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析产科麻醉与分娩镇痛方法

程雯

关键词:产科麻醉, 分娩镇痛, 具体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麻醉与分娩镇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42例待产初产妇,对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采取的麻醉与镇痛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的麻醉方法主要有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以及全身麻醉三种,分娩镇痛方法主要有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吸入镇痛、药物镇痛以及局部镇痛等. 结论 在产科产妇的分娩过程中,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和分娩镇痛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对产妇的疼痛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提高儿科病房入院宣教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组织品管圈活动来提高入院宣教率. 方法 对2014年4月住院患儿入院宣教进行调查,大家利用头脑风暴分析原因,提出并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 结果 对2014年9月入院宣教进行调查得出:本病区入院宣教率有所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无护理相关投诉.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率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严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急诊呼吸衰竭生存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呼吸衰竭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118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予以积极护理干预. 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是91.53%,并发症发生率是5.08%,护理满意度是96.6%;对照组治疗成功率是76.27%,并发症发生率是16.95%,护理满意度是84.7%,两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0.05). 结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辅以积极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杜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讨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通过对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实施通心络胶囊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心绞痛情况,促使患者的病情逐步稳定,减少发病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建议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通心络胶囊予以治疗.

    作者:海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定点拔升旋转复位法配合硬膜外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别采取定点拔升旋转复位法配合硬膜外封闭与颈椎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方法 7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9例,治疗组用定点拔升旋转复位法配合硬膜外封闭,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0.05).结论 颈椎定点拔升旋转复位法配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较颈椎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胡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股沟斜疝补片治疗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在我院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中,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此组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使用传统疝修补术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绝对卧床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平均绝对卧床时间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复发率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更简单,安全性更高,没有张力,复发率、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均较短.

    作者:白建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散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更高( <0.05);对比两组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 >0.05). 结论 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优越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CBDE)51例,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28例,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 LCBDE与EST两组比较,住院天数、手术时间、结石残留率、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0.05),远期并发症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优于EST,是一种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蔡烈;李志伟;王元喜;郑宇;文宗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成人牙周炎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成人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将98例确诊为成人牙周炎的患者分为三组,并予以64排螺旋CT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不同程度的成人牙周炎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结果 冠状动脉CTA显示重度牙周炎组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 <0.05),且狭窄支数多( <0.05). 结论 成人牙周炎与冠心病有密切相关性,重度牙周炎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严重.

    作者:吴志海;孟庆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癌患者血清铁含量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血清铁含量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为研究组,并根据有无Fe沉积分为研究A组(74例)与研究B组(46例),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三组血清铁(Fe)、铁蛋白(Ferr)及转铁蛋白(TRF)检测结果. 结果 研究A、B组Fe、Ferr含量比对照组高,且TRF含量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0.05);研究A组Fe、Ferr含量比研究B组高,且TRF含量比研究B组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临床检测血清铁、铁蛋白及转铁蛋白含量和肝癌存在一定相关性,其能够作为有效判定肝癌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朱端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40例,中药组给予补肾活血疗法,而西药组则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达到96.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导致月经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滋阴利肺汤治疗肺结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

    目的 对肺结核患者采用滋阴利肺汤进行治疗,并探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抽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接诊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化学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滋阴利肺汤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经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共43例(95.6%),对照组共36例(8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5.075, <0.05);观察组的IL-6(8.9±2.1)pg/ml、IL-10(9.4±2.6)pg/ml、TNF-α(9.0±2.1)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5.3) pg/ml、(24.4±6.2)pg/ml、(19.7±5.8)pg/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120,14.967,11.636, <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用滋阴利肺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缓解病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屹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8例,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统计诊断结果,并与治疗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结果 本组78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73例,诊断总符合率为93.58%,其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88%、100.00%、84.62%、87.50%、75.00%. 结论 腹部超声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检查,具有确诊率较高、安全无痛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纯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和研究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6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1例,将其按投币法随机分为多样化组与传统组,每组各有患者36和35例. 传统组患者予以简单护理干预;多样化组患者予以多样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多样化组患者干预效果高于传统组 <0.05.多样化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传统组 <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水平,促进病情转归,且多样性护理措施的干预有效规避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出现.

    作者:邱素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在血压情况比较上,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在妊娠结局情况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出现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先兆子癫、子癫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护理方法的选择上,经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喻杨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管影像学对颈动脉进行评估,通过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分成轻度或无狭窄组(120例)、中度狭窄组(45例)、重度狭窄组(45例),对急性脑梗死预后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评估. 结果 相对于轻度或者无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来说,重度狭窄组的神经功能恶化、癫痫样发作、卒中复发、不良转归、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发生率较高( <0.05);通过多元logistic分析得知,重度狭窄患者死亡概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患者;其不良转归、神经功能恶化相对严重,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住院时间( <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影响,所以,应该及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实行干预,以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预后.

    作者:潘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成分输血中血浆制品的临床应用

    探讨成分输血中血浆制品的制备,保存等相关知识及临床应用价值,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并为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连晓征;陈惠民;叶文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防控疾病风险方面的护理. 在患者结束住院之后,再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进一步讨论防范护理风险的有效的措施. 结果 在患者结束住院过程之后,观察组中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为4%,而对照组中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为24%,两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神经内科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风险的现象较为频繁,我院通过有效的护理方法和风险防控,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满意程度.

    作者:栗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动机访谈对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采用动机访谈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 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动机访谈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动机访谈法能有效降低脑组转折的焦虑抑郁水平.

    作者:周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正常儿童和青少年眼表健康状态观察

    目的 对儿童和青少年眼表健康状态进行全方位检查. 方法 选择健康的没有眼表刺激症状的3~18岁儿童和青年共100名,对眼表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观察,对其眼表各项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将这100名研究者按照年龄分成儿童组和青年组,对两组在眼表中的指标差异进行全面分析. 结果 在100名受检者当中,有31名睑缘异常评分达到了≥1范围,29名睑板腺评分≥1占到了总数的29%,15名受检者出现了角膜上皮荧光素钠着染情况,其评分为(0.24±0.59)分,82名受检者的BUT≥10秒,平均的秒数达到(9.29±2.28)s,儿童组和青少年组相比睑缘异常评分相对较低,角膜上皮荧光染色评分相对较高,二者在睑板腺评分和BUT差异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部分健康或者是没有眼表刺激症的儿童和青少年人群可能存在着睑缘异常的情况或者是角膜上皮荧光素钠着染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严重,但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角膜上皮损伤会得到较大改善.

    作者:周秋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急性颅脑创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 对照组行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CT复查中线移位、GOS评分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CT复查中线移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术后GOS评分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李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