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林;刘建辉;周根鸿;张文体
目的 评价个体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的腹腔镜胃转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腹腔镜胃转流术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行基础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个体化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情况以及血糖相关指标的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药物停用时间以及胰岛素停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个体化护理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银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医学模拟教学(SBME)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对神经内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实习的150名神经内科专业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75名.观察组采取SBME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LBL)进行教学,于教学前后采用判断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对两组学生教学前后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并于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及病例分析.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教学后CTDI-CV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教学前(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后(P<0.01),对照组教学前后CTDI-CV量表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BME联合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神经内科临床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李培育;王秀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我院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在各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易琪;余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护术属于常见手术类型,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血栓发生率,且机械瓣具有较好的持久性、耐力,在临床中有着广泛应用.但是行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身抗凝,很容易造成出血、血栓栓塞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在后续的抗抗凝治疗中,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只有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明确抗凝要点,才能更好维护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降低风险发生率.本文主要对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卢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8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神经内科两组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的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则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重点针对患者高风险因素进行压疮教育以及密切观察防范等,可以显著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诊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廖晓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西医高等院校设置中医专业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由于中、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没有相关课程做铺垫,中医学生学习西医的课程相比西医专业的学生增加了难度,尤其诊断学的心脏物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以便中医专业学生能真正掌握心脏检体诊断的知识,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中医人才打好基础.文章就自己的带教体会做一总结.
作者:李东霞;王杰萍;闫巍;张洪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方法 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解决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的对策并实施,评价改进效果.结果 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77.80%降低至活动后的31.80%,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长排便间隔分别缩短0.79 d和0.8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便秘发生率.
作者:昌子艳;杨艳琼;关国琼;刘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4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连续干预2个月后,借助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ADL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ADL评分大致相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ADL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84例未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其入院血糖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高血糖组)48例和对照组(正常血糖组)36例,两组经积极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疾病转归分析其关联性.结果 急性期血糖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观察组中血糖控制良好者较未控制者神经功能恢复差,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糖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血糖经有效控制后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不良影响.
作者:汪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和管理办法.方法 在2016年1月~12月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在2015年1月~12月从妇产科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防范管理办法和安全隐患分析,后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缺陷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安全隐患分析和防范管理后,在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在护理中实施安全隐患分析和防范管理办法,能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黄小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析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年收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异位搏动以及心律失常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发生频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在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极好的临床表现.
作者:黄茂晟;任蕾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在使用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价值.方法 选自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23例采用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患者,其手术指征均符合BPH患者,观察术前术后的残余尿量,术后膀胱的冲洗时间,观察手术的时间,大尿流率,以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等指标,并且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时间在30~130 min内,全过程顺利,冲洗膀胱时间为(21±2.1)h,并且术后无继发性出血.手术结束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残余尿量明显减少,而大尿流速明显增加,IPSS评分明显提高.结论 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具有出血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的特点,同时又属于微创手术,适用于大体积前列腺的临床治疗.
作者:王帆;廖正泉;向永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就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手术进行相关的分析.方法 以2016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了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70%;对照组出现10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5.70%,观察组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案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应用微创治疗效果显著,微创治疗疗效好、安全,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快,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向永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住院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优质护理在该病治疗中的方法.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和积极治疗,1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既可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又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50例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做出相应的护理办法进行干预,观察护理结果 .结果 50例患者感染的原因主要为年龄、手术时间、手术环境、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是否接台手术以及有无观察人员等情况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感染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众多,通过观察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感染情况,降低感染几率.
作者:付兴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发病率较高的病症;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性和有排卵性两大类.本文主要针对无排卵性功血,尤其是围绝经期功血进行综述.本文对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国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术后护理疗效,归纳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7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35例)和综合护理组(3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 相较于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VAS评分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对急性胃穿孔术后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ICU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以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在ICU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采用常规ICU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ICU重症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ICU接受治疗期间出现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事件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ICU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牡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施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胆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护理方式,观察组在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情恢复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病情恢复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1.1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胆结石手术患者全面护理干预方式的施行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小莲;郭义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索运用超声技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通过我院外科医生初诊为早期乳腺癌疑似病例的60例患者,所有疑似病例均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段内在我院超声科完成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并对结果 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经过超声诊断后确诊乳腺癌52例(确诊率86.67%),52例确诊患者主要超声表现为不清晰边界、不均匀回声、毛刺状边缘、无明显包膜、不规则形状.声像不典型共4例,存在清晰的边界,有不明显毛刺状;血流分级0级至Ⅲ级分别为5名、9名、24名、4名,出现钙化灶共6例.结论 超声诊断对早期乳腺癌疑似病例确诊较高,超声表现准确而明显,对早期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韩海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