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玲
目的 探讨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30)、治疗组(n=30).参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白芨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6.7%,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0.05). 结论 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林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过敏性皮疹也叫药物变态反应,是因用药引起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一类不正常的免疫反应. 正常的免疫反应导致对致病原的抵抗. 我们常说的增强免疫力,指的就是提高身体对致病微生物和体内异常反应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防止传染病,维持身体情况稳定,并监视体内发生的异常情况(如癌变)和体外入侵的异体物质(如微生物和其它异体蛋白质),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所以,正常的免疫反应对于维持生命来说是绝对必要的.当正常的免疫能力受到严重损害时(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生命就将不能维持. 免疫反应的异常,无论是过强或过弱,对身体都是不利的,会引起一系列的病变;由药物引起的这种情况就是药物过敏.
作者:赵文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64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总体疗效较好.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6例,均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66例患者随访4个月~2年,平均13个月.优53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96.9%.结论 应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好,内固定牢固,患肢功能恢复好.
作者:龙雨;韦仁杰;姚泓成;韦杰合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干预.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实施术后肠外营养,研究组术后24h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连续1w,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机体的恢复情况与免疫功能. 结果 术后1w,研究组患者机体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0.05). 结论 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促进患者机体的恢复,改善免疫功能,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富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内镜检查患者满意度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4年本院内镜中心的所有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为需行内镜检查患者发放本院自拟调查问卷,与2013年应用品管圈活动前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品管圈活动应用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品管圈开展前,对比差异显著( <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后,能提高内镜检查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湘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就当前孕产妇的死亡及产后出血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阐述了国际上与我国内的孕产妇死亡基本情况,分析孕产妇产后出血与死亡的关系.并指出导致孕产妇死亡及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降低孕产妇死亡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费文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措施在布鲁氏菌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00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宣传教育,给予研究组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继而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龚绍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肛瘘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肛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采用单纯切开疗法患者16例,住院时间15~31d,平均住院时间为(23±4.1)d;采用切开挂线手术方法患者24例,住院时间23~64d,平均住院时间为(44±4.1)d;采用切开缝合疗法患者10例,住院时间13~51d,平均住院时间为(21±4.2)d;50例患者治愈率为82%(41/50),总的有效率为96%(48/50). 结论 手术治疗肛瘘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根据患者肛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治疗方法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吕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严格限盐对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规律腹膜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D组,对A组、C组患者严格限制纳盐的摄入,其他干预措施与B组、D组完全一致. 结果 维持性透析患者在严格限盐下,其高血压有改善迹象,并减少了降压药物剂量. 结论 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给予严格限盐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症状.
作者:卢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针对当前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的包封率较低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利用氟尿嘧啶、吐温-80、磷脂、维生素E、油酸、胆固醇、人参多糖、可药用的缓冲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注射用水,来制备出高包封率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旨在使注射液在保证粒径更小且均匀性更好的前提下,为临床用药提供助力.
作者:李欢;索晔;惠悦;李薇;张怿辰;高玥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收集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10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年龄均≥60岁,诊断标准依据201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 主要的病因为冠心病48例(45.28%)(包括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肌病)其次是高血压23例(21.7%),在年龄≥80岁人群中,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比例明显增加. 结论 构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因为冠心病,其次为高血压及糖尿病. 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在老年病人中起主导地位,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以及瓣膜病是引起多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常见基础疾病.
作者:陈丽莉;李杰;魏凌云;严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 抽取我院接诊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78例进行研究,根据腹腔镜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腹腔腹膜前组38例采取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处理,完全腹膜外组40例采取经完全腹膜外修补术处理. 结果 完全腹膜外组手术时间更短,而费用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但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0.05). 结论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无论采取经腹腔腹膜前还是完全腹膜外处理,均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安全性高,但完全腹膜外手术时间更短,费用更低,各有优劣.
作者:周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 方法 对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措施的患者与普通急诊护理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发生不良事件的数量与结果比较.结果 优化急诊护理工作,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 进行急诊护理工作优化,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德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优良培养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而科研能力是优化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的源泉和动力. 心血管内科是兼并实践性和科研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其中,科研能力的提升在增强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目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何高效的提升科研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就目前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病因学及治疗干预措施的研发,提出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同时就如何培养科研能力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郭彩霞;陈步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黄体酮胶囊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治疗的80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予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观察组予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对月经周期及月经期均有显著疗效,且两组无排卵性功血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都显著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0.05). ;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予戊酸雌二醇加黄体酮胶囊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鹏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 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0年4月接收治疗的5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相应护理方式,比较其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状况.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慢性胰腺炎疾病采用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治疗后,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针对潜在性并发症状况及时预防,可提高手术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治疗疗效.
作者:王茜;陈会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 方法 将我院收治11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后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79.6%),并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作者:黄苏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肝脏是机体营养物质代谢中心,而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代谢途径出现了障碍,几乎所有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1],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和饮食管理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生存的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作者:陈兴娅;王琼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70例纳入观察的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呼吸功能训练,3月后对比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和PEF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0.05); 观察组的MRC呼吸困难分级低于对照组,而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