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贵
目的 分析研究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资料72例实施回顾性分析,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照组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42.22%,观察组为69.4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初治患者阻塞性肺炎好转率为87.77%,复治患者好转率为49.91%,两者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伴阻塞性肺炎患者在进行全身静脉用药的前提下实施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显著提升阻塞性肺炎的治疗好转率.
作者:苏国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混合痔术后伴有排便困难症状住院患者的综合护理资料. 结果 共统计观察所有病例术后10d的排便情况, 本组病例全部64例观察统计结果中,43例治愈,15例好转,6例未愈. 其中好转及未愈患者中有12例既往有长期泻药辅助排便病史,总有效率90.6%. 结论 重视心理护理及饮食宣教,肠道准备充分,及时指导患者有效排便方法及注意事项,加强综合管理,对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改善极为有效,极大的提高了混合痔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
作者:肖斯怡;郑瑜;汪亚杰;吴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对策.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近年来血液透析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一系列加强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的相关对策并积极实施.对比护理安全管理对策实施前后.结果 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管理对策实施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由原来的6.91%下降到1.4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原来的69.11%提升到94.14%. 结论 积极推行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管理对策,能够显著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永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58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沈娟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两种抗凝方法、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在透析间期出血倾向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 将血液透析患者按使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分成两组,按性别分成两组,按育龄期妇女和非育龄期妇女分成两亚组,分别观察透析患者体外循环的凝血情况、出血倾向、出血状况.结果 ①使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的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0.05);②使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的患者,在透析间期出血倾向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0.05);③男女两组在透析间期出血倾向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0.05);④育龄期妇女在透析间期出血倾向发生率高于非育龄期妇女( <0.05).结论 除外高危出血重症患者,对于门诊维持性透析患者而言,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在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上没有差别,透析间期都存在30%左右不同部位出血现象. 护士对于所有患者均应做好相关健康教育,透析前给予个体化不同剂量的肝素处方,即达到抗凝目的,又不增加透析间期出血倾向. 对于育龄期妇女在透析间期出血发生率高,与经期透析时使用肝素有关,全身肝素化导致经期出血量增多,经期延长,故使用肝素前除关心患者近期有无外伤,育龄期妇女还应注意在经期适当减少肝素用量.
作者:章海芬;陆建峰;刘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全自动腹膜透析与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PD(全自动腹膜透析)组和CAPD(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组两组, 治疗时间为12w. 结果 CAPD组KT/V平均增加 (0.25±0.07),Ccr平均增加 (3.75±1.21);APD组KT/V平均增加(0.81±0.04),Ccr平均增加(17.7±3.2).APD组在血肌酐(Ccr)清除率和尿素清除指数(KTv下降明显,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效果方面,APD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CAPD组且差异显著(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自动腹膜透析疗法(APD)相较于传统的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治疗在降低尿素和血肌酐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龚俞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牙龈瘤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 所选我科自2007~2014年治疗132例牙龈瘤患者进行牙片检查,未发现牙槽骨有明显吸收者 (牙槽嵴顶吸收者属于治疗范围), 沿肿块边缘切除后, 采用KD848综合治疗仪治疗扩大切除范围约0.5cm,特别是牙龈乳头处破坏至牙槽嵴下0.5cm,清楚坏死组织,常规用牙周塞治剂覆盖创面. 结果 本组患者132例,一次性痊愈121例;复发11例,其中10例二次治疗后未再复发. 1例二次手术后复发,三次手术拔除牙齿、凿除部分牙槽骨,拉拢缝合,2w后继续出现肿块,生长速度慢,前后持续2个月,后转至上级医院就诊,确诊为牙龈肉瘤,1年后死亡. 结论 此方法简单易行、疗效佳、创伤小、大限度保持了牙齿功能.
作者:张留勋;侯爱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合并利凡诺应用在中期引产的协同疗效,并进行有效分析. 方法 将60例于本院收治的中期引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 通过羊膜腔注射利凡诺的给药方式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引产,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使用羊膜腔注射利凡诺的方式引产,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根据引产成功率显示观察组的患者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 <0.05);从排胎时间与宫缩启动时间以及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 <0.05). 结论 通过羊膜腔注射利凡诺药物再合并口服米非司酮的给药方式对中期妊娠患者引产进行治疗,成功率高并且临床疗效好.
作者:王敏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表观遗传学变化与恶性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靶向治疗的表观遗传修饰剂上,如DNA甲基转移酶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本综述通过食管癌标本和与之相关的前期病变中微小RNA、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改变,来展示食管癌表观遗传变化的进展.
作者:赖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30)、治疗组(n=30).参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白芨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6.7%,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0.05). 结论 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林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药物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9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疗效差异. 结果 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佳,组间差异对比,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临床治疗中,定向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肺功能指标,发挥较好的预期疗效.
作者:余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检验科开展质量控制后患者服务满意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 在医院检验科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对比分析活动过程中前一年和后一年临床科室、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对检验科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随着检验科中质量控制活动的有效开展,临床科室、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5.04%、78.24%、87.78%分别提升至93.17%、86.54%、93.84%,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0.05).结论 质量控制相关措施的有效施行,可实现患者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的有效提升,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肖伟;黎桥生;宋林生;李云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0年7月~2015年6月1083例高血压住院患者为对象,均经药物治疗后控制血压,根据随机原则分组.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0.05). 结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确保药物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王星;石宝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以及EPDS评分对比具有明显差别 (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28d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52%、21.73%; 产后42d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69%、23.91%,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低( <0.05). 结论 围产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改善母婴关系.
作者:王中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58)和治疗组(n=58),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分别采用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 治疗组FMA评分与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运动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淑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应用延续护理后T2DM患者的健康行为与自护能力受到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5年3月治疗的131例T2DM患者进行观察,经过前期系统性治疗之后,为131例T2DM患者提供延续护理干预服务. 结果 护理前HPLP量表评分为(130.58±4.91)分,护理后为(189.75±5.28)分;护理前ESCA量表评分为(95.69±2.85)分,护理后为(170.64± 3.67)分. 结论 延续护理可对T2DM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护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陶秋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肾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优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肾性高血压患者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为23例,对照组为22例,分别采取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优化治疗以及常规的替米沙坦治疗,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对以上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进行临床效果比较和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率达到了(91.3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3.63%),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0.05). 结论 肾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优化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高血压眩晕痰浊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每组分别为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研究组患者采取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实验组则在研究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之中药汤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人数为4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研究组治疗有效人数为3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高血压眩晕痰浊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加之半夏白术天麻中药汤剂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君进;郭佳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并分析心理干预对提高慢阻肺患者无创辅助通气依从性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 经过系统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无创通气治疗时间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研究表明将常规操作与护理方法辅以心理干预,运用于慢阻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2011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70例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时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手术固定治疗,研究组40例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疗效、HSS评分及手术相关指标.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 <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0.05). 结论 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善文;左曙光;王必操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