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专业本科生心脏物诊的带教分析

李东霞;王杰萍;闫巍;张洪波

关键词:中医专业, 心脏物诊, 教学
摘要:西医高等院校设置中医专业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由于中、西医属于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教学没有相关课程做铺垫,中医学生学习西医的课程相比西医专业的学生增加了难度,尤其诊断学的心脏物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以便中医专业学生能真正掌握心脏检体诊断的知识,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中医人才打好基础.文章就自己的带教体会做一总结.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患者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行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40例,均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技术治疗,依据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与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2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放疗均顺利完成,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肝癌患者,在行图像引导放疗过程中,重视个体化、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不良反应率,改善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刘小丹;王丽萍;王晓健;谢小琴;刘倩;曾小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37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之间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结果 13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59例(11.50%)患者存在亚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之间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亚组分析中,重度的亚临床甲减组(TSH≥10 mU/L)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轻度亚临床甲减组(TSH在0.35~9.99 mU/L)(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风险在重度亚临床甲减人群中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及轻度的亚临床甲减人群.

    作者:高海波;张雅薇;谢勇丽;龚玉萍;赖轻舟;苏晓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3DCRT)治疗老年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32例老年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机分成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其中大分割放疗组15例,处方剂量DT 48~60 Gy,3~6 Gy/次,5次/w;常规分割放疗组17例,处方剂量DT 66 Gy,2 Gy/次,5次/w.结果 大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40.00%、17.70%,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46.70%、23.50%,有效率(CR+PR)分别为86.70%、41.20%(P<0.05);1、2、3年生存率大分割放疗组分别为80.00%、53.30%、33.30%,常规分割放疗组分别为47.10%、23.50%、17.60%.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相当.结论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优于常规分割放疗,且不良反应相当.

    作者:陈小华;李淑萍;何津祥;祁宁;张珠祥;王宁;林慧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特点及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产检的4111例孕妇,并于妊娠早期行甲状腺激素水平(TSH、FT3、FT4)检测,孕24~28 w行OGTT检测.对纳入研究的孕妇根据OGTT结果 分为GDM组(n=727)及正常对照(NGT)组(n=3384).比较两组间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特点,分析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GDM组孕妇妊娠早期TSH明显低于对照组[(1.37±0.96)mIU/ml vs(1.53±1.12)mIU/ml,P=0.000),FT3[(4.75±0.91)mIU/ml vs(4.60±0.73)mIU/ml,P=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FT3/FT4(0.35±0.06 vs 0.34±0.06,P=0.000)两组孕妇间存在明显差异.妊娠早期亚临床甲减者并发GDM的比例为24.37%.GDM组合并亚临床甲减者明显高于对照组(12.00%vs 8.00%,χ2=12.004,P=0.001).结论 GDM妊娠早期TSH及FT3水平发生明显改变,孕早期亚临床甲减者发生GDM的风险增高.

    作者:邓松清;陈海天;祝彩霞;刘斌;王冬昱;王子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心理护理在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中的效果研究.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前提下,对研究组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舒适度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舒适度而言,研究组患者(92.70%)显著高于参照组(7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提高其舒适度,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梁艳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应用于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36 w胎膜早破的孕妇17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做好一定基础护理的同时不断强化其心理护理,调查分析其母儿预后,研究其不同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状态,即不同新生儿的Apgar评分等.结果 所选取的172例患者不同孕周产妇中的阴道分娩的达到158例,阴道分娩率达到了91.18%,剖宫产的仅仅为14例,剖宫产率仅为8.82%.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汪李霞;刘继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急诊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急诊科治疗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对临床急诊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在急诊科救治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急诊科疾病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诊科治疗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临床急诊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急诊科救治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急诊科疾病救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明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患者应激血糖水平及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行PD手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29例)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9例).分析比较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PD术后1 d、3 d、7 d空腹血糖水平及术后5 d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PD术后1 d、3 d及7 d空腹血糖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 d MAGE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 d、5 d观察组MAGE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对PD术后患者应控制激性高血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析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年收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异位搏动以及心律失常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发生频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在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极好的临床表现.

    作者:黄茂晟;任蕾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CT影像诊断对直肠癌的临床术前分期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CT影像对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0例,并将其按照诊断方案的不同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CT组与MRI组)进行检测诊断.由医护人员就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针对性的检测方案后,MRI组患者术前分期的诊断总准确率为80.00%,CT组患者术前分期的诊断总准确率为100.0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且两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MRI影像相比,采用CT影像对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进行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可使医师在明确掌握患者病情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临床应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周颖洁;吴勤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双源CT冠脉成像对比剂团注追踪监测次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对比剂团注追踪监测次数的相关因素,从而调整延迟扫描时间,以减少辐射剂量.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7月经双源CT冠脉成像患者300例.均以5.0 ml/s的流速注射对比剂碘海醇(含碘350 g/L)65 ml,再继续以相同流速注射30 ml生理盐水,采用团注追踪程序自动触发技术(bolus tracking),触发阈值均为100 HU,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统计所有患者在对比剂达到阈值时的追踪监测次数,分析其年龄(AGE)、身高(Ht)、体重(Wt)、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与监测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影响的自身因素中,HC、WHR、SBP、DBP、PP与监测次数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P>0.05);HR与监测次数呈负相关(r=-0.314,P<0.05),AGE、Ht、Wt、BMI、WC与监测次数呈正相关(r=0.156、0.317、0.275、0.155、0.146),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源CT冠脉成像中,在定量定速注射对比剂时,对比剂追踪监测次数受多种自身因素影响,其中身高、体重及平均心率是影响监测次数的主要因素,而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腰围的影响较弱.

    作者:李刚;王轶彬;宗根林;张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法效果,为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70名护理实习生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名实习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目标教学模式,对两组实习生带教后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技能等考核及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考核结果 及调查情况.结果 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沟通技巧、操作技能、临床应用等综合技能考核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实习生满意度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提高了实习生满意度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汝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对甲状腺女性手术患者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本次主要对甲状腺女性手术患者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实施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实施分组,其中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30例),而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的患者则为研究组(5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抑郁、焦虑情况: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情况改善显著,优于参照组,有可比性,P<0.05;②术后疼痛情况:研究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均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抚触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可观,其不仅能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还能使患者术后疼痛有效减轻,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肖伶;韩立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胃穿孔术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术后护理疗效,归纳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7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35例)和综合护理组(3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 相较于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VAS评分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对急性胃穿孔术后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提高产褥期产妇康复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对早期护理干预在提升产褥期产妇康复质量中的效果探析.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所接受的82例产褥期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均分成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前提之下,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康复质量.结果 干预组中乳量充足率(65.9%)明显高于常规组产妇(19.5%),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乳房肿痛、便秘、尿潴留、产后感染及子宫复旧不良等的发生率均比常规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就产后4 d恶露量而言,干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褥期产妇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其产后康复的质量,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邬白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我院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在各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易琪;余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肝病全营养粉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肝病全营养粉,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160例患者分为应用肝病全营养粉组(A组80例),未应用肝病全营养粉组(B组80例),两组在入院前营养情况,与出院前比较,治疗30 d并发症减少比较,观察其疗效.结果 A组与B组在出院前比较,营养正常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营养不良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0 d,A组与B组比较,上消化道出血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昏迷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不良患者应用肝病全营养粉,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结合胆管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腹腔镜结合胆管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用腹腔镜结合胆管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合胆管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确切,可以减少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康复干预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水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康复干预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水平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 w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术后2 w对比,观察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评分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综合护理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尹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硫酸沙丁胺醇与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硫酸沙丁胺醇与硫酸沙丁胺醇与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110例小儿哮喘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55例仅应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肺部啰音、喘息、呼吸困难以及咳嗽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周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