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江
目的: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发现研究组疗效痊愈率75.0%远高于对照组45.5%,研究组治疗全部有效,对照组无效率达到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由于其用法简单所以依从性较高,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小儿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儿70例,分为两组,均给予臀部肌肉注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注射及护理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科学、合理地把握小儿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并给予患儿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治疗与护理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房伟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根据小儿内科的特点,于2012年11月起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随机选取开展优质护理后2015年1月~6月60例患儿进行调查分析,并与2012年1月~6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选取的60例患儿进行对照,分析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护理满意度98.33%(59/60)明显高于实施前88.33%(53/60),护患纠纷0.00%(0/60)和住院时间(13.87±3.03)d,也明显少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对比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对小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比未开展优质护理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有利于加强医护人员的护理意识,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技术、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对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120例青光眼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掌握青光眼知识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对青光眼的掌握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98.3、100.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85.0、83.3%),而住院时间(8.7±1.3)d短于对照组(11.2±1.6)d,住院费用(4591.5±370.5)元也少于对照组(5390.3±433.2)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不仅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还可提高患者对青光眼知识的掌握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茂林;杨青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用药后2 h出血量为(183.64±35.83)mL,用药后24 h出血量为(247.35±42.49)mL,对照组产妇用药后2 h出血量为(223.75±39.68)mL,用药后24 h出血量为(325.50±51.65)mL,观察组用药2 h后出血量以及24 h后出血来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头晕头痛、面色潮红以及消化道反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与米索前列醇相比,欣母沛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尹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1例第三鳃裂瘘管术后继发纤溶亢进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了患者在鳃裂瘘管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的护理要点,包括感染预防、饮食护理、出血的观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以及给予患者的心理支持。结果患者在经过12d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后顺利出院,无感染及出血的发生。结论护理鳃裂瘘术后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需对病情有全面,准确的观察,给与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张文平;古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卵巢肿瘤MRI诊断的价值和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在术前经MRI扫描诊断,40例患者中良性肿瘤为23例,恶性肿瘤为17例;手术后的诊断结果和术前的MRI结果一致。 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较为准确、合理。结论 MRI诊断技术可以明确的观察出肿瘤的大小、形态、良恶性等,具有较强的分辨率,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许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通过列表法对知识点进行对比、鉴别,加强学生对《护理学基础》中的相关知识的鉴别和记忆;使学生能更好的鉴别和记忆《护理学基础》中的相关知识。
作者:戴翊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42例产妇应用常规分娩方式,设为对照组;42例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方式,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其产后出血量、顺产率、剖宫产率、宫缩乏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大于观察组,宫缩乏力发生率、剖宫产率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均为<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结论对产妇采取无痛分娩方式,有利于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减少其产后出血量,提高顺产率,降低宫缩乏力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加快产程进展,改善分娩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阑尾炎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并探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8月~2015年8月经由本院收治的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将给予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4.3±1.2)d、肛门排气时间(25.4±2.8)h与下床活动时间(13.5±2.6)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1±1.6)d、(41.7±5.4)h与(28.4±3.1)h,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为33.33%,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以缩短愈合的时间,促进患者健康,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为94.0%,比对照组高14.0%(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②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评价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有效性,总结用药经验。方法2011年12月~2015年8月,对88例PPH患者给予欣母沛,宫体肌层注射58例,宫颈注射30例,选择性应用改良Hwu缝合术。结果欣母沛治疗立即止血80.68%,阴道出血止血有效率100%(30/30),子宫下段出血止血有效率70.69%(4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阴道出血量(581±471)ml,子宫下段出血量(1285±48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平均使用欣母沛1.32支,平均输液量(1522±204)ml,平均用血(1.38±0.29)μ,血制品暴露率23.86%(21/88);拔管后未见尿潴留等严重并发症,切口甲级愈合率100.00%;产妇住院时间4~11 d,平均(7.8±2.0)d;无子宫切除术、死亡例;复查未见盆腔异常。结论欣母沛治疗PPH特别是阴道出血疗效较好,止血速度快,但有部分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难获显著疗效,需联合缝合术。
作者:刘兆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历代中医学家多认为“久病多瘀”。该理论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各种慢性肝病多迁延日久,往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瘀滞。恰当的活血化瘀治疗又可明显影响疾病的转归。本文对慢性肝病从瘀论治的机理作粗略的探讨。
作者:牟红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估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90只眼(82例)初发翼状胬肉患者分成两组,改良组行翼状胬肉切除后游离术区上下方球结膜连带角膜缘组织缝合固定于巩膜暴露区,传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后取术眼颞上方游离球结膜瓣及相应角膜缘组织缝合固定于巩膜暴露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结膜瓣的愈合时间。结果改良组中1例结膜切口裂开,传统组中2例游离结膜瓣溶解,1例结膜肉芽肿两组均有2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4.35%、4.55%。结论改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转位术术后复发率低,手术操作方法简单,结膜瓣愈合时间短,对预防游离结膜瓣溶解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茹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对内科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77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选择综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入睡的潜伏期和睡眠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觉醒次数也明显较少,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内科住院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保持良好的休息,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病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可以广泛推荐。
作者:金秀;李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应用多媒体结合电子病历系统教学用于骨科临床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真正实现了教学信息无缝对接与教学管理科学化。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能够起到更为明显的效果,更好的实现医学教学目标。是一种灵活、高效、全面、生动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邹榆平;易光;李正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硝唑治疗小儿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100例口腔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甲硝唑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在使用甲硝唑进行治疗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0%,对照组中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用甲硝唑药物治疗小儿口腔炎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常规药物的治疗方法。
作者: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单纯胃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对比治疗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修补组47例行单纯胃穿孔修补术,切除组47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修补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切除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切除组,﹤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6%,﹥0.05;术后随访1~2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4.9%,明显高于切除组的2.1%,﹤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各具不同优势,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患者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临床预后质量。
作者:李宗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病患者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从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240例风湿性免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族,各1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风湿性免疫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9月在我院诊治的16例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效果。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后,16例患者平均眼压为(17.34±1.89) mmHg,明显优于治疗前眼压(42.18±3.24)mmHg,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眼压降至21mmHg以下者15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结论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病因复杂,应在早期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予手术治疗,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化的保护患者的视功能。
作者:张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