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战磊
目的 探讨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06月~2015年06月本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65例,均行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的临床疗效. 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无1例无效,治愈率为95%,平均住院时间为(13±3)d,术后随访1年仅1例脓肿复发,1例出现肛瘘.结论 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池进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过程中血肿清除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1日~2014年3月1日,按照血肿清除情况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为首次血肿完全清除患者(血肿清除率大于90%),对照组40例为72h后血肿完全清除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血肿清除时间对其预后的影响. 结果 实验组的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 <0.05);实验组第2、3、4d的脑水肿体积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0.05);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过程中血肿清除时间与患者的预后联系密切, 首次血肿完全清除患者的再出血率高于72h后血肿完全清除的患者,应引起相关的临床重视.
作者:李锁南;向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彝药续筋接骨酊外敷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我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彝药续筋接骨酊外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优良率为70.6%,低于观察组88.2%,对比 <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观察组,对比 <0.05. 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彝药续筋接骨酊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李雪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广泛运用,新兴软件微信的使用功能已经逐渐全面完善,近段时间以来,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的预约挂号中也有体现. 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服务软件,微信公众平台在预约挂号中体现了许多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曹昊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测定与输血等临床中相关问题.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按照ISS值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等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的损伤程度及凝血象变化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观察组中患者输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病情越严重对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在临床治疗中积极的进行快速液体复苏时,并应用外科确定性手术止血,在对患者进行补充血液丢失时要对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
作者:梁晓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Lp-PLA2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诊断并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后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含量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内皮素(ET)、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均有下降,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内皮素(ET)、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研究组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Lp-PLA2、sVCAM﹣1、ET水平,提升患者NO水平,达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
作者:韩江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血浆褪黑素对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检测意义. 方法 选取35例IgA肾病患者与3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褪黑素水平、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尿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测定并比较. 结果 观察组血浆褪黑素水平(64.29±27.83)ng/L显著低于对照组(85.37±41.21)ng/L,MCP-1水平(40.36±16.54)ng/L高于对照组(24.88±11.79)ng/L,P<0.05;观察组MDA水平(45.29±17.83) ng/L高于对照组(31.37±11.21)ng/L,SOD水平(40.36±16.54)ng/L低于对照组(89.23±27.33)ng/L, <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血浆褪黑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其水平的下降会促进炎症反应的进行并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临床治疗是可考虑外源性补充血浆褪黑素.
作者:汪汉东;张春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血脂升高主要是指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因此,对降低高血脂的药物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何敏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儿科病房感染控制的有效方法. 方法 分析2013~2014年,我院儿科病房发生感染的所有记录,统计问题的类型及数量.结果 导致儿科病房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医院设施条件、患儿年龄、患儿家长护理等.结论 提高医院基础设施水平、加强患儿家长教育、严格规范护理过程等方法,是控制儿科病房感染的有效方式.
作者:樊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喜炎平和头孢克肟联合应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在我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患儿中选取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喜炎平并结合止咳化痰药等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给予头孢克肟进行治疗,1个疗程7d,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同对照组相比,治愈患儿显著多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观察组显效患儿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观察组仅有1例患儿无效,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超过97%,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 结论 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口服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刘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讨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7.52±3.16)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98.12±3.55)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12.36±6.8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2.48±1.50)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证明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脑出血类型,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很容易导致患者瘫痪或者是生活不能自理. 通过对患者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均是比较理想的. 建议日后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时,推广应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
作者:王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方法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均好转后出院,其中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47.83%,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17.40%;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5.6±2.1)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9.5±3.3)d,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压力,保证生活质量.
作者:辛旭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观察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树突细胞(DC)免疫治疗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疗效. 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72例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甲组和乙组. 其中36例甲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单纯化疗,36例乙组患者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应用D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缓解率和免疫功能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 乙组缓解率明显比甲组高( <0.05).治疗后乙组T淋巴细胞亚群因子乙组患者CD3+细胞百分率、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高于甲组( <0.05).结论 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应用DC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具有治疗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优势.
作者:肖茂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8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55.00%,患者治疗有效率为35.00%,患者治疗无效率为10.00%,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研究组患者出现抑郁的概率为5.00%,患者出现焦虑的概率为2.50%,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的概率为2.50%,患者出现总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0.00%.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郑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通过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ACEI、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胶囊,4粒/次,3次/d. 测量治疗前、治疗1个月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距离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距离变化均优于对照组( <0.01). 结论 益气活血胶囊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
作者:田景成;田宗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方法 以医院2014年1月~12月44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均分(86.5±8.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来源、文化水平、有手术史、住院史、手术类型、疾病危重程度、访视、连台手术、干预措施、麻醉不良反应分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B=2.243,β=2.154)、手术类型(B=1.445,β=2.319)、病情危重程度(B=-2.169,β=-2.404)、连台手术(B=-2.277,β=2.134)、麻醉不良反应(B=-3.194,β=-2.846)成为患者对手术护理满意度影响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该院手术室质量满意度仍有待提高,影响因素较多,应关注连台手术、强化护理干预、积极预防麻醉不良反应.
作者:方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索在治疗脑梗塞中联合使用尼莫通和复方丹参的治疗效果,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诊的150例脑梗塞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治疗)与观察组(给予联合使用尼莫通和复方丹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的效果及服用前后的ODI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 <0.05),观察组的患者未服用药物前ODI评分与对照组基本无异( >0.05);观察组的患者服用药物24h后ODI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在治疗脑梗塞患者上,采用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来章;王学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文主要阐述了应用针灸治疗方法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相关研究及其取得的成果,主要对相关研究中应用针灸的治疗措施进行叙述,并详细分析了针灸的治疗机理,为针灸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杨万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了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内科住院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经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具有更高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以及满意程度, <0.05. 结论 优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内科疾患者护理中具有着明显的效果.
作者:徐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方法 将我院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79.5%).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秀琴;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