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成慧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康复干预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水平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 w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术后2 w对比,观察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评分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综合护理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尹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研究组患者采取心理应激对策,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心理改善情况加以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20%)显著高于常规组(83.3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心理应激对策,效果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喻杨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5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OC组(对照组)与LC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显著低于对照组21.79%(P<0.05).结论 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的优点,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胜;王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改良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6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的不同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对照组(64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改善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舒适度评分与HAMA评分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与HAMA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组间对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其舒适度,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作者:王宗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中实践技能培养及考核也越来越规范,客观结构化的考试不仅能提高医学从业人员的临床应用能力,还可以验证此种考核模式的规范性.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结合标准化病人(SP),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考核及教学,OSCE和SP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体实用性的研究是目前很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机构正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作者:李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生活方式及规律服药知识跟踪指导,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再住院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1月首次发作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120例患者,于出院前1 d向患者介绍出院后跟踪指导活动,本着自愿的原则签订指导协议,将入选患者分为自愿组61例、拒绝组59例.对自愿组患者实施家庭访视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并从5个方面进行服药知识指导.对拒绝组患者实施电话随访.两组患者均于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来院复查,9个月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愿组能够规律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自觉控制合并症的比例明显高于拒绝组(P<0.01);因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和血管狭窄等心血管事件发生而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拒绝组(P<0.01或P<0.05).结论 重视对出院患者跟踪服药指导,提高服药依从性,合理控制合并症,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再次住院率.
作者:刘素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4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连续干预2个月后,借助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ADL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ADL评分大致相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ADL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急诊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急诊科治疗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对临床急诊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在急诊科救治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急诊科疾病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诊科治疗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临床急诊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急诊科救治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急诊科疾病救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明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应用于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36 w胎膜早破的孕妇17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做好一定基础护理的同时不断强化其心理护理,调查分析其母儿预后,研究其不同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状态,即不同新生儿的Apgar评分等.结果 所选取的172例患者不同孕周产妇中的阴道分娩的达到158例,阴道分娩率达到了91.18%,剖宫产的仅仅为14例,剖宫产率仅为8.82%.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汪李霞;刘继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应用肝病全营养粉,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160例患者分为应用肝病全营养粉组(A组80例),未应用肝病全营养粉组(B组80例),两组在入院前营养情况,与出院前比较,治疗30 d并发症减少比较,观察其疗效.结果 A组与B组在出院前比较,营养正常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营养不良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0 d,A组与B组比较,上消化道出血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昏迷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不良患者应用肝病全营养粉,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和管理办法.方法 在2016年1月~12月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在2015年1月~12月从妇产科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防范管理办法和安全隐患分析,后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缺陷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安全隐患分析和防范管理后,在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在护理中实施安全隐患分析和防范管理办法,能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黄小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急性腰扭伤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下关节等的急性损伤,俗称闪腰,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和平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人群[1]. 一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对其疗效确切,笔者采用一针疗法针刺手三里与推拿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45例,疗效满意.
作者:聂林洋;冯晓东;郭亚维;师巧莉;郝天亮;赵磊;吴智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拟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以及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率为96.00%(96/100),相对于对照组87.00%(87/100)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7/100),相对于对照组21.00%(21/1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加肠道清洁度,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易宜洪;余祥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8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神经内科两组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的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则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重点针对患者高风险因素进行压疮教育以及密切观察防范等,可以显著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诊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廖晓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就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手术进行相关的分析.方法 以2016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了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70%;对照组出现10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5.70%,观察组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案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应用微创治疗效果显著,微创治疗疗效好、安全,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快,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向永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细胞粘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哮喘粘液高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将4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哮喘+布地奈德组(C组),哮喘+麻杏石甘汤组(D组).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其中IL-12、IL-13的浓度;切取肺组织标本行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AB-PAS法检测各组大鼠气道粘蛋白的表达,检测吸光度值后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结果 ①麻杏石甘汤能降低哮喘组BALF中IL-13浓度,上调IL-12含量;②麻杏石甘汤能减轻哮喘大鼠气道及血管肌层增生情况,减少周围炎性细胞浸;③哮喘组存在气道粘液高分泌,麻杏石甘汤能下调气道粘蛋白的表达,但作用较布地奈德组弱.结论 麻杏石甘汤可减少粘蛋白表达,减轻哮喘大鼠炎症反应、气道粘液高分泌,为其在哮喘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虞琳;潘建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颈动脉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颈动脉CT血管成像资料,并与脑梗死患者39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颈动脉斑块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与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状况对比,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 通过颈动脉CT血管成像,可以对动脉斑块的性质、分布、形状特点以及颈动脉狭窄状况进行准确的判断,有利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治、预后,临床价值高,值得推荐.
作者:周晓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中存在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所带来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入住的呼吸衰竭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并且依照常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抢救与治疗.观察组的患者要制定相应的临床护理方法,并且依照临床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入ICU重症病房的时间以及所使用的时间进行分析,同时也对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ICU病房的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发生尿道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帮助患者减少ICU入住的时间,以及让患者可以用较少的花费得到更为优质的治疗.结论 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对ICU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以及家属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持着较为满意的态度,对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也基本认同.
作者:常桂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对比剂团注追踪监测次数的相关因素,从而调整延迟扫描时间,以减少辐射剂量.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7月经双源CT冠脉成像患者300例.均以5.0 ml/s的流速注射对比剂碘海醇(含碘350 g/L)65 ml,再继续以相同流速注射30 ml生理盐水,采用团注追踪程序自动触发技术(bolus tracking),触发阈值均为100 HU,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统计所有患者在对比剂达到阈值时的追踪监测次数,分析其年龄(AGE)、身高(Ht)、体重(Wt)、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与监测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影响的自身因素中,HC、WHR、SBP、DBP、PP与监测次数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P>0.05);HR与监测次数呈负相关(r=-0.314,P<0.05),AGE、Ht、Wt、BMI、WC与监测次数呈正相关(r=0.156、0.317、0.275、0.155、0.146),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源CT冠脉成像中,在定量定速注射对比剂时,对比剂追踪监测次数受多种自身因素影响,其中身高、体重及平均心率是影响监测次数的主要因素,而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腰围的影响较弱.
作者:李刚;王轶彬;宗根林;张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特点及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产检的4111例孕妇,并于妊娠早期行甲状腺激素水平(TSH、FT3、FT4)检测,孕24~28 w行OGTT检测.对纳入研究的孕妇根据OGTT结果 分为GDM组(n=727)及正常对照(NGT)组(n=3384).比较两组间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特点,分析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GDM组孕妇妊娠早期TSH明显低于对照组[(1.37±0.96)mIU/ml vs(1.53±1.12)mIU/ml,P=0.000),FT3[(4.75±0.91)mIU/ml vs(4.60±0.73)mIU/ml,P=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FT3/FT4(0.35±0.06 vs 0.34±0.06,P=0.000)两组孕妇间存在明显差异.妊娠早期亚临床甲减者并发GDM的比例为24.37%.GDM组合并亚临床甲减者明显高于对照组(12.00%vs 8.00%,χ2=12.004,P=0.001).结论 GDM妊娠早期TSH及FT3水平发生明显改变,孕早期亚临床甲减者发生GDM的风险增高.
作者:邓松清;陈海天;祝彩霞;刘斌;王冬昱;王子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