,并与动物试验结果相比较.结果 MTT法与中性红法均能正确判断光毒阳性物与光毒阴性物,对3种育发液的检测结果一致.上述结果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符.结论 体外MTT法可作为光毒性动物试验的替代方法.
作者:徐薇;蒋中仁;李天舒;贾红慧;刘科亮;金伟;郑华;周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某校100名大学生牙龈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并对分离出的13株链球菌进行耐药性的测定.方法 随机抽取100名大学生,于牙龈取样进行革兰染色,统计细菌种类及分布情况,并对分离出的13株链球菌经血琼脂板纯培养后进行平板纸片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耐药性.结果 该校100名大学生口腔微生物菌群有很强的多样性,其中多的是球菌,尤其是双球菌;平板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同l株链球菌对于不同的抗生素耐受情况不同;同1种抗生素对不同链球菌的杀伤能力不同;分离的13株链球菌对常用的5种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有很强的耐药性,青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红霉素的耐药率为75.00%,链霉素的耐药率为69.23%,氯霉素的耐药率为15.38%.结论 (1)该校大学生牙龈细菌种类多样,以双球菌为多见. (2)牙龈采样分离得到链球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多为三重耐药菌株和四重耐药菌株,其中对青霉素和卡那霉素均为耐药菌株.
作者:黄园勇;宫童庆;兰凤霞;张莉;陈力;朱丽华;赵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承德市中学生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明确长时间上网和游戏对心理的影响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 18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 065人,女生1 118人,采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游戏时间过长的报告率为10.86%,上网时间过长的报告率为9.34%,存在网络成瘾的人数为46人,报告率为2.11%;上网目的以聊天、多媒体娱乐和玩游戏所占比例为高;初、高中和是否住宿对上网、游戏行为的影响较大;存在游戏时间和上网时间过长的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报告率高于普通中学生.结论 承德市中学生游戏、上网时间过长和网络成瘾的报告率要低于发达城市的情况,网络成瘾的报告率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加强宣传力度,有效降低过度游戏、上网的发生.
作者:赵连志;赵凌云;刘佳璐;王芬芬;贾立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6个街乡抽取1 800名18~79岁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进行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6.2%,具备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8.3%和19.7%.具备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与保健、慢性病预防、传染病与地方病预防5方面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2.0%、49.4%、36.4%、13.2%、41.3%.健康素养在户籍、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根据户籍、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不同人群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肖琴;孔浩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省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分析与效果评估,总结省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的成功经验.方法 对省运会涉及区、场馆及周边进行病媒生物监测与分析,制定防制策略,开展全面系统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了省运会病媒生物密度与危害,实现了省运会期间无重大病媒生物危害事件发生的控制目标.结论 围绕省运会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有效的,所积累的经验对今后常州市重大活动病媒生物控制保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曹淦;王筱燕;苏燕;张建陶;王鹂;赵立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海口市2008~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海口市4个区上报的2008~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评价监测系统主要运转指标及相关资料.结果 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逐年提高,2008~2010年的年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41.8/10万,个案调查及时率从2008年的94.3%提高到2010年的100%,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从2008年的64.5%提高到2010年的94.3%,合格标本采集率从2008年的3.6%提高到2010年的41.5%,个案调查资料48 h内专病录入从2008年的99.1%提高到2010年的100%;确诊病例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63/10万;发病构成以8月~14岁为主,占总数的50%,年龄>14岁发病数为12例,占总发病数的33.3%;病例呈散发,以3~7月发病为主,共发26例,占总发病58.8%;流动人口发病占47.2%,无麻疹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占72.7%.结论 2008~2010年海口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应进一步提高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和人群免疫水平,切实加强流动人口麻疹防控,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作者:邝继琰;陈仕学;杨兴林;王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并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T-PCR-RFLP方法)快速鉴别2011年江西省麻疹野毒株与疫苗株.方法 用Vero/SLAM细胞对1例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通过RT-PCR-RFLP方法对分离得到的毒株进行麻疹病毒鉴定,RFLP方法主要是运用AflⅡ酶判断是否含有AflⅡ酶切位点(疫苗株有,野毒株没有)鉴别野毒株和疫苗株,同时对该毒株进行N基因全序列测定,以验证RT-PCR-RFLP方法.结果 RT-PCR-RFLP方法鉴定的结果为:该毒株(MVi/Jiangxi.CHN/23.11)呈单一条带,不能被AflⅡ酶切开,N基因序列测定结果为:麻疹病毒野毒株H1基因型.结论 成功建立江西省麻疹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快速鉴别方法,并鉴别2011年江西省1例疑似麻疹病例由野毒株感染引起.
作者:龚甜;熊英;周顺德;施勇;周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O型血型孕妇在不同年龄、夫妻血型不合3种配对模式下血型IgG抗A (B)阳性检出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某院产科门诊建卡孕妇进行IgG抗A(B)效价监测并追踪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情况.结果 750例O型血孕妇血中,165例血清抗体效价≥1∶64,总阳性检出率22.00%.夫妻不同血型配对组孕妇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O-A组32.55%、O-B组9.55%、O-AB组20.00%,O-A组与O-B组(x2=52.755,P<0.05)、O-B组与O-AB组(x2=5.171,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A组与O-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39,P>0.05).不同年龄组(以30岁为界)孕妇血型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894,P< 0.05).1∶128≥抗体效价≥1∶64,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为2.19%;1∶256≥抗体效价≥1∶128,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为26.09%;抗体效价≥1∶256,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为80.00%.结论 在产前保健孕妇中进行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时,尤其要关注高龄孕妇,在夫妻血型不合血型配对中以O-A配对组效价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组,抗体效价偏高者更易发生新生儿溶血病,ABO-HDN发病率有随抗体效价增高的趋势.
作者:陈宇宁;陈华根;黄学斌;刘冰;许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医院业务收入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某院2006~2011年医院业务收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某院业务收入的因素其关联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病床周转数、出院人数、门急诊人数、固定资产、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职工人数.结论 灰色关联分析法适用于多因素非线性的因素分析,其方法计算简单,排序明确,结果可靠,在医院管理中可广泛的应用.
作者:耿庆玲;周国栋;郭建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评价南宁市2009~2011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的效果和效益,探索传染病暴发疫情处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南宁市2009~2011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过程中的投人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减少了41 899人发病,减少了35 882 303.60元的损失,效果-成本比为18.91,效益-成本比为161.93.按照疫情发生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疫情处置措施的经济学效果不同,效果-成本比和效益-成本比均以第三阶段为高,其次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低.结论 疫情处置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防控措施的应用应强调以科学为依据.
作者:林健燕;郭泽强;施向东;甘文烨;曾毅;闭志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查明某起食物中毒事件原因,理清责任单位,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调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1名食物中毒病例及22名未发病人员资料,使用《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进行72 h进餐史回顾调查,采集供餐公司留样食品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 经流行病学分析,B公司存在事故责任(x2=8.411,P=0.004),其供应的菜谱中有两样为危险因素(x21=8.384,P1=0.004;x22=4.240,P2=0.039),且在相应留样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两者结果相一致.结论 该起联合供餐所致细菌性食物中毒肇事单位是B公司,中毒原因疑似加工不当致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
作者:陈涌泉;黄益德;蔡黎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acT/Alert 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血标本,并使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做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血培养阳性率为6.9%,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2.1%),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0%~14.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离率分别为33.1%、20.7%.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0%~12.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79.0%、33.3%.结论 血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性各不相同,及时了解血培养的结果对临床采取针对性的抗菌治疗,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兰健萍;韦柳华;蒋利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稀释液变色技术评价微量加样的准确度.方法 在HCV-ELISA标准加样量10μl(对照组)基础上,分别递减1、2、3、4、5μl(-1、-2、-3、-4、-5组),递增1、2、3、4、5μl(+1、+2、+3、+4、+5组)进行加样,分析在不同加样偏差下,样品稀释液OD值(620 nm)的变化规律.结果 除-1组和+1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2、-3、-4、-5及+2、+3、+4、+5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样偏差与稀释液OD值呈规则变化趋势,可利用其变化关系判定实验加样准确度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确保血液检测结果准确.
作者:庞栋;邱昌文;苏武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献血者感染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病毒危险因素的研究,探讨血液接触行为的危险性.方法 对485例HBsAg检测阳性、305例抗-HCV抗体检测阳性的献血者及1 581例两者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有关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并对危险行为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进行估计.结果 筛选出6个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10年前肌肉注射史、乙肝家族史、使用共用剃刀、穿耳环孔史、牙科治疗史、针灸史,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0.449,0.066,0.251,0.092,0.129,0.038,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为68%;7个与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危险行为:使用共用剃刀、输血史、乙肝家族史、纹身史、牙科治疗史、穿耳环孔史、10年前肌肉注射史,其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0.351,0.024,0.089,0.063,0.163,0.078,0.149,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是62%.结论 献血人群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血液接触危险行为有使用共用剃刀、乙肝家族史、输血史、10年前肌肉注射史、纹身史、牙科治疗史等,避免以上血液接触危险行为,可减少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几率.
作者:陈雪;何翠;席光湘;张杰;田莉;邓小倩;罗利平;万浬科;何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外支架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12月,对24例跟骨开放性骨折,经急诊清创后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按按Sanders分型,Ⅱ型12例,Ⅲ型9例,Ⅳ型3例.软组织损伤按Gustilo分类:Ⅰ型12例,Ⅱ型10例,ⅢA型2例.结果 随访5~26个月(平均13.1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8例,占33.3%,良12例,占50.0%,可4例,占16.7%,优良率为83.3%.后关节面、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 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效果良好,且便于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亮;薛锋;肖海军;何志敏;张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