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娟;桂迩;严文君;陆召军;高修银
为了顺应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教育的整体趋势和社会发展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调研了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用人机构的需求,分析了目前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北京大学预防医学系本科教育中临床医学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思路并在第九临床医学院实施,这次教学改革重点是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预防医学专业特点和需求,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转变.
作者:孙林青;李文斌;张建荣;郝卫东;吴文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67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收集有关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TT/CC以及TT/CC+CT基因型比较模型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然后按种族、位置和性别分亚组进行分析.结果 综合分析显示,MTHFR基因677位点TT/CC、TT/CC+CT模型计算OR值95%CI分别为0.93 (0.84~1.03)、0.92 (0.84~1.01);按位置分层,突变基因型与结肠癌易感性有关TT/CC+ CT OR值(95%CI)为0.88 (0.79~0.98),而与直肠癌无关;按性别分层,在男性中突变基因型与结直肠癌易感性有关Tr/CC、TT/CC+CT模型OR值(95%CI)分别为0.82 (0.70-0.96)、0.82 (0.71~0.96),而与女性无关;在种族分层中,没有发现突变基因型与结直肠癌发病有关.结论 MTHFR C667T位点突变基因型与女性结直肠癌易感性无关,但可能降低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TT基因型与CC+CT基因型相比是结肠癌发病风险的保护因素.
作者:张建功;郝长付;别荣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省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分析与效果评估,总结省运会期间病媒生物控制保障的成功经验.方法 对省运会涉及区、场馆及周边进行病媒生物监测与分析,制定防制策略,开展全面系统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了省运会病媒生物密度与危害,实现了省运会期间无重大病媒生物危害事件发生的控制目标.结论 围绕省运会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是有效的,所积累的经验对今后常州市重大活动病媒生物控制保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曹淦;王筱燕;苏燕;张建陶;王鹂;赵立凡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系统在疾控中心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这就要涉及到信息安全建设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疾控中心可能遇到的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建设策略.
作者:张靳冬;钱建东;潘明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使用计步器作为标准在泰州人群中评价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中文版(IPAQ-S-C)、全球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GPAQ-C)以及总能量消耗问卷中文版(TEEQ-C)的效度,并分别比较IPAQ-S-C、GPAQ-C与TEEQ-C间的同时效度以及IPAQ-S-C与GPAQ-C之间的同时效度.方法 随机抽取泰州市5个乡镇社区300人,连续7d佩戴计步器,并在7d间隔期前后进行IPAQ-S-C、GPAQ-C和TEEQ-C两次调查.分别选择计步器和问卷作为标准考察效度.结果 终进入分析191人.与TEEQ-C相比较,IPAQ-S-C和GPAQ-C一周重度体力活动的同时效度相关系数分别为为0.32 (P< 0.001)与0.28 (P< 0.001),其余各分类体力活动的同时效度相关系数在0.4~0.6 (P< 0.001)范围之间.GPAQ-C与IPAQ-S-C相比,各分类体力活动的同时效度相关系数大部分在0.47~0.77 (P< 0.001)范围之间.3份问卷测量的一周静坐时间、GPAQ-C测量的一周步行/骑自行车时间与计步器一周总步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24、-0.22和0.21 (P< 0.005).结论 IPAQ-S-C、GPAQ-C分别与TEEQ-C相比同时效度可以接受,IPAQ-S-C与GPAQ-C相比同时效度较好;计步器作为标准应用于问卷标准效度研究时需谨慎评价.
作者:胡斌;林烂芳;袁子宇;杨亚军;吕明;叶为民;俞顺章;金力;王笑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并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T-PCR-RFLP方法)快速鉴别2011年江西省麻疹野毒株与疫苗株.方法 用Vero/SLAM细胞对1例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通过RT-PCR-RFLP方法对分离得到的毒株进行麻疹病毒鉴定,RFLP方法主要是运用AflⅡ酶判断是否含有AflⅡ酶切位点(疫苗株有,野毒株没有)鉴别野毒株和疫苗株,同时对该毒株进行N基因全序列测定,以验证RT-PCR-RFLP方法.结果 RT-PCR-RFLP方法鉴定的结果为:该毒株(MVi/Jiangxi.CHN/23.11)呈单一条带,不能被AflⅡ酶切开,N基因序列测定结果为:麻疹病毒野毒株H1基因型.结论 成功建立江西省麻疹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快速鉴别方法,并鉴别2011年江西省1例疑似麻疹病例由野毒株感染引起.
作者:龚甜;熊英;周顺德;施勇;周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舞蹈啦啦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运用标准化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72名女大学生在参加舞蹈啦啦操锻炼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探求舞蹈啦啦操锻炼对女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 经过9周舞蹈啦啦操的锻炼,受试者睡眠质量的各因子均有积极效益,在睡眠效率因子上,锻炼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安眠药物3个因子方面,锻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这3个因子虽然锻炼后平均值都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PSQI总分与运动前比较有较显著性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9周舞蹈舞蹈啦啦操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或改善女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时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外周血β2-糖蛋白-1抗体(抗β2-GP1抗体)与CD62P的表达及与发生血栓的关系.方法 对86例SLE患者及40例健康献血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32-GP1抗体滴度,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结果 (1) SLE患者中抗β2-GP1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发血栓组显著高于无血栓组(P<0.01); (2) SLE患者中CD62P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发血栓组显著高于无血栓组(P<0.01);且血栓组中CD62P的阳性率与抗β2-GP1抗体滴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抗β2-GP1抗体与活化血小板均与SLE的血栓形成相关,且活化血小板可能是抗β2-GP1抗体参与SLE患者血栓形成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金霞;许俊华;王玺;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应用体外MTT法评价化妆品光毒性.方法 分别以MTT法、中性红试验评价5种物质的体外3T3细胞光毒性,并与动物试验结果相比较.结果 MTT法与中性红法均能正确判断光毒阳性物与光毒阴性物,对3种育发液的检测结果一致.上述结果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符.结论 体外MTT法可作为光毒性动物试验的替代方法.
作者:徐薇;蒋中仁;李天舒;贾红慧;刘科亮;金伟;郑华;周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规律和病原学情况,为针对性开展手足口病综合防治及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对普通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10~2011年五华县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 993例,年均发病率194.00/10万,有6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县城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男女发病率比为1.93∶1;病例主要分布在3岁及以下儿童,占80.34%;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6.24%;病例集中发生于5~8月,呈单个发病高峰;重症病例均为EV71感染病例.2010年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2011年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其他肠道病毒.结论 手足口病呈现明显季节性,主要病原体发生转变,很有必要继续采取一些综合性防制措施和长期连续开展病原学监测研究.
作者:沈超华;张少忠;温小苑;孔祥钦;钟君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外支架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12月,对24例跟骨开放性骨折,经急诊清创后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按按Sanders分型,Ⅱ型12例,Ⅲ型9例,Ⅳ型3例.软组织损伤按Gustilo分类:Ⅰ型12例,Ⅱ型10例,ⅢA型2例.结果 随访5~26个月(平均13.1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8例,占33.3%,良12例,占50.0%,可4例,占16.7%,优良率为83.3%.后关节面、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 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效果良好,且便于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亮;薛锋;肖海军;何志敏;张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的数据,评价监测与干预的效果.方法 按照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中要求,对多重耐药菌MRSA、VRE、CRE、CR-AB、PDR-PA采用前瞻性监测与时时干预,利用x2检验比较两年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干预,2011年与2010年相比,MDRO的绝对数量有所减少,普通科室和ICU的发生率均有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监测和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作者:吴旭琴;冯薇;乔美珍;金美娟;吴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海口市2008~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海口市4个区上报的2008~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评价监测系统主要运转指标及相关资料.结果 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逐年提高,2008~2010年的年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41.8/10万,个案调查及时率从2008年的94.3%提高到2010年的100%,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从2008年的64.5%提高到2010年的94.3%,合格标本采集率从2008年的3.6%提高到2010年的41.5%,个案调查资料48 h内专病录入从2008年的99.1%提高到2010年的100%;确诊病例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63/10万;发病构成以8月~14岁为主,占总数的50%,年龄>14岁发病数为12例,占总发病数的33.3%;病例呈散发,以3~7月发病为主,共发26例,占总发病58.8%;流动人口发病占47.2%,无麻疹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占72.7%.结论 2008~2010年海口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良好,应进一步提高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和人群免疫水平,切实加强流动人口麻疹防控,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作者:邝继琰;陈仕学;杨兴林;王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O型血型孕妇在不同年龄、夫妻血型不合3种配对模式下血型IgG抗A (B)阳性检出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某院产科门诊建卡孕妇进行IgG抗A(B)效价监测并追踪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情况.结果 750例O型血孕妇血中,165例血清抗体效价≥1∶64,总阳性检出率22.00%.夫妻不同血型配对组孕妇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O-A组32.55%、O-B组9.55%、O-AB组20.00%,O-A组与O-B组(x2=52.755,P<0.05)、O-B组与O-AB组(x2=5.171,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A组与O-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39,P>0.05).不同年龄组(以30岁为界)孕妇血型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894,P< 0.05).1∶128≥抗体效价≥1∶64,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为2.19%;1∶256≥抗体效价≥1∶128,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为26.09%;抗体效价≥1∶256,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为80.00%.结论 在产前保健孕妇中进行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时,尤其要关注高龄孕妇,在夫妻血型不合血型配对中以O-A配对组效价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组,抗体效价偏高者更易发生新生儿溶血病,ABO-HDN发病率有随抗体效价增高的趋势.
作者:陈宇宁;陈华根;黄学斌;刘冰;许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天然矿泉水中硼酸的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测定法.方法 样品中的硼酸通过离子色谱柱分离,柱后紫外衍生法测定.结果 硼酸在0.3~ 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以3倍信噪比计算,本法的检出限为0.3 mg/L;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8%~2.2%,回收率为94.0%~98.7%.结论 该方法线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应用于天然矿泉水中硼酸含量的检测.
作者:霍宗利;马永建;吉文亮;刘华良;谷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特异性MEK抑制剂PD98059对体外肝星状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纤维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液氮保存下的肝星状细胞株,于37℃、5%CO2孵育箱中复苏传代培养,同步化后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CCl4组、CCl4+不同剂量PD98059(20、50、100 μmol/L),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Ⅰ型胶原纤维表达.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可见PD98059组比CCl4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细胞数目减少;CCl4刺激HSC后,细胞明显增殖(P<0.05),各剂量组PD98059对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分别为21.84%、38.27%、46.65%;CCl4组HSC中的Ⅰ型胶原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PD98059明显抑制Ⅰ型胶原表达(P<0.05).结论 PD98059对CCl4刺激HSC增殖及Ⅰ型胶原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祝聪聪;肖永红;李娜;张文丽;刘亦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承德市中学生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明确长时间上网和游戏对心理的影响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 18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 065人,女生1 118人,采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游戏时间过长的报告率为10.86%,上网时间过长的报告率为9.34%,存在网络成瘾的人数为46人,报告率为2.11%;上网目的以聊天、多媒体娱乐和玩游戏所占比例为高;初、高中和是否住宿对上网、游戏行为的影响较大;存在游戏时间和上网时间过长的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报告率高于普通中学生.结论 承德市中学生游戏、上网时间过长和网络成瘾的报告率要低于发达城市的情况,网络成瘾的报告率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加强宣传力度,有效降低过度游戏、上网的发生.
作者:赵连志;赵凌云;刘佳璐;王芬芬;贾立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根据整形外科学原则对包皮环切术进行整形改良并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优缺点做比较,从而选择佳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治疗单纯包皮过长.方法 包皮环切过程中保留阴茎浅静脉及浅筋膜,仅环形切除内外板之间过长包皮皮肤,且对阴茎系带处采取V形切口,减少包皮系带的损伤,后内外板切口连续对位缝合.结果 2006年1月~2012年1月共治疗580例单纯包皮过长患者,手术后无出血和血肿、术区疼痛轻微、系带处无明显水肿感觉良好、包皮外形自然美观,部分病例随访3~6个月,延长射精潜伏期而性生活更加美满.结论 选择大于17周岁的单纯包皮过长患者,进行包皮环切整形改良术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作者:董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评价南宁市2009~2011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的效果和效益,探索传染病暴发疫情处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南宁市2009~2011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过程中的投人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减少了41 899人发病,减少了35 882 303.60元的损失,效果-成本比为18.91,效益-成本比为161.93.按照疫情发生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不同阶段疫情处置措施的经济学效果不同,效果-成本比和效益-成本比均以第三阶段为高,其次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低.结论 疫情处置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防控措施的应用应强调以科学为依据.
作者:林健燕;郭泽强;施向东;甘文烨;曾毅;闭志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在传染病发病率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ARIMA模型和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对我国淋病发病率月报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结果 与ARIMA模型相比,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得到的预测绝对误差AE的极差、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下降了27.20%、11.97%和14.61%,说明基于ARIMA模型的Kalman滤波算法能提高预测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论 基于ARIMA的Kalman滤波算法对于淋病等传染病发病率的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韬;张兴裕;刘元元;李晓松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