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患者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护理

刘小丹;王丽萍;王晓健;谢小琴;刘倩;曾小娟

关键词:肝癌, 图像引导, 放射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行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40例,均采用图像引导放射技术治疗,依据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与个性化、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2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放疗均顺利完成,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肝癌患者,在行图像引导放疗过程中,重视个体化、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不良反应率,改善远期生存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总结急诊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急诊治疗的56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疗效明显的护理方法.结果 56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总体抢救成功率92.80%,治愈32例(57.10%),症状缓解20例(35.70%),病情危重、治疗及护理疗效欠佳4例(7.20%).结论 急诊脑出血昏迷患者病情危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合理高效的急诊护理有利于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吴宜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氨甲环酸联合鸡尾酒疗法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联合术中局部浸润麻醉(即鸡尾酒疗法)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11膝)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术中局部浸润麻醉并于手术切口缝合后将氨甲环酸药液自引流管逆向注入关节腔;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HSS各项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7例(11膝)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前后HSS评分及VAS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鸡尾酒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中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国栋;王文己;韩兴文;刘洋;黄军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血糖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患者应激血糖水平及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行PD手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29例)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9例).分析比较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PD术后1 d、3 d、7 d空腹血糖水平及术后5 d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PD术后1 d、3 d及7 d空腹血糖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 d MAGE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 d、5 d观察组MAGE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对PD术后患者应控制激性高血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效果及预后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基于Bb平台的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研究

    Bb平台以其强大的虚拟教学功能得到社会肯定并被众多高校采用进行辅助网络教学.本文结合近年来Bb平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教材、教学法、模块教学功能、管理层和后勤保障几方面进行研究改进.

    作者:艾立民;郭宗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OSCE和SP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用性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中实践技能培养及考核也越来越规范,客观结构化的考试不仅能提高医学从业人员的临床应用能力,还可以验证此种考核模式的规范性.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结合标准化病人(SP),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考核及教学,OSCE和SP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体实用性的研究是目前很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机构正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作者:李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2例.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霉菌性阴道炎疾病治疗期间的妇科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霉菌性阴道炎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妇科疾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彭春芬;林云凤;刘雅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一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腰扭伤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下关节等的急性损伤,俗称闪腰,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和平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人群[1]. 一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对其疗效确切,笔者采用一针疗法针刺手三里与推拿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45例,疗效满意.

    作者:聂林洋;冯晓东;郭亚维;师巧莉;郝天亮;赵磊;吴智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戴明循环构建PDC&SA护理质量管理新常态的分析探索

    PDCA(Plan、Do、Check、Adjust)、PDSA(Plan、Do、Study、Act)统称为戴明循环,被广泛运用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过程.但其侧重点各有不同,而单一的方法难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文章就基于戴明循环构建PDC&SA护理质量管理常态与两者独立运用的利弊展开探讨,并总结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成效.

    作者:崔晔;江智霞;廖庆萍;郑喜兰;吴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循证护理结合临床路径在预防骨科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病房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观察组9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运用查阅文献,选择佳护理证据,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下,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并按照路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结合临床路径应用于骨科患者,对于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瑞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介入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介入室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方法 从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众多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抽选12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严格遵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传统组和特殊组,每组各61例.采用常规性措施对传统组患者进行护理,对特殊组患者则在深入性分析安全隐患后进行针对性护理,由相关工作人员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后的安全隐患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相应性护理后,特殊组患者的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3.28%,传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42.62%,后者显著高于前者,且两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安全隐患分析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周凤英;代燕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ICU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以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在ICU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采用常规ICU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ICU重症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ICU接受治疗期间出现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事件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ICU重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牡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诊治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护理应用于NAFLD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作者:崔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综合呼吸训练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呼吸训练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6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介入综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2.50%和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6,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介入综合呼吸训练,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林乾;卢晓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住院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优质护理在该病治疗中的方法.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和积极治疗,1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既可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又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改良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改良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6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的不同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对照组(64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改善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舒适度评分与HAMA评分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与HAMA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组间对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其舒适度,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作者:王宗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0例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给与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2 w后统计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法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采用Barthc指数评价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神经状态比对照组好,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利于行锥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的满意度高,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

    作者:花成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细胞粘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细胞粘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哮喘粘液高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将4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哮喘+布地奈德组(C组),哮喘+麻杏石甘汤组(D组).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其中IL-12、IL-13的浓度;切取肺组织标本行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AB-PAS法检测各组大鼠气道粘蛋白的表达,检测吸光度值后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结果 ①麻杏石甘汤能降低哮喘组BALF中IL-13浓度,上调IL-12含量;②麻杏石甘汤能减轻哮喘大鼠气道及血管肌层增生情况,减少周围炎性细胞浸;③哮喘组存在气道粘液高分泌,麻杏石甘汤能下调气道粘蛋白的表达,但作用较布地奈德组弱.结论 麻杏石甘汤可减少粘蛋白表达,减轻哮喘大鼠炎症反应、气道粘液高分泌,为其在哮喘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虞琳;潘建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个体化护理

    目的 评价个体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的腹腔镜胃转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腹腔镜胃转流术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行基础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个体化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情况以及血糖相关指标的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药物停用时间以及胰岛素停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个体化护理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银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剖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按照随机性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优质护理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为优质护理组.对比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两组数据发现,接受优质护理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情况下的患者(P<0.05).并且优质护理组的患者在生理机能、身心健康、社会活动等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的差异表明此项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而言,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恢复其肺功能,还能帮助提高生活质量.这项研究有效造福于广大患者,值得广泛的推广实施.

    作者:潘虹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