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
随着医学研究与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细胞代谢、基因及分子水平进行成像已成为可能,以PET/CT为代表的分子成像技术将逐步改变传统医学成像基于解剖结构的疾病诊断模式,成为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与应用趋势,与此同时,构建医学影像专业学科建设平台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本文作者多年从事影像学研究与教育工作,就探索建立基于PET/CT的分子影像发展平台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供同行参考.
作者:段小艺;杨健;郭佑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再发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再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另选取76例一次出血的患者作为对照.对其发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脑出血再发患者与一次出血患者的平均SBP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脑出血再发患者与一次出血患者的平均DB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两组患者DBP≥90、DBP≥95、SBP≥200、DBP≥95合并SBP≥20的概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 血压升高是导致再发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调节血压是防治脑出血再发的关键.
作者:钟孙福;符兴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方法 我院心内科深入社区,共纳入260例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非高血压组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受试者的心理健康进行评分,并与常模比较. 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躯体化、社交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对高血压患病率有明显影响.
作者:王岩;魏薇;任玉茹;刘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方法 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9月在本血站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者共52例. 回顾性分析造成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总结处理措施. 结果 献血不良反应因素中,精神紧张所占比例高为50.0%;在实施预防措施后,献血不良反应人数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加强献血知识宣传力度、创设良好献血环境、提升穿刺技术以及正确合理运用50%葡萄糖注射液处理献血反应,能够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献血者的健康.
作者:邓克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我所的老年人平均年龄78.7岁,均患有四种以上躯体疾病,平时保健工作重点关注的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常见病,对于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往往忽视.通过5年来的保健工作,我感到老年心理特点有其特殊性、共同性和普遍性;结合老年人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刘双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缩官素及米素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了100例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产妇. 观察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产妇单纯给予缩宫素进行预防治疗.结果 用药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脉搏和血压水平均保持在稳定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经阴道分娩产妇和剖宫产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阴道分娩产妇和剖宫产分娩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经阴道分娩产妇和剖宫产分娩产妇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阴道分娩产妇和剖宫产分娩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和8.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缩官素及米素前列醇应用能够获得显著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且不增加产妇的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桂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个心脏超声切面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上级医院复查结果,证实心脏畸形患者30例. 将患有心脏畸形的患者心脏的三个超声切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予以选取,并对每个图像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进而得出结论. 结果 证实的30例心脏畸形患者,其主要症状包括:单纯性室间隔缺损、单心室、单心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法洛氏四联症、主动脉瓣狭窄以及右心室双出口等等.二维四腔心切面检查作为产科筛查常规形式,在检查的所有患者中,检查出其阳性率为83.3%,而二维四腔心切面未出现异常现象的患者心脏畸形表现为:2例大动脉转位、2例法络四联症以及1例右心室双出口、主动脉瓣狭窄等,为总人数的16.7%. 结论 三个心脏超声切面在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作者:杜桂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半髋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的总优良率相比,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总优良率为62%,观察组总优良率比对照组多38%.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 =18.6896,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功能恢复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8.2643, <0.05),有统计学意义. 但其术后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 >0.05). 结论 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半髋置换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李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肾内科患者因为患病原因有很多易感染因素存在,如机体缺少免疫力,营养不良和侵袭操作如内瘘手术,静脉置管和导尿管留置等,正因为这些易感因素导致肾内科患者医院内发生感染率大幅度增加. 如果发生感染不单对治疗效果十分不利,还很有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对患者和其家属无论在身心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 所以对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控制,对患者恢复健康意义十分深远.
作者:王亚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39例,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0.05). 结论 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秀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1125例需实施输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分析,分析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 结果 1125例需实施输血治疗患者中有11例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98%(阳性率是否高了).男女分别为3例、8例.在女性体检患者中,孕妇和非孕妇分别为7例、1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0.05). 分析患者抗体类型,IgM类抗体患者、IgG类抗体患者、两类抗体患者分别为2例、9例. 结论 输血前科学合理的不规则抗体检验措施能有效预防输血反应,并避免或减少输血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许运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0年7月~2015年6月1083例高血压住院患者为对象,均经药物治疗后控制血压,根据随机原则分组.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0.05). 结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确保药物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王星;石宝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脑出血是具有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神经科常见疾病,但目前尚缺乏能明显改善预后的治疗措施.近年研究证实,脑出血发病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凝血酶神经毒性、小胶质细胞激活、细胞凋亡等继发性脑损伤机制. 本文综合分析了脑出血后氧化应激反应及其可调节性,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指导临床脑出血患者的治疗.
作者:张艳;伍国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兼职质控员在提高病历质量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对本院2015年3~9月的1000份终末病历进行质量控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质控员控制病历质量. 结果 采用兼职质控员的病历甲级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甲级率86%;研究组的丙级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丙级率4%,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兼职质控员能够有效的提升病历质量.
作者:张健;吴源泉;布祖热艾力;张璟文;李亚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比较普遍,并对其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医务人员临证时应切实根据抗菌药的适应证、抗菌谱、药物动力学、不良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感染部位、药源、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并按确定的病原菌及其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浪费,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毒性反应的出现.
作者:高常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内镜检查患者满意度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4年本院内镜中心的所有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为需行内镜检查患者发放本院自拟调查问卷,与2013年应用品管圈活动前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品管圈活动应用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品管圈开展前,对比差异显著( <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后,能提高内镜检查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湘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勃乐斯对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受试者接收保肝、利尿、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受试者则在对照组用药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注射液0.1mg/次,皮下注射,2次/d,勃乐斯90μg,iv.gtt,1次/d,两组患者注意电解质紊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果 其中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治疗组第3d、第7d平均尿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0.05),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治疗组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奥曲肽联合勃乐斯治疗肝硬化腹水有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魏秉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不良行为改变情况,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 选择克拉玛依区苑泉社区登记在册的247例实施综合性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对干预效果和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 经过两年的社区综合干预,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率、不良行为改变及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改善( <0.01),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较前显著提高( <0.05). 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以强化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意识,提高服药依从性,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作者:蒂力努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及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早餐前BG、早餐后BG、睡前22:00BG、1d内血糖波动幅度、体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肌酐(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疗效明显优于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够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颜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血塞通治疗,给予观察组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显著性( <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12/44),差异有显著性( <0.05);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0.05). 结论 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高培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