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媛媛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在血压情况比较上,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在妊娠结局情况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出现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先兆子癫、子癫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护理方法的选择上,经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喻杨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把2012年10月~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7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均施予口腔修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咀嚼功能、对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及语言功能,分析患者满意情况. 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而言,治疗后患者语言功能、对生活质量影响评分以及咀嚼功均明显改善( 均<0.05),平均矫治时间(8.2±2.3)个月,满意度可达94.2%. 结论 对先天性缺牙患者施予口腔修复治疗,可有效其患者语言功能以及咀嚼功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便于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维生素B6在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 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4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72例,分别给予其单纯维生素B6与维生素B6+去氧孕烯炔雌醇应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下腹部疼痛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同乙组的95.83%相比,差异显著( <0.05),且甲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6%,同乙组的2.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治疗后,乙组FSH、LH与T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甲组,差异显著( <0.05). 结论 给予临床原发性痛经患者去氧孕烯炔雌醇+维生素B6联合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郑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地西泮治疗失眠和抗焦虑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201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焦虑症患者20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 其中,观察组患者以新昌制药厂生产的地西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以上海信谊药厂生产的地西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无明显差异,症状获得疗失眠症上效果较为突出. 结论 新昌制药厂生产的地西泮抗焦虑效果明显,上海信谊制药厂生产的地西泮在治疗失眠症上效果突出.
作者:褚志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治疗效果. 方法 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抢救率高于对照组( <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结论 在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可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张宗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湖南湘西自治州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 选择2013~2015年在湖南湘西自治州出生的新生儿共47941例,在其出生72h后采足后跟血3滴,用荧光斑点法(FST)对新生儿G6PD活性进行检测,召回可疑阳性新生儿,抽静脉血以G6PD/6PGD比值法进行确诊. 结果 共筛查新生儿47941例,召回复查331例,实召回229例,召回率70%,确诊阳性111例,阳性率2.3%,其中女婴4例,占阳性的3.6%. 结论 湖南湘西自治州神圣而G6PD缺乏症发生率较高,且以土家族人口分布为主,对新生儿进行遗传性疾病的筛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晖;刘春;黄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配合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及其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丹参注射液配合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红;刘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膝关节镜手术围术期内的护理方法与要点. 方法 将时间段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骨科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86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范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组.其中43例患者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性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围术期护理方法干预下,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值为(89.8±2.6)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均值为(75.1±2.8)分.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确切,在提高患者护理效果.
作者:贺媛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013年9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5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过敏性紫癜(SHP)的高发人群为4~14岁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于发病未呈现季节差异,以秋冬季多发;③诱因以感染居多,有明确诱因者532例(90.78%),其中合并感染者486例(82.94%),与饮食明显有关的46例(7.85%);④临床表现:双下肢皮疹为首发症状者494例(84.30%).出现皮肤紫癜者549例,占93.68%.合并尿检阳性者395例(67.41%)临床仅表现为皮肤紫癜者141例(24.06%).入院时仅有腹痛或腹痛合并关节肿痛者25例(4.27%);⑤合并症:感染者中急性咽炎287例(48.98%),幽门螺旋杆菌感染76例(12.97%),支原体感染58例(9.90%),尿路感染27例(4.61%),支气管肺炎14例(2.39%),肠系膜淋巴结炎13例(2.22%),感染性腹泻11(18.77%)例;⑥预后:586例患儿中治愈425例(72.5%),好转144例(24.6%),未治愈17例(2.9%). 结论①过敏性紫癜好发于4~14岁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以秋冬季多发;于感染为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因,以呼吸道感染多;③过敏性紫癜经治疗后预后较好,但对合并紫癜性肾炎者,可根据类型进行正规治疗.
作者:逯文娟;杜海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换代快,种类繁多,如何安全使用高新技术的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关键问题. 传统的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从而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作者结合我院在用设备的抽验情况,具体探讨医疗设备的管理,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医疗设备管理建议,希望为我院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奠定基础.
作者:刘清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方法 以医院2014年1月~12月44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均分(86.5±8.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来源、文化水平、有手术史、住院史、手术类型、疾病危重程度、访视、连台手术、干预措施、麻醉不良反应分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B=2.243,β=2.154)、手术类型(B=1.445,β=2.319)、病情危重程度(B=-2.169,β=-2.404)、连台手术(B=-2.277,β=2.134)、麻醉不良反应(B=-3.194,β=-2.846)成为患者对手术护理满意度影响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该院手术室质量满意度仍有待提高,影响因素较多,应关注连台手术、强化护理干预、积极预防麻醉不良反应.
作者:方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然而通常所称的水肿乃指组织间隙内的体液增多,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水肿可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全身性水肿时往往同时有浆膜腔积液,如腹水、胸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胰岛素水肿好发于面部及四肢部位,患者常在清晨起来照镜时发现眼睑水肿,或在晚上洗脚时发现足背部或踝部有肿胀. 此时,患者应去医院检查肾功能,如果肾功能基本正常,即考虑与胰岛素有关.胰岛素水肿的程度一般较轻,经过几周后可自行消失.因此,轻度的水肿现象无需特殊治疗,也不必停用胰岛素,关键是低盐饮食,避免摄盐过多而致水钠潴留加重. 个别水肿程度较重者需要加用小剂量利尿剂,以防止引发心力衰竭.
作者:赵文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从我院神经内科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的1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讨论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 <0.01);观察组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低于对照组的患者( <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其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郭利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并比较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在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疗效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间在我院行经腹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对阑尾炎手术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有利于其术后快速恢复,还可明显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高护理满意度评价,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前景.
作者:李倩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组织品管圈活动来提高入院宣教率. 方法 对2014年4月住院患儿入院宣教进行调查,大家利用头脑风暴分析原因,提出并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 结果 对2014年9月入院宣教进行调查得出:本病区入院宣教率有所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无护理相关投诉.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率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严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肘后改良S型切口手术松解配合术中手法松解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45例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均采用肘后改良S型切口手术松解配合术中手法松解治疗. 术后随访1年,对比手术治疗前后患者肘关节疼痛程度和功能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1年时患者肘关节VAS评分明显下降,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0.05). 结论 采用肘后改良S型切口手术松解配合术中手法松解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疼痛、僵硬症状,恢复肘关节功能.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手术中运用持续硬膜外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方法 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持续硬膜外麻,观察组运用腰硬联合麻醉,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麻醉各指标上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15min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在子宫肌瘤手术中运用腰硬联合麻醉阻滞效果更具优势,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冠周炎与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42例患者作观察组,给予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另选取42例作对照组,给予口服替硝唑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疗法后后的终效果. 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牙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用药后牙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75%,比较差异显著( <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冠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冠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63%,比较差异显著( <0.05),有统计学意义. 于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比较差异显著(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局部应用替硝唑治疗管冠周炎与牙周炎,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贾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心理护理与产前宣传教育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100例定期产前检查的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心理护理与产前宣教.以抑郁自评表SDS与焦虑自评表SAS作为评分基础,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分娩结局. 结果 观察组忧郁、焦虑评分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11.3622;=14.1022)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观察组剖腹产率(12.0%)低于对照组剖腹产率(36.0%),组间差异比较( 2=7.8947),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心理护理与产前宣教能够消除初产妇忧郁、焦虑心理,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管影像学对颈动脉进行评估,通过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分成轻度或无狭窄组(120例)、中度狭窄组(45例)、重度狭窄组(45例),对急性脑梗死预后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评估. 结果 相对于轻度或者无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来说,重度狭窄组的神经功能恶化、癫痫样发作、卒中复发、不良转归、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发生率较高( <0.05);通过多元logistic分析得知,重度狭窄患者死亡概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患者;其不良转归、神经功能恶化相对严重,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住院时间( <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影响,所以,应该及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实行干预,以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预后.
作者:潘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