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晟;任蕾蕾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拟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以及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率为96.00%(96/100),相对于对照组87.00%(87/100)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7/100),相对于对照组21.00%(21/1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加肠道清洁度,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易宜洪;余祥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急性腰扭伤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下关节等的急性损伤,俗称闪腰,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和平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人群[1]. 一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对其疗效确切,笔者采用一针疗法针刺手三里与推拿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45例,疗效满意.
作者:聂林洋;冯晓东;郭亚维;师巧莉;郝天亮;赵磊;吴智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通过对山西省医保和新农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践情况的介绍,从业务流程、平台建设、财务结算、定点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探讨结算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异地就医服务与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荣惠英;李婵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住院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优质护理在该病治疗中的方法.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和积极治疗,1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既可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又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2例.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霉菌性阴道炎疾病治疗期间的妇科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霉菌性阴道炎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妇科疾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彭春芬;林云凤;刘雅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应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治疗前后及常规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比较是否有差异,为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5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临床治愈12例,有效9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玉芳;尹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5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OC组(对照组)与LC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显著低于对照组21.79%(P<0.05).结论 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的优点,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胜;王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急诊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急诊科治疗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对临床急诊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在急诊科救治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急诊科疾病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诊科治疗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临床急诊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急诊科救治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急诊科疾病救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明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通过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患者中约1/3同时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1],据美国疾控中心报道,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发病率比一般结核病的发病率高100倍[2]. 同样,结核感染也可加剧HIV感染的病程, 两者互为影响. 大部分患者发病时缓急不定,病程长,且病情复杂,易发生,甚至形结核性的脑膜炎. 我院自2012年6月~2016年8月收治9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本文综述了手部疗法近10年来的临床应用情况.手穴疗法应用广泛,对多种系统疾病均有较好疗效,同时在预防疾病,调节亚健康状态,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曹力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急诊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急诊治疗的56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疗效明显的护理方法.结果 56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总体抢救成功率92.80%,治愈32例(57.10%),症状缓解20例(35.70%),病情危重、治疗及护理疗效欠佳4例(7.20%).结论 急诊脑出血昏迷患者病情危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合理高效的急诊护理有利于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吴宜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在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9.27±2.91)分,对照组为(46.91±2.88)分;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为(4.21±1.01)分,对照组为(6.24±1.27)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78.33%;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80.00%.结论 对消化内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负面心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海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分为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的恢复情况、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恢复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恢复率为86.67%,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为88.3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为7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6.67%,对照组为16.67%,研究组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盆腔炎患者的住院治疗中,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提高患者身体的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护术属于常见手术类型,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血栓发生率,且机械瓣具有较好的持久性、耐力,在临床中有着广泛应用.但是行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身抗凝,很容易造成出血、血栓栓塞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在后续的抗抗凝治疗中,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只有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明确抗凝要点,才能更好维护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降低风险发生率.本文主要对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卢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中,选取88例患者纳入研究领域中,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22.73%;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73%,高于对照组84.09%(P<0.05).结论 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轻患者痛苦与不适,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玉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PDCA(Plan、Do、Check、Adjust)、PDSA(Plan、Do、Study、Act)统称为戴明循环,被广泛运用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过程.但其侧重点各有不同,而单一的方法难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文章就基于戴明循环构建PDC&SA护理质量管理常态与两者独立运用的利弊展开探讨,并总结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成效.
作者:崔晔;江智霞;廖庆萍;郑喜兰;吴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并总结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行超声诊断的4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 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总结超声诊断表现.结果 本次行超声检查的40例患者中,诊断出孕囊型16例,混合包块型24例;术后经病理检查结果发现,孕囊型16例,诊断符合率100.00%,混合包块型20例,诊断符合率83.33%,合计诊断符合率90.00%.结论 B超用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率较高,能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断,清楚发现瘢痕妊娠的位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何建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美国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及严格的准入、培训管理制度是世界各国的学习模范.为了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理念的进步,本文介绍了美国医学教育的特点及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对比分析两国在师资质量、医学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为完善我国医学教育的盲点提供相应的指导参考.
作者:韦军葆;廖小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本次主要对甲状腺女性手术患者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实施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实施分组,其中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30例),而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的患者则为研究组(5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抑郁、焦虑情况: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情况改善显著,优于参照组,有可比性,P<0.05;②术后疼痛情况:研究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均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抚触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可观,其不仅能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还能使患者术后疼痛有效减轻,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肖伶;韩立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脑出血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参考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8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5.26%,护理满意度是94.7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3.68%,护理满意度是73.68%;两组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其护理满意.
作者:李第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