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晖;刘春;黄楠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的临床价值,并根据结果分析胎儿心血管畸形与孕妇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血管畸形的3000例孕妇,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回顾性分析,其中19例为胎儿心血管畸形,16例经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心血管畸形,经引产或者生产后证实产前超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分析胎儿心血管畸形与孕妇情况的相关性. 结果 在3000例孕妇检查中,19例为胎儿心血管畸形,发病率为0.63%,有16例经超声诊断为胎儿心血管畸形,经引产或生产后,证实有15例为心血管畸形,3例漏诊,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78.95%(15/19);孕妇年龄过高,或者有过妊娠异常史,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发病率可能会高一些. 结论 产前超声操作简单,无痛无创,且准确性较高,孕妇在产前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可以在早期诊断出胎儿心血管畸形,早期干预,降低新生儿的缺陷率.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腹痛常见原因及开塞露在诊治儿童腹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12月在我院门急诊诊治的腹痛患儿共90例,均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常规、肺炎支原体抗体及腹部B超检查等,选取其中50例为病程1~2d内,以阵发性脐周及左中下腹部位疼痛为主,排除外科急腹症,从中随机选取30例为开塞露治疗组,20例口服山莨菪碱片作为对照组. 结果 90例患儿中功能性腹痛多于器质性腹痛,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开塞露治疗组腹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儿童腹痛的主要原因以功能性腹痛多见,开塞露在诊治儿童腹痛过程中效果明显.
作者:刘素云;冯静;易爱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在血压情况比较上,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在妊娠结局情况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出现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先兆子癫、子癫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护理方法的选择上,经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喻杨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及相应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及住院时间,在住院率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等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在再住院次数显著少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及相应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李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0.05).结论 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让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让治疗费用减少,并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从我院神经内科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的1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讨论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 <0.01);观察组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低于对照组的患者( <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其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郭利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毓麟珠加味周期治疗人流术后月经量减少的临床观察. 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60例人流术后月经量减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克龄蒙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毓麟珠加味周期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治疗组在不同病程阶段的临床疗效分别是96.67%(3个月~6个月)、93.33%(6个月~1年)、70.00%(1年~2年)以及63.33%(2年以上),和对照组在不同病程阶段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人流术后月经量减少患者采用毓麟珠加味周期治疗方式后,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张迎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急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 根据我院2013年1月~2105年1月所收治的22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护理体会,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 治愈率47.35%,好转率48.67%,死亡率3.98%,治疗满意度94.73%. 护理数据较常规治疗数据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0.05). 结论 有效的护理对策能够提高院内治疗质量,加速肢体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胡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护理学基础中涉及很多计算题,护生在今后的护士资格考试、职称考试或其他考试张均有可能涉及;本文通过对护理学基础中所有涉及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和分析,明确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作者:戴翊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在绝经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以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被治疗的绝经妇女行取环术成功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探研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探研组于术前30min肛塞双氯芬酸钠栓50mg,术前20min肌注间苯三酚40mg,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水平及满意度. 结果 探研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1),通过应用间苯三酚和双氯芬酸钠栓可以降低探研组术前的心理负担和术中、术后的疼痛水平,使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0.01). 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有效改善绝经妇女取环术中的主观感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罗勇;孙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减少肾衰竭患者在血透初期出现液体容量失衡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80例接受血透的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液体管理. 对比两组患者在血透初期液体容量失衡症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在血透初期液体容量失衡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对接受血透的肾衰竭患者加强液体管理,有助于减少血透初期液体容量失衡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作者:尹银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膝关节镜手术围术期内的护理方法与要点. 方法 将时间段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骨科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86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范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组.其中43例患者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性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围术期护理方法干预下,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值为(89.8±2.6)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均值为(75.1±2.8)分.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确切,在提高患者护理效果.
作者:贺媛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通过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体位的改变,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1月,我们将我院住院的5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例,采用侧卧位和抱橄榄球式轮流姿式母乳喂养;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的坐位环抱式母乳喂养.两组产妇均为接受硬膜外麻醉,且为足月初产.产妇均已接受母乳喂养宣教,且并无母乳喂养经验.结果 实验组母乳喂养体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验组母乳喂养体位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体位,侧卧位和橄榄球式轮流是佳体位,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李庆华;胡美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维生素B6在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 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4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72例,分别给予其单纯维生素B6与维生素B6+去氧孕烯炔雌醇应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下腹部疼痛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同乙组的95.83%相比,差异显著( <0.05),且甲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6%,同乙组的2.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治疗后,乙组FSH、LH与T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甲组,差异显著( <0.05). 结论 给予临床原发性痛经患者去氧孕烯炔雌醇+维生素B6联合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郑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和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7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观察组70例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1(3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2(35例),补充维生素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及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2患者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0.05);观察组2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观察组1( <0.05). 结论 维生素D水平缺乏与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有密切关联,而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及时补充维生素D则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韦慧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病原微生物具有种类多,变异速度快的特点,因此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技术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目前,用于临床检验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方法包括:分离培养、基因芯片、血清学反应、PCR技术等,本文通过对病原微生物临床检验技术进行分析,对病原微生物临床检验技术的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罗莫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自拟化瘀祛热口服液对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发热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法. 方法 前瞻分析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4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术后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患者均采用口服自拟的化瘀祛热口服液,对照组患者给予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观察两组患者体温下降情况. 结果 发热后第1d、第2d、第3d、降温幅度差值为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4d、5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对照组第1~3d分别上午和晚上的体温波动明显大于实验组,第4~5d两组的体温波动均较小且趋于稳定.结论 化瘀祛热口服液在治疗脾切除术后发热有效且具有平稳降温的特点.
作者:权柯;杨晨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至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我院90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组(观察组)和单纯缩宫素组(对照组)个45例. 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预防产后出血. 观察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出常规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预防产后出血同时,根据患者体重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400~600μg(200μg/片).观察全部产妇在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娩出胎儿后2h和24h出血量即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并没有因为增加米索前列醇而增加,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吸收快、发挥作用迅速、安全有效、持续时间长等优点,非常具有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胃镜诊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体会,比较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行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者95例,其中,采用常规胃镜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无痛胃镜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患者异物取出成功率、术中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异物取出成功率分别为94%、93.33%,无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胃镜取出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有效手段,但采用无痛胃镜取出能够减少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依从性更佳.因此,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李加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8例,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统计诊断结果,并与治疗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结果 本组78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73例,诊断总符合率为93.58%,其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88%、100.00%、84.62%、87.50%、75.00%. 结论 腹部超声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检查,具有确诊率较高、安全无痛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纯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