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 100例我科诊断明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干预组及对照组),10d时比较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12个月时比较两组婴儿体格发育指标(身长、体重及头围)及应用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CDCC)进行测试.结果 10d时早期干预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12个月时两组婴儿身长、体重及头围无明显差异( >0.05),而早期干预组患儿在智力发育商数(MDI)及运动发育商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早期干预可积极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和运动发育,家庭式早期干预教育简单可行且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琴;邓全敏;朱元璐;刘小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血清铁含量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为研究组,并根据有无Fe沉积分为研究A组(74例)与研究B组(46例),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三组血清铁(Fe)、铁蛋白(Ferr)及转铁蛋白(TRF)检测结果. 结果 研究A、B组Fe、Ferr含量比对照组高,且TRF含量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0.05);研究A组Fe、Ferr含量比研究B组高,且TRF含量比研究B组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临床检测血清铁、铁蛋白及转铁蛋白含量和肝癌存在一定相关性,其能够作为有效判定肝癌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朱端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从我院神经内科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的1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讨论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 <0.01);观察组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低于对照组的患者( <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其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郭利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方法 以医院2014年1月~12月44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均分(86.5±8.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来源、文化水平、有手术史、住院史、手术类型、疾病危重程度、访视、连台手术、干预措施、麻醉不良反应分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B=2.243,β=2.154)、手术类型(B=1.445,β=2.319)、病情危重程度(B=-2.169,β=-2.404)、连台手术(B=-2.277,β=2.134)、麻醉不良反应(B=-3.194,β=-2.846)成为患者对手术护理满意度影响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该院手术室质量满意度仍有待提高,影响因素较多,应关注连台手术、强化护理干预、积极预防麻醉不良反应.
作者:方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应用于卵巢囊肿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常规开腹组,两组各35例,其中腹腔镜组患者于腹腔镜下实施手术,常规开腹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和常规开腹组相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要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发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显著(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卵巢囊肿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快捷,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费文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在治疗尿路上皮肿瘤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讨论,以供临床医学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尿路上皮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采取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①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0.05;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治疗方式相比,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在治疗尿路上皮肿瘤中的临床效果与之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相对较少,即具有良好的药效安全性.
作者:刘俊骥;张辉;刘亚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万东康源自体BW-8100A血液回收机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及护理配合措施. 方法 本次研究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均采用自体BW-8100A血液回收机对患者血液进行处理并重新输送回患者体内, 对照组56例行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56例行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在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自体BW-8100A血液回收机用于外科手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解决血源紧张等问题,同时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贺丽慧;李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碘酊烧灼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12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和实验组(13例,采取碘酊烧灼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时间.结果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实验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碘酊烧灼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使角膜溃疡得到较快的修复.
作者:文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角膜病应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角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在角膜病患者治疗中应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张永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结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0.05).结论 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让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让治疗费用减少,并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区域性门静脉高压(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认识. 方法 回顾分析13例证实为RPH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复习.结果 13例RPH中,误诊为肝硬化型门脉高压的6例.结论 RPH与肝硬化型门脉高压鉴别有一定难度,需与胃镜检查及临床表现综合考虑可以诊断.
作者:刘静;詹玮;陈佳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防控疾病风险方面的护理. 在患者结束住院之后,再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进一步讨论防范护理风险的有效的措施. 结果 在患者结束住院过程之后,观察组中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为4%,而对照组中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为24%,两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神经内科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风险的现象较为频繁,我院通过有效的护理方法和风险防控,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满意程度.
作者:栗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的84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习生给予传统带教,观察组实习生给予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带教,对两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循证护理能力以及文献查阅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循证护理能力以及文献查阅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消化内科实习生实施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带教,可提高护士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及教学效果.
作者:魏丹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结合实际病例探讨低血糖昏迷超过24h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以供参考. 方法 对我院2015年7月救治的1例低血糖昏迷超过24h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过程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神志转清,对答切题,可配合查体,于第4d意识开始渐好转,于住院13d后出院. 结论 及时有效的纠正低血糖对低血糖昏迷患者来说尤为必要,积极避免诱发因素,出院后通过护理的进一步加强来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
作者:王怀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与具体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收治的阑尾炎新生儿1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手术治疗,分析新生儿阑尾炎疾病的具体表现与治疗方法.结果 患儿痊愈出院.结论 新生儿阑尾炎十分罕见,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新生儿呕吐,细致检查,尽早诊断与治疗.
作者:马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0例. 对常规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与冠状动脉再通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0.05);且治疗总有效率与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优于常规组( <0.05). 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药物安全有效.
作者:邹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创伤后肘关节挛缩实施松解手术与术后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50例创伤后肘关节挛缩患者,分别对患者实施手术,辅之以术后康复治疗. 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20个月来院随访,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肘关节伸屈角度变化与前壁旋前、旋后的和角度改变状况. 结果 对患者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肘关节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患者屈肘角度由术前(98.1±6.5)°改善为术后(147.3±4.1)°;伸肘角度由(76.3±5.3)°改变为(8.4±3.2)°;前壁旋前角度由术前(18.5±6.1)°改变为(88.4±3.1)°,前壁旋后角度由(13.7±3.7)°改善至(88.6±1.4)°.患者恢复良好,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数据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针对创伤后肘关节挛缩患者实施松解手术治疗与术后康复训练等治疗后,患者肘关节伸屈角度与前壁旋转角度明显改善,肘关节活动正常,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云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使用CT对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进行判定的同时,联合使用超声的价值. 方法 收集病理实证,同时CT或超声检查出环状钙化的患者74例共84枚甲状腺患者文件,分为A、B、C、D、E、F等组别,分别代表CT不理想组、CT理想组、超声不理想组、超声理想组、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 以环状钙化为典型征象,分别对CT、超声和CT联合超声在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判定对比.结果 理想组的典型CT征象在良性结节中的比率明显比恶性结节大( <0.05).超声不理想组良性结节比例比恶性结节大,有无统计学意义( <0.05). 理想组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比率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在对良性甲状腺环状钙化进行判定时,使用CT和超声各有优点和缺点,两者联合使用会对显著增强诊断的特异性,让不必要的手术伤害降低.
作者:杨高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危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危重症哮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对危重症哮喘进行诊断需要观察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监测和胸部X线检查等,在治疗方面,需要采用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及时机械通气. 结果 所有患者均正确诊断,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在后续治疗中,仅有1例患者因突发支气管痉挛抢救失败导致死亡.其他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并治愈,治愈率达到98.61%. 结论 针对危重症哮喘患者,可通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监测和胸部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在治疗方法上,需要采用吸氧治疗,雾化吸入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及时机械通气. 并合理进行后续治疗,其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治愈.
作者:康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以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特征和患者临床表现,分析导致这些症状的产生原因,为采取措施排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512例,运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自制问卷,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等. 结果 焦虑症状阳性者占患者总数的34.8%,抑郁症状占39.8%,并且焦虑和抑郁症状与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联系紧密. 结论 焦虑和抑郁是神经内科患者的常见症状,需要综合采用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措施,缓解和治愈患者,提高患者治愈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孙剑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