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康复干预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水平的疗效观察

尹倩

关键词:综合护理康复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 功能水平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康复干预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水平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 w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术后2 w对比,观察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评分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综合护理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呼吸训练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呼吸训练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6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介入综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2.50%和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6,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介入综合呼吸训练,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林乾;卢晓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老年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3DCRT)治疗老年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32例老年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机分成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其中大分割放疗组15例,处方剂量DT 48~60 Gy,3~6 Gy/次,5次/w;常规分割放疗组17例,处方剂量DT 66 Gy,2 Gy/次,5次/w.结果 大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40.00%、17.70%,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46.70%、23.50%,有效率(CR+PR)分别为86.70%、41.20%(P<0.05);1、2、3年生存率大分割放疗组分别为80.00%、53.30%、33.30%,常规分割放疗组分别为47.10%、23.50%、17.60%.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相当.结论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优于常规分割放疗,且不良反应相当.

    作者:陈小华;李淑萍;何津祥;祁宁;张珠祥;王宁;林慧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实践分析

    目的 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方法 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解决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的对策并实施,评价改进效果.结果 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77.80%降低至活动后的31.80%,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长排便间隔分别缩短0.79 d和0.8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便秘发生率.

    作者:昌子艳;杨艳琼;关国琼;刘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上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引入多样性心理护理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临床上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引入多样性心理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共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以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多样性心理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癌因性疲乏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中的行为、认知、感觉、情感等各项评分,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引入多样性心理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邱雁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效果及预后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法效果,为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70名护理实习生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名实习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目标教学模式,对两组实习生带教后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技能等考核及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考核结果 及调查情况.结果 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沟通技巧、操作技能、临床应用等综合技能考核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实习生满意度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提高了实习生满意度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汝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特点及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产检的4111例孕妇,并于妊娠早期行甲状腺激素水平(TSH、FT3、FT4)检测,孕24~28 w行OGTT检测.对纳入研究的孕妇根据OGTT结果 分为GDM组(n=727)及正常对照(NGT)组(n=3384).比较两组间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特点,分析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GDM组孕妇妊娠早期TSH明显低于对照组[(1.37±0.96)mIU/ml vs(1.53±1.12)mIU/ml,P=0.000),FT3[(4.75±0.91)mIU/ml vs(4.60±0.73)mIU/ml,P=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FT3/FT4(0.35±0.06 vs 0.34±0.06,P=0.000)两组孕妇间存在明显差异.妊娠早期亚临床甲减者并发GDM的比例为24.37%.GDM组合并亚临床甲减者明显高于对照组(12.00%vs 8.00%,χ2=12.004,P=0.001).结论 GDM妊娠早期TSH及FT3水平发生明显改变,孕早期亚临床甲减者发生GDM的风险增高.

    作者:邓松清;陈海天;祝彩霞;刘斌;王冬昱;王子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施行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施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胆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护理方式,观察组在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情恢复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病情恢复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1.1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胆结石手术患者全面护理干预方式的施行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小莲;郭义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个体化护理

    目的 评价个体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的腹腔镜胃转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腹腔镜胃转流术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行基础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个体化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情况以及血糖相关指标的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药物停用时间以及胰岛素停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个体化护理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银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拟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以及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率为96.00%(96/100),相对于对照组87.00%(87/100)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结肠镜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7/100),相对于对照组21.00%(21/1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加肠道清洁度,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易宜洪;余祥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改良式健康教育运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改良式健康教育运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4月~2016年8月选取所在科室7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硬币随机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Ⅱ组和Ⅰ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5例.Ⅱ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Ⅰ组开展改良式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相对于Ⅱ组的患者满意度,Ⅰ组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Ⅱ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Ⅰ组的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Ⅱ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Ⅰ组的较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给予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开展改良式健康教育,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也不断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云霞;彭金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SBME联合PBL教学法对神经内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模拟教学(SBME)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对神经内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实习的150名神经内科专业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75名.观察组采取SBME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LBL)进行教学,于教学前后采用判断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对两组学生教学前后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并于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及病例分析.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教学后CTDI-CV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教学前(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后(P<0.01),对照组教学前后CTDI-CV量表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BME联合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神经内科临床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李培育;王秀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戴明循环构建PDC&SA护理质量管理新常态的分析探索

    PDCA(Plan、Do、Check、Adjust)、PDSA(Plan、Do、Study、Act)统称为戴明循环,被广泛运用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过程.但其侧重点各有不同,而单一的方法难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文章就基于戴明循环构建PDC&SA护理质量管理常态与两者独立运用的利弊展开探讨,并总结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成效.

    作者:崔晔;江智霞;廖庆萍;郑喜兰;吴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应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治疗前后及常规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比较是否有差异,为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5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临床治愈12例,有效9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玉芳;尹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发病率较高的病症;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性和有排卵性两大类.本文主要针对无排卵性功血,尤其是围绝经期功血进行综述.本文对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国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2例.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霉菌性阴道炎疾病治疗期间的妇科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霉菌性阴道炎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妇科疾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彭春芬;林云凤;刘雅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和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16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实验组应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方式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在总有效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都要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保证呼吸顺畅,提高生活质量,便于患者治疗,在临床护理上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周冬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并总结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行超声诊断的4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 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总结超声诊断表现.结果 本次行超声检查的40例患者中,诊断出孕囊型16例,混合包块型24例;术后经病理检查结果发现,孕囊型16例,诊断符合率100.00%,混合包块型20例,诊断符合率83.33%,合计诊断符合率90.00%.结论 B超用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率较高,能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断,清楚发现瘢痕妊娠的位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何建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对甲状腺女性手术患者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本次主要对甲状腺女性手术患者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实施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实施分组,其中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30例),而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的患者则为研究组(5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抑郁、焦虑情况: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情况改善显著,优于参照组,有可比性,P<0.05;②术后疼痛情况:研究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均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抚触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可观,其不仅能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还能使患者术后疼痛有效减轻,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肖伶;韩立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肝癌患者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行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40例,均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技术治疗,依据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与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2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放疗均顺利完成,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肝癌患者,在行图像引导放疗过程中,重视个体化、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不良反应率,改善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刘小丹;王丽萍;王晓健;谢小琴;刘倩;曾小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