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特重度烧伤的综合救治思路探讨

李允

关键词:小儿, 特重度烧伤, 综合救治, 思路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成年人工作日益繁重和繁忙,照看幼儿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并且年轻夫妇照看幼儿的经验不足,幼儿对事物认知不足自身护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几乎为零,容易出现事故,导致幼儿烧烫伤的概率日益提高. 幼儿是弱小脆弱的,由于他们还未长大,身体各项机能不完全,新陈代谢较成年人慢,有时对于成年人微不足道的烧烫伤害就可能使幼儿失去生命.当遇到小儿特重度烧伤时,应该立即进行正确的伤口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做出正确的抗休克抗感染的措施,依据补液原则正确且快速的给患者补充体液,从而及时的救治患者,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患儿继发感染时,需要进行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随后,还应立即进行护理,从而提高救治效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性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不良行为改变情况,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 选择克拉玛依区苑泉社区登记在册的247例实施综合性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对干预效果和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 经过两年的社区综合干预,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率、不良行为改变及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改善( <0.01),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较前显著提高( <0.05). 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以强化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意识,提高服药依从性,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作者:蒂力努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2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对其检查结果及治疗恢复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中肾功能恢复者所占比例为81.8%,平均恢复时间为17d,与恢复时间长的患者相比,恢复时间段的患者病程较短,尿蛋白≥(++)、血尿≥(++)、血小板、血白细胞相对较高,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相对较低.肾功能未恢复的4例患者,均合并少尿史,经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未能恢复,后经激素治疗肾功能有所改善.结论 对于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的患者,要定期进行临床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促进患者肾功能快速恢复.

    作者:吴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运动、饮食干预对血压、血糖值的影响

    目的 运动、饮食干预对血压、血糖值的效果. 方法 2011年~2013年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省重大科技专项代谢综合征项目组对妙西镇选取的112例代谢综合征对象进行运动、饮食的综合干预,比较分析干预前后BMI、平均腰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甘油三酯、胆固醇值、高密度脂蛋白值等的变化. 结果 经过运动、饮食的综合干预后,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甘油三酯、胆固醇值均较干预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值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运动、饮食干预是控制血压、血糖值的有效方法.

    作者:沈红英;杨俊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腕踝针埋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并分析腕踝针埋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14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 两组患者配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体针治疗,观察组采取腕踝针埋针治疗.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5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6.1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ODI下降优于对照组,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在基础治疗上,采用腕踝针埋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腰椎功能指数,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亚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析左卡尼汀及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左卡尼汀及透析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营养指标以及贫血相关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学营养指标及贫血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学营养指标及贫血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左卡尼汀及透析用于尿毒症患者治疗,有显著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以及贫血状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探索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检查标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结果 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50%)诊断的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90.6%,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89.8%,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无显著差异( >0.05).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和冠状动脉造影相媲美,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手段.

    作者:童浩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和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39例,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0.05). 结论 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秀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的导尿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导尿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神经内科接受留置尿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式对其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再进行针对性护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尿路感染率、漏尿率、尿道损伤情况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早期针对性护理减少了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率和漏尿率,提高了患者排尿的通畅性.

    作者:喻昭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必净辅助治疗晚血临床比较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 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

    作者:胡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在小儿腹型紫癜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腹型紫癜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我院29例腹型紫癜患儿超声表现.结果 29例患儿,肠壁均呈不同程度增厚,血流较丰富,病变肠管以十二指肠多见,肠腔积液,局部肠系膜回声增强,淋巴结增大,伴腹腔积液等声像图征象.结论 高频超声对腹型紫癜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对受累肠管进行细致观察及时随诊,有助于早期提示本病.

    作者:刘艳荣;赵卫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其影响因素加以总结和概括. 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不可改变因素、可改变因素两种,其中不可改变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两种;可改变因素包括认知程度、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等. 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要能够结合这些影响因素选择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方案,从而提升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保证患者能够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冒颖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快速四联检测法与常规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BV快速四联检测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和白带常规检测法检测BV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180例BV患者的送检标本分别采用BV快速四联检测法和白带常规涂片法进行检测. 结果 BV快速四联检测法和白带常规涂片法检测BV的阳性率、特异性、符合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BV快速四联检测法相对白带常规检测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主观因素少等优点.

    作者:范存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巧用心理学行之有效地做好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中的关键,是成功实施有效诊治,维持有序治疗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保证. 医学新模式下医疗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患者的身体健康,还要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 医院提供的不仅仅是治疗和药品,还有令患者满意的服务,是我们在新医改政策下的重要责任与义务.

    作者:周兴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及治疗效果. 结果 干预组患者心情焦虑不安及恐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0.01). 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三硝基甲苯白内障患者的恢复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菊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通过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通过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的效果. 方法 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运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呼吸功能和疗效上的差异. 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74%, <0.05;在胸闷、气短和咳嗽症状消除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 <0.05;两在FVC和FEV1指标对比上,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 <0.05. 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通过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可以提升治疗疗效,加快症状恢复速度,给与患者更满意的治疗体验.

    作者:虎治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的作用探析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每组各95例,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对研究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则采取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之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实验组在沟通、用药、记录以及感染等风险上,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神经外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率,降低护理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抗生素应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策略及其价值

    目的 探究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及策略.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阑尾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生素甲硝唑及头孢噻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低于对照组为92.2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0.05). 结论 与阑尾手术切除术比较,抗生素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更加安全可靠,但因急性阑尾患者,复发机率高,应用抗生素治疗应对其给予适当筛选,避免延误佳手术时间.

    作者:肖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304例儿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管理,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芳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避免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本文从分析影响护理和谐的因素出发,概括了了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提出了避免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观点.

    作者:王华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内科药物治疗情况及其预后. 方法 选取不同意接受血运重建术而在我院接受内科药物治疗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患者19例.结果 19例患者中16例抢救成功于2w后出院,1例遗有梗塞后心绞痛,3例死亡. 结论 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复杂,病死率高,需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的演变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及早明确诊断及治疗,缩小梗死范围,挽救濒死心肌,防止心室重构,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郝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