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施行效果研究

杨小莲;郭义然

关键词:护理干预, 胆结石, 施行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施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胆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护理方式,观察组在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情恢复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病情恢复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1.1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胆结石手术患者全面护理干预方式的施行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ICU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以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在ICU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采用常规ICU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ICU重症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ICU接受治疗期间出现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事件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ICU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牡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拟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以及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率为96.00%(96/100),相对于对照组87.00%(87/100)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7/100),相对于对照组21.00%(21/1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加肠道清洁度,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易宜洪;余祥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调查.方法 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48例精神分裂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予以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予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HEIQ量表评分分别为(4.94±0.81)分、(3.12±0.77)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SRHMS健康量表评分分别为(306.9±51.7)分、(264.7±42.8)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雪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个体化护理

    目的 评价个体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的腹腔镜胃转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腹腔镜胃转流术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行基础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个体化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情况以及血糖相关指标的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药物停用时间以及胰岛素停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个体化护理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银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诊治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护理应用于NAFLD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作者:崔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双源CT冠脉成像对比剂团注追踪监测次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对比剂团注追踪监测次数的相关因素,从而调整延迟扫描时间,以减少辐射剂量.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7月经双源CT冠脉成像患者300例.均以5.0 ml/s的流速注射对比剂碘海醇(含碘350 g/L)65 ml,再继续以相同流速注射30 ml生理盐水,采用团注追踪程序自动触发技术(bolus tracking),触发阈值均为100 HU,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统计所有患者在对比剂达到阈值时的追踪监测次数,分析其年龄(AGE)、身高(Ht)、体重(Wt)、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与监测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影响的自身因素中,HC、WHR、SBP、DBP、PP与监测次数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P>0.05);HR与监测次数呈负相关(r=-0.314,P<0.05),AGE、Ht、Wt、BMI、WC与监测次数呈正相关(r=0.156、0.317、0.275、0.155、0.146),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源CT冠脉成像中,在定量定速注射对比剂时,对比剂追踪监测次数受多种自身因素影响,其中身高、体重及平均心率是影响监测次数的主要因素,而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腰围的影响较弱.

    作者:李刚;王轶彬;宗根林;张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SBME联合PBL教学法对神经内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模拟教学(SBME)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对神经内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实习的150名神经内科专业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75名.观察组采取SBME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LBL)进行教学,于教学前后采用判断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对两组学生教学前后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并于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及病例分析.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教学后CTDI-CV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教学前(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后(P<0.01),对照组教学前后CTDI-CV量表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BME联合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神经内科临床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李培育;王秀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颈动脉CT血管成像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颈动脉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颈动脉CT血管成像资料,并与脑梗死患者39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颈动脉斑块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与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状况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 通过颈动脉CT血管成像,可以对动脉斑块的性质、分布、形状特点以及颈动脉狭窄状况进行准确的判断,有利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治、预后,临床价值高,值得推荐.

    作者:周晓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应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治疗前后及常规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比较是否有差异,为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5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临床治愈12例,有效9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玉芳;尹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我院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在各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易琪;余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84例未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其入院血糖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高血糖组)48例和对照组(正常血糖组)36例,两组经积极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疾病转归分析其关联性.结果 急性期血糖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观察组中血糖控制良好者较未控制者神经功能恢复差,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糖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血糖经有效控制后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不良影响.

    作者:汪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感染合并肺间质特发性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感染合并肺间质特发性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感染合并肺间质特发性纤维化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者36例(试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无差别.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氧分压(PaO2)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上述指标在试验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记录两组患者0~72 h氧分压情况,试验组PaO2升高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均能耐受72 h的无创正压通气,通气过程中发生颜面压伤1例,胃肠胀气3例.无创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10%.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感染合并肺间质特发性纤维化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张红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护理观察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通过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患者中约1/3同时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1],据美国疾控中心报道,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发病率比一般结核病的发病率高100倍[2]. 同样,结核感染也可加剧HIV感染的病程, 两者互为影响. 大部分患者发病时缓急不定,病程长,且病情复杂,易发生,甚至形结核性的脑膜炎. 我院自2012年6月~2016年8月收治9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脑出血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参考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8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5.26%,护理满意度是94.7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3.68%,护理满意度是73.68%;两组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其护理满意.

    作者:李第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一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腰扭伤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下关节等的急性损伤,俗称闪腰,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和平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人群[1]. 一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对其疗效确切,笔者采用一针疗法针刺手三里与推拿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45例,疗效满意.

    作者:聂林洋;冯晓东;郭亚维;师巧莉;郝天亮;赵磊;吴智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施行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施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胆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护理方式,观察组在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情恢复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病情恢复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1.1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胆结石手术患者全面护理干预方式的施行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小莲;郭义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5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OC组(对照组)与LC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显著低于对照组21.79%(P<0.05).结论 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的优点,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胜;王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ICU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评价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中存在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所带来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入住的呼吸衰竭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并且依照常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抢救与治疗.观察组的患者要制定相应的临床护理方法,并且依照临床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入ICU重症病房的时间以及所使用的时间进行分析,同时也对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ICU病房的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发生尿道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帮助患者减少ICU入住的时间,以及让患者可以用较少的花费得到更为优质的治疗.结论 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以及家属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持着较为满意的态度,对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也基本认同.

    作者:常桂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慢性盆腔炎护理中心理应激对策运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研究组患者采取心理应激对策,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心理改善情况加以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20%)显著高于常规组(83.3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心理应激对策,效果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喻杨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就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手术进行相关的分析.方法 以2016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了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70%;对照组出现10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5.70%,观察组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案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应用微创治疗效果显著,微创治疗疗效好、安全,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快,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向永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