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瑞;刘婕;陈志勇
目的 研究改良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6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的不同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对照组(64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改善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舒适度评分与HAMA评分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与HAMA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组间对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其舒适度,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作者:王宗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住院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优质护理在该病治疗中的方法.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和积极治疗,1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既可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又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在Ⅲ期中上段直肠癌Dixon式术后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观察组32例:盆腔放疗46Gy后在吻合口瘤床周围三维适形加量至56~60 Gy;对照组28例:盆腔放疗50 Gy.两组均于放疗同时口服希罗达1600 mg/m2·d,1~5 d/w.放疗结束,序贯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4周期.结果 观察组3年总生存率(OS)为85%,中位生存期(MST)为53个月(95%CI,46.836~59.800);对照组分别为79%和49个月(95%CI,42.116~58.7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9,P=0.632).观察组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LRPFS)为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STL)为38个月(95%CI,35.215~40.785);对照组分别为27%和36个月(95%CI,29.443~42.5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9,P=0.049);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5);两组吻合口复发等治疗失败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52,P=0.386).结论 Ⅲ期中上段直肠癌Dixon式术后,盆腔普通放疗基础上三维适形加量较单纯普通放疗有较好近期疗效.
作者:张克斌;李晓莹;杜杰;彭英;苟先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应用于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36 w胎膜早破的孕妇17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做好一定基础护理的同时不断强化其心理护理,调查分析其母儿预后,研究其不同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状态,即不同新生儿的Apgar评分等.结果 所选取的172例患者不同孕周产妇中的阴道分娩的达到158例,阴道分娩率达到了91.18%,剖宫产的仅仅为14例,剖宫产率仅为8.82%.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汪李霞;刘继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改良式健康教育运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4月~2016年8月选取所在科室7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硬币随机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Ⅱ组和Ⅰ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5例.Ⅱ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Ⅰ组开展改良式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相对于Ⅱ组的患者满意度,Ⅰ组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Ⅱ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Ⅰ组的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Ⅱ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Ⅰ组的较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给予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开展改良式健康教育,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也不断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云霞;彭金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法效果,为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70名护理实习生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名实习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目标教学模式,对两组实习生带教后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技能等考核及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考核结果 及调查情况.结果 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沟通技巧、操作技能、临床应用等综合技能考核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实习生满意度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提高了实习生满意度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汝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脑出血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参考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8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5.26%,护理满意度是94.7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3.68%,护理满意度是73.68%;两组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其护理满意.
作者:李第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出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依照品管圈十大步骤: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及改进.以提高神经外科出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结果 ①有形成果:出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由对策实施前的47.66%提升至93.67%.②无形成果: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愉悦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圈手法8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本科室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规范了出院宣教流程,制作了精美的出院宣教资料,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圈员团队协作力和积极性.
作者:姚惠;曾丽;吴梦荣;袁源;罗春红;赵霞;黄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60例实施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气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0%,低于对照组的6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开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用于气管切开手术后康复患者中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菊姿;程楼英;齐引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为了提升医院信息系统效能,对医院服务器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资源进行了升级,同时运用虚拟化技术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通过虚拟化改造,节省了医院的投资运营成本,改善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性能,提高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者:李春林;刘建辉;周根鸿;张文体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3DCRT)治疗老年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32例老年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机分成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其中大分割放疗组15例,处方剂量DT 48~60 Gy,3~6 Gy/次,5次/w;常规分割放疗组17例,处方剂量DT 66 Gy,2 Gy/次,5次/w.结果 大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40.00%、17.70%,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46.70%、23.50%,有效率(CR+PR)分别为86.70%、41.20%(P<0.05);1、2、3年生存率大分割放疗组分别为80.00%、53.30%、33.30%,常规分割放疗组分别为47.10%、23.50%、17.60%.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相当.结论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优于常规分割放疗,且不良反应相当.
作者:陈小华;李淑萍;何津祥;祁宁;张珠祥;王宁;林慧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我院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在各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易琪;余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介入室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方法 从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众多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抽选12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严格遵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传统组和特殊组,每组各61例.采用常规性措施对传统组患者进行护理,对特殊组患者则在深入性分析安全隐患后进行针对性护理,由相关工作人员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后的安全隐患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相应性护理后,特殊组患者的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3.28%,传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42.62%,后者显著高于前者,且两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安全隐患分析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周凤英;代燕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采用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结局以及舒适度的影响效果探究.方法 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我院5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与研究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路径),每组患者2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状况以及舒适度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结局及舒适度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中采用优化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艾利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对比剂团注追踪监测次数的相关因素,从而调整延迟扫描时间,以减少辐射剂量.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7月经双源CT冠脉成像患者300例.均以5.0 ml/s的流速注射对比剂碘海醇(含碘350 g/L)65 ml,再继续以相同流速注射30 ml生理盐水,采用团注追踪程序自动触发技术(bolus tracking),触发阈值均为100 HU,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统计所有患者在对比剂达到阈值时的追踪监测次数,分析其年龄(AGE)、身高(Ht)、体重(Wt)、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与监测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影响的自身因素中,HC、WHR、SBP、DBP、PP与监测次数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P>0.05);HR与监测次数呈负相关(r=-0.314,P<0.05),AGE、Ht、Wt、BMI、WC与监测次数呈正相关(r=0.156、0.317、0.275、0.155、0.146),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源CT冠脉成像中,在定量定速注射对比剂时,对比剂追踪监测次数受多种自身因素影响,其中身高、体重及平均心率是影响监测次数的主要因素,而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腰围的影响较弱.
作者:李刚;王轶彬;宗根林;张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0例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给与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2 w后统计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采用Barthc指数评价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状态比对照组好,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利于行锥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的满意度高,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
作者:花成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方法 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解决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的对策并实施,评价改进效果.结果 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77.80%降低至活动后的31.80%,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长排便间隔分别缩短0.79 d和0.8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便秘发生率.
作者:昌子艳;杨艳琼;关国琼;刘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0例GIST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 30例GIST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3.8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腹胀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肿瘤发生部位为胃23例,小肠6例,1例位于肠系膜.30例中梭形细胞型29例,混合细胞型1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83.30%,DOGl(+)阳性率94.40%,CD34(+)阳性率70.00%,vimentin阳性率100.00%,SMA(+)阳性率6.70%,desmin及S-100均(-).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缺乏临床特异性,极易误诊,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检测有助于GIST的诊断.
作者:祁真玉;曹娟;王骏;王干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一体化护理对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生存质量影响.方法 分析本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资料,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的55例设为对照组,行一体化护理的61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遵医行为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一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其遵医行为,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联合术中局部浸润麻醉(即鸡尾酒疗法)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11膝)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术中局部浸润麻醉并于手术切口缝合后将氨甲环酸药液自引流管逆向注入关节腔;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HSS各项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7例(11膝)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前后HSS评分及VAS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鸡尾酒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中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国栋;王文己;韩兴文;刘洋;黄军刚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