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崇州市2001~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杨荣惠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 了解崇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为降低崇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崇州市2001~2010年5岁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崇州市2001~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并每年按4.21%的速度递减,前5位死因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异常、肺炎、意外.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是降低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产儿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群从保健意识.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荧光染色发光二极管显微镜镜检结核分枝杆菌效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荧光二极管显微镜镜检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效果,提高结核病发现率.方法 每份痰标本制作2张痰涂片,1张用于萋-尼抗酸染色找抗酸杆菌,1张用于荧光染色发光二极管显微镜镜检结核分枝杆菌,比较两种染色方法阳性检出率、不同菌量和不同性状痰标本阳性检出情况、检出时限、经济性及检验者劳动强度之间差异.结果 Z-N染色阳性检出率为13.50%,LED染色阳性检出率为19.56%,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性状痰标本阳性检出率脓性痰>干酪样痰>黏液痰>稀痰或唾液痰;两种染色方法不同菌量之间除1+及以下菌量标本两种染色方法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其他菌量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D染色法比Z-N染色操作简单、节约试剂、对检验者和环境安全.结论 LED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比Z-N法具有阳性检出率高、读片时间短、操作简单、节约试剂,对检验者和环境安全等优点,是一种检查结果可靠并能减轻实验者工作者负荷的方法,适宜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利于结核病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袁中行;仇红霞;刘庆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四川省2009~2010年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0年四川省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结果,为进一步促进全省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和2010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全省碘缺乏病区分别选取60个县(市、区)实施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五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为一级目标人群,碘缺乏病防治核心知识为主要内容,干预前后采用统一问(答)卷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价.结果 五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2009年干预后分别为92.78%和89.73%,较干预前的71.51%和71.96%显著提高(x2值分别=2 550.205,841.615,P均<0.001);在2010年干预后分别为94.38%和92.06%,较干预前的75.95%和72.30%显著提高(x2值分别=2 208.890,1 128.864,P均<0.001),且干预前五年级小学生知晓率较2009年显著提高(x2=83.500,P< 0.001).结论 两类一级目标人群对碘缺乏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得到巩固和提高,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得当有效,为全省如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提供了支撑,应作为维持消除状态的长效措施之一.

    作者:简鸿帮;李津蜀;张莉莉;吴芙蓉;谭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亲密伴侣暴力中女性躯体受暴者抑郁状况

    目的 探讨亲密伴侣暴力中女性受暴者抑郁状况.方法 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亲密伴侣暴力中的女性躯体受暴者为病例,未受暴者为对照,对两组对象采用简版CTS2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进行测查,比较两组抑郁状况,并对受暴组做受暴频率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受暴组抑郁量表总得分和抑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 0.01). (2)受暴组的受暴年频次与抑郁量表得分之间呈正相关(r=0.359,P=0.01).结论 亲密伴侣暴力中的女性躯体受暴者普遍存在抑郁情绪,抑郁情绪与受暴频率密切相关.

    作者:麻超;赵霞;毋嫘;洪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临床使用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类风湿关节炎(RA)药物临床使用现状,寻求合理用药信号.方法 采用用药频度、日均费用、排序比值等药物经济学参数,对该院2011~2012年RA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RA类药物临床应用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改善症状抗风湿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为主,其中改善症状抗风湿药物销售金额大,强的松的年消耗量多.结论 RA临床使用总体合理,符合临床治疗指南及本地区的经济学特征.

    作者:蒋燕;刘利;张秉鸿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嘉定区2010~2011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嘉定区医疗机构消毒状况,评价消毒效果,提出科学改进措施.方法 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1995)和《消毒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2版)规定的方法,对嘉定区近2年来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监测的医疗机构环境空气监测合格率为81.82%,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98.12%,医务人员手监测合格率为92.53%,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合格率为100%,环境空气监测合格率相对较低;监测不合格指标均为菌落总数;两年监测结果比较,整体合格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嘉定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情况较好,但医疗机构环境空气消毒工作和医务人员执行手消毒的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玥;许彬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关系

    目的 探讨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关系,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新疆地区部分中学的136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4.60,P=0.000< 0.01);而社会支持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3.21,P=0.001 <0.05);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8.41,P< 0.05). (2)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各因子与总体幸福感及各因子(对健康的担心除外)呈正相关(r=0.083~0.369,P<0.01),而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各因子(朋友支持除外)与对健康的担心呈负相关(r=-0.157~-0.060,P<0.01).(3)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对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eta=0.067~0.369,t=2.154~14.324,P< 0.05).结论 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作者:蒋红;张玉凤;张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6例稳定期COPD患者开展教育指导,教育并督促稳定期COPD患者坚持长期家庭氧疗、运动训练指导、戒烟、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等,确保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护技能,训练措施得以强化.结果 干预2年后与干预前、干预1年后、未干预2年后相比,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环境适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立波;张影;刘哲;白云;许蕾;马列;王群;张旭华;王笑歌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贵州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建立贵州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技术平台,对贵州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毒性疾病的感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 采集符合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定义的标本,提取相应病毒核酸,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检测.检测内容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博卡病毒及偏肺病毒.结果 从282份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47份,阳性率为16.67%.其中流感病毒30份,阳性率为10.64%;副流感病毒1份,阳性率为0.35%;冠状病毒11份,阳性率为3.90%;呼吸道合胞病毒1份,阳性率为0.35%;腺病毒3份,阳性率为1.06%;偏肺病毒1份,阳性率为0.35%;未检出博卡病毒.检出1例冠状病毒OC43型和偏肺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呼吸道病毒是导致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重要病原体,又以流感病毒为常见,冠状病毒其次,腺病毒等比较少见.

    作者:庄丽;付琳;任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单唾液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7年9月~2010年9月期间在某院住院的HIE患儿共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蛋白水解物5 ml+0.9%生理盐水20ml,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20mg+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T值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评分),判断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NBNA评分、CT值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NBN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期间无1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较正常常规治疗疗效更好,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伟;唐艳;张君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包头市2009~2011年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包头市餐饮单位餐具消毒状况,分析不同规模餐饮单位、不同季节及不同种类餐具的消毒效果,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1994),采用纸片法对包头市餐饮单位的消毒餐具进行监测.运用SPSS12.0软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餐饮业的规模以及季度的不同是影响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大中型餐饮单位餐具卫生合格率(分别为70.96%、62.50%)高于小型餐饮单位(59.00%),第四季度消毒合格率高(73.54%).不同种类的餐具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001.83,P< 0.01).结论 包头市餐饮业餐具清洗消毒合格率逐年提高,但应进一步加强其卫生监督力度,特别是加大小型餐饮业的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频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高巍;季丹萍;关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重庆市HIV-1耐药警戒线调查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年龄小于25岁新近感染者耐药基因变异的研究,了解该市HIV耐药毒株传播水平.方法 通过序贯抽样的方法,采集16~25岁HIV-1感染者的血清样本,使用In-house法扩增HIV-1 pol区部分基因片段,进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得到的47条序列,在RT区1份标本出现可导致针对NNRTIs系列的DLV,EFV,NVP高度耐药性的V106IMV突变.PR区没有检测到耐药突变株.在RT区高度耐药株检出率为2.1% (1/47),说明重庆市HIV耐药株的传播仍处于低度范围内(<5%).结论 重庆市HIV新近感染中已有HIV耐药株的传播,但是目前传播水平还较低,应继续开展HIV耐药毒株传播的监测工作.

    作者:周全华;凌华;邢辉;廖玲洁;张敏;钱天学;王俊;韩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请假制度建设的体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关键阶段.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对于提高医师的基本临床技术水平和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住院医师在3~5年的规范化培训中要掌握各种临床技能,保证培训工作日是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前提.但日常培训中请假是难免的,为规范管理,该院先后制定了《住院医师请假、销假制度》和《规范化培训学员补足培训时间的规定》.本文分析学员请假情况、并分享某院在相关制度建设中的体会.

    作者:陈莉娟;黄莉君;陶铁军;关艾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传统泡菜与乳酸菌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发酵法与乳酸菌发酵法制作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为指导合理制作及食用泡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芥菜为原料,分别用传统发酵法及乳酸菌剂发酵法制作泡菜,于d1~10、d 15及d 20取样分析;采用GB5009.33-2010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离子色谱法测定硝酸盐含量.结果 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传统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于d7出现峰值(49.10 mg/kg),乳酸菌剂发酵组于d5出现且峰值(10.67 mg/kg),明显低于前者;两种泡菜亚硝酸盐峰值均持续2d后下降至国家标准(GB2714-2003)以内.结论 芥菜无论是自然发酵还是乳酸菌剂发酵均有亚硝酸盐峰值出现,但乳酸菌剂发酵亚硝峰出现较早且峰值较低;乳酸菌剂发酵可缩短泡菜制作时间,提高泡菜安全性;传统泡菜在10 d后食用较为安全.

    作者:邹华军;李鸣;杨雪峰;姜帆;陈功;孙丹红;陈阳;黄承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长期个体化临床药学监护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长期个体化临床药学监护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10月来某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长期个体化临床药学监护组(监护组)和传统随访组(随访组),治疗1年后观察2组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再住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监护组与随访组比较: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5.4%与32.8%,再次住院率分别为8.3%与18.9%,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与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长期个体化药学监护使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再次住院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作者:顾家富;黄卫华;晋继忠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开阳县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开阳县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菌痢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开阳县2004~2010年菌痢疫情及病原学监测资料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开阳县2004~2010年菌痢发病率波动在15.54/10万~39.57/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6.56/10万,散发为主,个别乡镇有暴发.全年均可发生,以5~10月为发病高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5岁以下儿童发病多(33.15%);职业发病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2008~2010年监测志贺菌总检出率8.52%,54.29%为宋内志贺菌,45.71%为福氏志贺菌,分离株均出现多重耐药现象.病原确诊者中轻型和不典型病例居多,临床医生诊断一致率为38.24%.结论 开阳县菌痢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局部存在暴发可能,流行菌型变迁,菌株耐药日益严重,患者症状不典型,临床存在误诊、漏诊现象,需加强监测等防控工作.

    作者:姚光海;唐光鹏;田克诚;游旅;黎明;刘明强;蒋国书;陈晓琴;王定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台山市2009~2011年吸毒人群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台山市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至2011年的4~6月,根据哨点监测方案,对台山市戒毒所新入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1236名吸毒者,以本省户籍的青壮年男性居多,注射过毒品者占77.0%,其中35.9%共用过针具;近1年与配偶或同居者有过性行为者占25.6%,与商业性性伴有过性行为的占24.6%,但坚持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仅14.8%和35.3%.HIV抗体阳性率6.5%,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18.0%,女性高于男性(P<0.01);梅毒阳性率1.9%,HCV抗体阳性率62.6%.结论 台山市吸毒人群中HIV、HCV抗体阳性率较高,高危行为仍普遍存在,需要继续加大干预力度,控制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的传播.

    作者:梁海珠;刘仲昌;刘文锦;伍飘雁;李乐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低氧运动对营养性肥胖大鼠体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目的 探究低氧运动对营养性肥胖SD大鼠体脂代谢的影响,为低氧运动减肥健身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出生21 d的雄性SD大鼠饲喂高脂饲料,6周后建成营养性肥胖模型.从造模成功大鼠中选取40只,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NC)、常氧运动组(NE)、低氧安静组(HC)和低氧运动组(HE),每组10只.然后进行4周的低氧运动(氧浓度前2周为15.4%,后2周为14.5%;跑速为20 m/min).结果 与NC组相比,NE和HE组肥胖SD大鼠的体脂百分比下降,血清瘦素和胰岛素降低,而腓肠肌脂蛋白脂酶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酶的活性增加,并且HE组比NE组更明显.结论 (1)低氧运动有较好的降体脂作用,并且运动与低氧结合后效果比单纯运动效果好; (2)低氧运动降体脂可能与低氧运动可提高骨骼肌LPL和脂肪组织LPS的活性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等有关; (3)低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是低氧与运动复合作用的结果;而低氧运动降低血清瘦素不是低氧运动抑制了瘦素分泌的结果,而可能是体脂下降引起的.

    作者:邱烈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评价防治措施效果,为制定下一个结核病十年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2个调查点的2 729名15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大于6个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所有应检人口均应进行症状调查并拍摄胸片.对所有肺部有异常阴影者和咳嗽、咳痰症状大于2周者或咯血者进行痰涂片和培养检查.结果 本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应检2 729人,实检2 597人,实检率为95.16%,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983.61/10万,经过标化后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723.45/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92.53/10万,经过标化全人口的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69.95/10万.应检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0.37%%.结论 结核病疫情仍居高不下,防治形势严峻,全民的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应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陈阳贵;芮宝玲;陈颖;于莉;沈梅;张为胜;马丽;刘泓;吐逊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复方铁口服液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 以缺铁大鼠为模型评价复方铁口服液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体重50~70 g雌性SD大鼠,给予低铁基础饲料造模8周后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选择Hb< 100 g/L的个体,按Hb水平分层后将动物随机分为低铁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12只大鼠.试验剂量为10.0、5.0、2.5 ml/kg BW,低铁对照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法给样,每日1次,连续灌胃42 d.试验终末测定大鼠Hb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含量.结果 与低铁对照组相比较,各剂量组大鼠Hb含量显著上升,FEP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复方铁口服液有改善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作者:彭亮;傅伟忠;王彦武;何励;覃辉艳;姚思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C-反应蛋白在急腹症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急腹症时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36例急腹症患者分为AP组73例和非AP(NAP,包括肠梗阻17例、急性阑尾炎18例和急性胆囊炎28例)组63例,同时测定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和CR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AMY、LPS和CRP诊断A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AP组血清AMY和LPS水平明显高于NAP组(P<0.01),AP组和NAP组比较,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和AMY以正常参考范围上限的3倍(180、300U/L)为临界值时,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 (100 mg/L),CRP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3.3%、61.9%、41.5%和41.1%.血清AMY、LPS和CRP诊断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2、0.944和0.467.结论 血清CRP在急腹症时对AP诊断的准确性不高,不能单独用于AP的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对提高AP的正确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杭永伦;周明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