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晓丽
目的:观察和探究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作用并总结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手术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此基础上实行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8%(7/32),高于观察组的12.5%(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开展有效的手术室护理能够切实提升康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静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胃镜应用于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老年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35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35例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胃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及胃镜检出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消化性肿瘤、胃溃疡、食管静脉曲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观察组胃镜检出率73.3%;喷药止血率为93.5%,注射止血率为75.0%;对照组胃镜检出率为71.4%;喷药止血率为93.3%,注射止血率为80.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0.05)。结论采用胃镜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有效止血,还可以找出出血原因,提高患者治疗的针对性,从而提高疗效。
作者:李加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在老年结直肠肿瘤手术中应用快速通道麻醉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共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快速通道麻醉,对照组给予吸入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苏醒得分、神经内分泌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快速通道麻醉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手术应激程度、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小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优化理论应用于妇产科护理,是指在妇产科各项护理中选择和实施护理方案时,尽可能用小代价取得大效果,使护理达到佳程度。本文就妇产科护理中的一些具体案例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揭示出优化理论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四大应用,试着开启妇产科护理的优化探索。
作者:黄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影响新发涂阳肺结核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2014年12月登记的淮安市户籍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77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男性患者,治疗失败66例,失败率3.18%;770例女性,治疗失败22例,失败率2.86%。失败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1.12,>0.05)。离退休患者的治疗失败率高,为7.38%,其他职业、无业次之,分别是6.67%、3.38%,余下职业的治疗失败率具低于平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05.41,<0.05)。5个及以上经典症状患者的治疗失败率高,为7.76%,其次是4个、3个、2个、1个、0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12.32,<0.05)。6个病变肺野患者的治疗失败率高,为6.02%,其次是5个、4个、3个、2个、1个,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24.41,<0.05)。结论影响新发涂阳肺结核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有性别、职业、治疗前症状数量、病变肺野数量,应在具体的治疗工作中加以重视。
作者:万青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盲样考核活动,评价本实验室检测微生物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确保日常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按照GB/T4789-94、2003、2012和GB/T8538-2008进行检测。结果盲样检出:1#沙门氏菌属O4群;2#志贺氏菌;3#肠炎沙门氏菌;4#福氏志贺氏菌1a;5#宋内氏1相;6#鼠伤寒沙门氏菌;7#福氏志贺氏菌2a;8#鲍氏志贺氏菌1-5型;9#嗜水气单胞菌;10#铜绿假单胞菌;11#金黄色葡萄球菌;12#蜡样芽胞杆菌。结论通过参加盲样考核,可以提升该实验室检测微生物能力,促进实验室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作者:罗兰秀;陶小春;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J波在恶性心律失常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经心电图检查有J波存在的无器质心脏疾病的156例患者进行研究并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52例经心电图检查无J波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使用日本光电9130P同步十二导心电图机对患者实施监测,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J波、ECG各项参数指标。结果观察组156有J波存在的无器质心脏疾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率为12.18%,对照组152例健康人员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率为0%,两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心律失常与J波显著联系,在临床诊断中可以作为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参考指标。除此之外,J波大小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密切联系,亦可以作为诊断恶性心律失常的标准。
作者:郭娴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抽取我院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收集我院60例小儿外科围手术患儿,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病种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等干预来提高小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结果不同年龄阶段,分析个体化的需求及采取护理措施,使得患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及康复。结论心理护理是围术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小儿年龄的特性,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取得患儿大配合。
作者:吴丽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Orem自理模式展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竞争状态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结论临床中,在对老年痴呆患者展开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采用Orem自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护理效果满意度。
作者:万月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社区2012年4月~2014年6月挑选100例典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成不同两组行护理措施,即:常规组行基础性护理,干预组行社区护理干预,于护理结束后评定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饭后血糖等临床指标和常规组相比,存在临床差异(<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生活现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在对CT和高分辨CT对煤工尘肺小阴影和阴影融合及肺气肿诊断的价值客观评价的同时,深入分析提升煤工尘肺小阴影和阴影融合及肺气肿诊断精确性的临床方案。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人民医院影像科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取的34例煤工尘肺患者(A组),同时选取34例无尘肺者(B组),均予以CT和高分辨CT检查,观察两组入选者诊断情况,再予以客观比较。结果上述入选对象中,A组入选患者CT和高分辨CT检查的敏感性是97.06%,有29例患者的尘肺级别属于一期至二期,其中6例患者属于三期,2例患者属于四期。此外,B组无尘肺者接受X线片检查后,未发现煤工尘肺,而CT和高分辨CT检查出密集度的小阴影是一级的患者有6例。结论对于煤工尘肺患者进行小阴影和阴影融合及肺气肿诊断时,选择CT和高分辨CT检查方案可提升精准性以及敏感性,而且还能早期诊断患者并发症,效果突出,可推广。
作者:郭荣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有多种分类方法应用于此种诊断。本文分别对C4.5决策树算法、朴素贝叶斯算法,支持向量机,KNN的原理进行论述,并基于乳腺癌数据运用上述分类方法进行模型构建,分析比较各模型性能,其中支持向量机性能较优。
作者:卢维;郑衍迪;张学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迅速清除毒物,快速使用解毒药物,加强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90%以上病例治愈出院。结论实施全面细心的护理是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全部患者均给予CT、X线以及MRI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利用CT、X线以及MRI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诊断,并给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患者预后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作者:吴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献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1200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微板法对血液标本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阳性者的血液标本,采用谱细胞通过盐水、抗人球、凝聚胺等介质中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并对其进行效价的测定。结果在本次的12000份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41例,其阳性检出率为0.34%,41例不规则抗体中有抗-E、抗-D、抗-M、冷自身抗体以及未确定抗体,分别为7、9、10、10、5例。结论在进行输血前对血标本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能够有效防止溶血反应的发生,对于确保临床安全输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晓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根据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规律,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抢救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门静脉高压患者10例,对所有患者发生的上消化道出血时间进行调查并记录。结果24h中,10:00~12:30时为出血的第一高峰,16:30~18:30为出血的第二高峰,10例患者共发生了32次出血,其中18次出血在日间(8:00~15:00)发生,10次出血在晚间(16:00~23:00)发生,4例出血在夜间(0:00~7:00)发生,日间发生出血的次数多,夜间发生出血的次数少,三个时间段间的比较差异显著(<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这一规律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对照组用传统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5.5±1.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1.8)d,﹤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2%,﹤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有效缩短用药治疗时间,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谭春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5例,皮瓣面积10cm×7cm~19cm×15cm。结果5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I期愈合,经6~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可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徐向荣;张承德;王进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我院接收并诊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73例分为观察组87例与对照组8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清创伤口、清除嵌夹软组织、骨折端积血等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压钢板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的优良率、术后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固定松动或断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3.1%、64.0%,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加压钢板治疗,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观察组发生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固定松动或断裂、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对于提高手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与加压钢板相比,采用交所髓内钉的临床疗效更佳,出现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固定松动或断裂、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更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红卫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