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张菊英;应桂英;甘华平;谭玲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为有效防制其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石家庄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高峰日和高峰期,用相关分析法分析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长期趋势.结果 ①石家庄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其季节分布特征是,全年均可发病,2~3月份发病人数逐渐增多,4~5月份达高峰,6月份以后下降,8~10月份低.②2004~2009年石家庄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和高峰期(P< 0.01),各年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167.213,P<0.01),总高峰日在4月26日,总高峰期为1月16日~8月5日.③2004~2005年石家庄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较少,2006~2007年明显上升,2008~1009年发病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石家庄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高峰日多集中在4~5月份,高峰期从1月中旬到8月上旬,应围绕此发病高峰期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高秋菊;张世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方法,选择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剔除2例、脱落3例)分为试验组71例和对照组73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西药加中药安慰剂疗法治疗,并使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使用心衰评分表评价患者的心衰改善水平.结果 两组在治疗8周、12周心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24周后心衰程度明显改善(P<0.05);两组4周mlHF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24周后,试验组mlHFQ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可以看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趋势,并且随着随访日期的延长,差异越显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有改善患者24周生活质量的趋势.
作者:何江;李溥;管慧;周棉勇;李世红;廖沙;阳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及比较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压力源、应对方式的现状.方法 采用大学生压力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①压力源平均得分为(2.98±0.52)分,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压力源有所不同.②被调查者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③压力大小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 建议高校管理者了解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杨琴;王海云;张澜;韩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外科手术中的麻醉优势.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9月行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阻滞组各40例.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是否安静,患者有无呛咳、喉痉挛及呕吐,观察有无咽喉疼痛.结果 全麻诱导后两组MAP和HR均较诱导期显著降低(P<0.05),插入导管或喉罩后: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较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较诱导前迅速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MAP、HR值均较平稳,基本恢复至全麻诱导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导管或喉罩时: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MAP和HR升高不明显,而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麻醉阻滞组升高则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通气联合硬膜外阻滞组安静拔管例数明显多于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不良反应前者也明显少于后者.结论 喉罩通气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外科手术麻醉,麻醉效果好,可有效维持术中通气,术后并发症少,可广泛用于外科手术麻醉中.
作者:袁振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工作对现代化中央商务大楼员工的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探讨对此类人群具有适用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途径和方法,为促进员工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干预试点(2栋商务楼)内的员工进行为期一年半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自制调查问卷并以此为测量工具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调查对象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生理、心理和 社会关系领域,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调查对象自身得分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但干预组的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商务楼对员工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有利于促进目标人群的健康,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得分水平.
作者:周鹏;孙建平;徐慧萍;崔兆华;顾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深入分析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以及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中下载2006-2009年江苏省网络直报的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2006~2009年全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26起,发病24 462人,死亡51人,波及人口数近210万.所有事件中以传染病事件为主,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霍乱是引起.突发事件主要的病种;扬州市、南京市、徐州市是发生事件数量多的地区,4~6月是高发月份,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为主,未分级事件构成比重高达47.38%.结论 该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年增加的长期趋势,应加强流行季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高度重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制工作,同时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开展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作者:刘文东;吴莹;梁祁;艾静;李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建立依托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医院科研管理系统,优化科研管理流程,将为我院科研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综合性医院科研管理系统涵盖了个人信息、课题项目申报、课题管理、学术论文、专著专利、新技术新项目、学术团体等诸多完整、实时的科研信息数据,有效承担起医院科研信息的管理工作,促进科研信息资料共享,有望发展为医院科研信息数据中心库,成为科研综合管理信息化的平台.
作者:廖唐洪;李青莉;胡坚方;卢泳;熊玲;张靳耿;成振伟;邓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状况及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从2006~2008年在某院健康体检资料中,抽取20岁以上完成全部项目检查并且资料完整的17 402例,分析BMI分布以及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肥胖者占11.0%,超重者占36.4%,正常体重者占48.6%,体重过低者占4.0%.男性BMI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性BMI高峰在40~55岁年龄段;女性BMI高峰在50岁以上年龄段;男女性均随着年龄的增加BMI呈增高趋势,高血压、高血糖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也随着BMI的增高而升高.BMI分布与相应高血压(r=0.981,P< 0.01)、高血糖(r=0.972,P< 0.01)和心电图异常(r=0.949,P<0.01)检出率之间存在等级相关.结论 BMI与高血压、高血糖和心电图异常密切相关.
作者:薛森海;赵长海;孙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10月期间,某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54作为对 照组.所有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cy水平.采用散射化浊法检测hs-CRP的水平.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以及不同梗死体积患者之间Hcy和hs-CR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Hcy和hs-CRP含量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神经功能缺失患者相比,中度和重度神经功能缺失患者Hcy和hs-CRP含量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梗死患者相比,中梗死和大梗死患者Hcy和hs-CRP含量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季节性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SARIMA)模型及残差自回归模型在甲肝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四川省2004年1月~2009年6月的甲肝月发病率资料,分别拟合SARIMA模型和残差自回归模型,比较两种 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结果 SARIMA模型的AIC值和BIC值分别为64.98和59.07,残差自回归模型的AIC值和BIC值分别为110.01和103.44; SARIMA模型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MAPE、MAE及MSE分别为0.034 9、0.083 5及0.001 6,残差自回归模型的SARIMA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MAPE、MAE及MSE分别为0.055 7、0.139 2及0.005 0.结论SARIMA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优于残差自回归模型.
作者:张兴裕;周丽君;刘元元;李晓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江苏省射阳县农村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射阳县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结果 调查对象的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8.11%,男性为42.28%,女性为33.86%,年龄、BMI、文化程度、饮食习惯、高血压相关知识等因素与高血压前期发生有关(P<0.05).结论 射阳县农村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应尽早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王均琴;李运权;高仲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猴脑缺血后行选择性深低温顺行脑灌注对脑、心肺等全身主要器官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恒河猴8只,动物随机分为二组:选择性深低温组(双侧颈总动脉脉夹闭后低温灌流,n=5),常温组(双侧颈总动脉夹闭,n=3).常温下临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后,选择性深低温组经右颈内动脉灌流2℃林格氏液,右颈内静脉回流,降低脑温至18℃,维持60 min后,开放夹闭的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猴缓慢复苏.于缺血前、后连续监测脑电生理活动, 手术中持续监测中心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术后每天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检查,取脑及心肺等重要脏器行光镜检查.常温组用相同方法灌流37℃林格氏液.结果 在8只恒河猴中,选择性深低温组5只猴术中、术后血压、脉搏变化相对稳定,断血流70 min后意识恢复并长期生存,术后脑电生理活动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检查正常,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组织观察正常;常温组3只猴在灌流60 min后未恢复意识,灌流结束1d内死亡,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可见不同程度异常.结论 严重脑缺血后行选择性深低温顺行脑灌注60 min是安全可靠的,无严重心肺并发症发生,不会遗留有不可逆性脑缺血损害.
作者:牛小群;范耀东;高永军;付国平;方绍龙;曹毅;徐蔚;蒲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梧州市郊区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市郊区农村饮用水的类型、供水方式的不同设置分散式供水监测点,随机抽取利用国债资金建设并竣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集中式供水监测点.2009年设置的集中式供水监测点分别为13个、分散式供水监测点均为15个,2010年在2009年基础上,集中式供水点增加到20个,分散式供水点仍为15个.于2009、2010年分别于3月和8月对水样进行采集、检测、评价.结果 2009年和2010年的水样总体合格率分别为35.37%、22.73%,不同年度的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0年集中武供水出厂水、末梢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质单项指标合格率较低的是:总大肠菌群(35.94%)、耐热大肠菌群(39.06%)、菌落总数(75%)、浑浊度(69.27%)、肉眼可见物(92.71%)、pH (93.75%).其他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的合格率均在95%以上.结论 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处理方式简单,微生物污染是影响梧州市郊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梦映;莫桂姮;陈莉;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留守初中生心理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PA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对332名留守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安置方式在心理适应性总分以及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适应、考试焦虑情境2个因子上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内外向、掩饰性对心理适应性有预测作用.结论 安置方式、人格特征对 .心理适应性有影响.
作者:贾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厅局级干部人群健康状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信息.方法 整群抽样,体格检查,腹部B型超声波、胸部X光检查,血生化检查,酶法测乙肝血清标志物,x2-检验,u-检验.结果 男、女HBsAg阳性率分别为6.99%和2.36%.男性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8.71%、10.15%、38.82%、11.51%、39.49%、20.45%和44.82%,女性分别为42.28%、3.25%、26.67%、3.33%、27.50%、31.25%和39.06%.男性肝囊肿、肾结石、肾囊肿、高尿酸血症、高粘血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2.89%、3.75%、14.73%、14.73%、20.08%、7.76%和0.40%,女性分别为18.33%、0.83%、9.17%、2.50%、0.00%、4.17%和0.00%.前列腺增生患病率为41.23%.结论 主要健康问题是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和高粘血症患病率高,且低年龄组男性脂肪肝、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和高粘血症患病率更高.建议及时在该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倡导良好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并积极治疗现患各类疾病.
作者:龚涛;冉亮;邓学洁;屈小英;刘欣;罗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颅底野补量对T3、T4期鼻咽癌患者颅底复发的影响.方法 对从2004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303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分期T3、T4的初治患者做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鼻咽常规放疗剂量为(70.05±1.05) Gy.研究组在常规放疗后接受颅底补量4~8 Gy(补量组),对照组未进行颅底补量.结果 补量组2、3、5年颅底局控率分 别为98%、91.8%、86.8%,对照组分别为93.4%、76.4%、65.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复发时间补量组为46个月,对照组为3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补量组与对照组的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2.08%和7.79%,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底补量放疗可减少T3、T4分期鼻咽癌患者的颅底复发率,放射性脑病发生率未增加.
作者:李金伟;李小波;肖海;张群贵;吴伟;吴修洪;丁金泉;林松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 选取在某院治疗的80例行正畸固定矫治的牙病患者,对其治疗后的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上下颌的牙釉质脱矿发生程度.结果 80例患者中有38例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脱矿率达到47.5%,上颌发生牙釉质脱矿的例数有135例,占14.06%,下颌发生的例数有107例,占11.12%,经比较x2=4.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现上侧切牙发生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大,占25.68%;其次为上中切牙,占18.58%.结论 正畸固定矫正技术是种较好的矫正技术,但是它引起患者牙釉质脱矿的问题不容忽视,值得临床上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慢性疼痛是21世纪全球的主要健康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加重了公共医疗的经济负担.本文阐述了慢性疼痛的概念和分类,常用的评估方法,以及慢性疼痛的缓解对策.指出:缓解慢性疼痛的有效对策,就是打破疼痛的恶性循环:第一步,降低疼痛级别;第二步,建立一个长期的治疗方案,包括主流治疗法和身心治疗法.
作者:罗红;郑依力;王静;胡道艳;谭凡;蔡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某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诊治的112例脑血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调脂治疗,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评价疗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价两组的预后.结果 治疗组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及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节血脂及抗血小板能够显著提高脑血栓的疗效,改善预后,降低预后不良率和病死率.
作者:秦晓刚;邵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某院收治的209例脑出血患者,按照其治疗期间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脑出血部位、伴随症状、基础疾病构成、MODS发生部位以及次数和死亡原因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脑出血部位、伴随症状、MODS的发生部位以及死亡原因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监控,并进行早期对症治疗,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上消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的机会.
作者:曹传伟;禢彩霞;黄载文;宁世金;杨开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