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云霞;彭金香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病房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观察组9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运用查阅文献,选择佳护理证据,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下,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按照路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结合临床路径应用于骨科患者,对于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瑞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1例因肝衰竭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其在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为肝血管肉瘤,结合我中心对该患者对诊疗经验,探讨肝血管肉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因肝血管肉瘤恶性度高、预后差,提高对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早期、正确诊断,而肝移植手术在于抢救肝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结合化疗与靶向治疗的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杨光;伏志;刘召波;王欣欣;赵大伟;臧运金;林栋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在Ⅲ期中上段直肠癌Dixon式术后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观察组32例:盆腔放疗46Gy后在吻合口瘤床周围三维适形加量至56~60 Gy;对照组28例:盆腔放疗50 Gy.两组均于放疗同时口服希罗达1600 mg/m2·d,1~5 d/w.放疗结束,序贯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4周期.结果 观察组3年总生存率(OS)为85%,中位生存期(MST)为53个月(95%CI,46.836~59.800);对照组分别为79%和49个月(95%CI,42.116~58.7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9,P=0.632).观察组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LRPFS)为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STL)为38个月(95%CI,35.215~40.785);对照组分别为27%和36个月(95%CI,29.443~42.5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9,P=0.049);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5);两组吻合口复发等治疗失败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52,P=0.386).结论 Ⅲ期中上段直肠癌Dixon式术后,盆腔普通放疗基础上三维适形加量较单纯普通放疗有较好近期疗效.
作者:张克斌;李晓莹;杜杰;彭英;苟先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改良式健康教育运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4月~2016年8月选取所在科室7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硬币随机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Ⅱ组和Ⅰ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5例.Ⅱ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Ⅰ组开展改良式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相对于Ⅱ组的患者满意度,Ⅰ组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Ⅱ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Ⅰ组的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Ⅱ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Ⅰ组的较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给予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开展改良式健康教育,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也不断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云霞;彭金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索组织工程室用于体内培养大体积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取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0只,分别于耳部切取0.2 ml软骨切碎植入于背部同期构建的组织工程室内,1个月时,进行取材.结果 1个月时,组织工程室内构建物基本充满工程室,软骨组织平均体积(1.869±0.187)ml,较原始体积增大约(543.4±71.3)%.组织形态学观察:新生软骨区域明显,其中含有大量细胞外基质及软骨细胞,部分软骨细胞形态已较成熟.结论 组织工程室作为培养大体积工程化软骨的新方法可行,效果显著.
作者:雷忱;陈国杰;王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0例GIST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 30例GIST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3.8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腹胀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肿瘤发生部位为胃23例,小肠6例,1例位于肠系膜.30例中梭形细胞型29例,混合细胞型1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83.30%,DOGl(+)阳性率94.40%,CD34(+)阳性率70.00%,vimentin阳性率100.00%,SMA(+)阳性率6.70%,desmin及S-100均(-).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缺乏临床特异性,极易误诊,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检测有助于GIST的诊断.
作者:祁真玉;曹娟;王骏;王干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生活方式及规律服药知识跟踪指导,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再住院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1月首次发作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120例患者,于出院前1 d向患者介绍出院后跟踪指导活动,本着自愿的原则签订指导协议,将入选患者分为自愿组61例、拒绝组59例.对自愿组患者实施家庭访视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并从5个方面进行服药知识指导.对拒绝组患者实施电话随访.两组患者均于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来院复查,9个月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愿组能够规律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自觉控制合并症的比例明显高于拒绝组(P<0.01);因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和血管狭窄等心血管事件发生而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拒绝组(P<0.01或P<0.05).结论 重视对出院患者跟踪服药指导,提高服药依从性,合理控制合并症,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再次住院率.
作者:刘素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医学模拟教学(SBME)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对神经内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实习的150名神经内科专业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75名.观察组采取SBME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LBL)进行教学,于教学前后采用判断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对两组学生教学前后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并于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及病例分析.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教学后CTDI-CV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教学前(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后(P<0.01),对照组教学前后CTDI-CV量表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BME联合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神经内科临床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李培育;王秀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调查.方法 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48例精神分裂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予以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予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HEIQ量表评分分别为(4.94±0.81)分、(3.12±0.77)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SRHMS健康量表评分分别为(306.9±51.7)分、(264.7±42.8)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雪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采用改良疱液抽取术联合擦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共纳入患者58例.58例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经由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按照1:1比例,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改良疱液抽取术+擦药护理)与对照组(常规疱液抽取术+常规涂药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两组新发水疱停止出现时间、糜烂面干涸时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改良疱液抽取术联合擦药护理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梅玲;周素筠;帅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剖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按照随机性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优质护理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为优质护理组.对比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两组数据发现,接受优质护理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情况下的患者(P<0.05).并且优质护理组的患者在生理机能、身心健康、社会活动等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的差异表明此项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而言,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恢复其肺功能,还能帮助提高生活质量.这项研究有效造福于广大患者,值得广泛的推广实施.
作者:潘虹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传统组采用传统克罗米芬进行治疗,联合组在传统组基础上加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优势卵泡直径、成熟卵泡数.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妊娠率高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跟传统组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优势卵泡直径跟传统组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成熟卵泡数多于传统组,P<0.05.结论 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应用及价值高,可有效提高妊娠率,增加成熟卵泡数,且不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曾夷;李艳梅;赖国清;罗家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4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连续干预2个月后,借助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ADL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ADL评分大致相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ADL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对比剂团注追踪监测次数的相关因素,从而调整延迟扫描时间,以减少辐射剂量.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7月经双源CT冠脉成像患者300例.均以5.0 ml/s的流速注射对比剂碘海醇(含碘350 g/L)65 ml,再继续以相同流速注射30 ml生理盐水,采用团注追踪程序自动触发技术(bolus tracking),触发阈值均为100 HU,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统计所有患者在对比剂达到阈值时的追踪监测次数,分析其年龄(AGE)、身高(Ht)、体重(Wt)、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与监测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影响的自身因素中,HC、WHR、SBP、DBP、PP与监测次数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P>0.05);HR与监测次数呈负相关(r=-0.314,P<0.05),AGE、Ht、Wt、BMI、WC与监测次数呈正相关(r=0.156、0.317、0.275、0.155、0.146),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源CT冠脉成像中,在定量定速注射对比剂时,对比剂追踪监测次数受多种自身因素影响,其中身高、体重及平均心率是影响监测次数的主要因素,而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腰围的影响较弱.
作者:李刚;王轶彬;宗根林;张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临床上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引入多样性心理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共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以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多样性心理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癌因性疲乏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中的行为、认知、感觉、情感等各项评分,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宫颈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引入多样性心理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邱雁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本次主要对甲状腺女性手术患者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实施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实施分组,其中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照组(30例),而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的患者则为研究组(5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抑郁、焦虑情况: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情况改善显著,优于参照组,有可比性,P<0.05;②术后疼痛情况:研究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均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抚触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女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可观,其不仅能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还能使患者术后疼痛有效减轻,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肖伶;韩立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应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治疗前后及常规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比较是否有差异,为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5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临床治愈12例,有效9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玉芳;尹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Bb平台以其强大的虚拟教学功能得到社会肯定并被众多高校采用进行辅助网络教学.本文结合近年来Bb平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教材、教学法、模块教学功能、管理层和后勤保障几方面进行研究改进.
作者:艾立民;郭宗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强化降糖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眼屈光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患者,检测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C肽等生化指标,同时测定双眼屈光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等,给予强化治疗(餐时胰岛素+基础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治疗),降糖治疗的第1、2、3、4、12、24 w分别复测以上眼部指标,第12 w及24 w复查HbA1c.分析屈光度改变与各生化指标(包括HbA1c)的相关性,以及强化降糖治疗前后各眼部指标的变化.结果 强化降糖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远视性屈光改变,持续约2~4 w逐渐恢复治疗前屈光水平.大屈光改变幅度与HbA1c呈正相关(左眼r=0.402,右眼r=0.411),P均<0.05,其与治疗前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和C肽无相关性.治疗前后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等眼部指标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 强化降糖治疗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暂时性远视改变,改变幅度主要与治疗前HbA1c水平有关.
作者:秦永章;吕维名;王瑒;肖丽霞;夏文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分为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的恢复情况、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恢复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恢复率为86.67%,研究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为88.3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为7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6.67%,对照组为16.67%,研究组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盆腔炎患者的住院治疗中,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提高患者身体的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