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用于神经内科预防患者压疮的效果分析

廖晓琴

关键词:优质护理, 压疮, 神经内科,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8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神经内科两组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的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则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神经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重点针对患者高风险因素进行压疮教育以及密切观察防范等,可以显著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诊疗服务的满意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培养工程化软骨的新方法

    目的 探索组织工程室用于体内培养大体积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取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0只,分别于耳部切取0.2 ml软骨切碎植入于背部同期构建的组织工程室内,1个月时,进行取材.结果 1个月时,组织工程室内构建物基本充满工程室,软骨组织平均体积(1.869±0.187)ml,较原始体积增大约(543.4±71.3)%.组织形态学观察:新生软骨区域明显,其中含有大量细胞外基质及软骨细胞,部分软骨细胞形态已较成熟.结论 组织工程室作为培养大体积工程化软骨的新方法可行,效果显著.

    作者:雷忱;陈国杰;王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应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治疗前后及常规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比较是否有差异,为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5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临床治愈12例,有效9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复方地龙胶囊联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玉芳;尹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应用及价值评定

    目的 研究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传统组采用传统克罗米芬进行治疗,联合组在传统组基础上加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优势卵泡直径、成熟卵泡数.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妊娠率高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跟传统组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优势卵泡直径跟传统组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成熟卵泡数多于传统组,P<0.05.结论 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应用及价值高,可有效提高妊娠率,增加成熟卵泡数,且不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曾夷;李艳梅;赖国清;罗家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诊治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护理应用于NAFLD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作者:崔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0例GIST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 30例GIST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3.8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腹胀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肿瘤发生部位为胃23例,小肠6例,1例位于肠系膜.30例中梭形细胞型29例,混合细胞型1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83.30%,DOGl(+)阳性率94.40%,CD34(+)阳性率70.00%,vimentin阳性率100.00%,SMA(+)阳性率6.70%,desmin及S-100均(-).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缺乏临床特异性,极易误诊,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检测有助于GIST的诊断.

    作者:祁真玉;曹娟;王骏;王干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施行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施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并进行手术的胆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护理方式,观察组在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情恢复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病情恢复总有效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1.1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胆结石手术患者全面护理干预方式的施行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小莲;郭义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比较分析经腹部与经阴超对异位妊娠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经手术后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64例为比较分析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经腹部彩超检查,实验组患者采取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两组异位妊娠检出率.结果 对照组,选取32例病例,检出异位妊娠患者23例,检出率71.88%,实验组同样选取32例病例,检出异位妊娠患者30例,检出率93.75%,实验组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经阴道彩超检出异位妊娠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超,特别是对病史不典型或附件区小病灶(<2 cm)的异位妊娠检出率显著高于腹部彩超,有效的降低了漏诊、误诊,所以经阴道彩超扫查诊断异位妊娠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吴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再住院率的影响因素评价

    目的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生活方式及规律服药知识跟踪指导,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再住院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1月首次发作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120例患者,于出院前1 d向患者介绍出院后跟踪指导活动,本着自愿的原则签订指导协议,将入选患者分为自愿组61例、拒绝组59例.对自愿组患者实施家庭访视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并从5个方面进行服药知识指导.对拒绝组患者实施电话随访.两组患者均于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来院复查,9个月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愿组能够规律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自觉控制合并症的比例明显高于拒绝组(P<0.01);因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和血管狭窄等心血管事件发生而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拒绝组(P<0.01或P<0.05).结论 重视对出院患者跟踪服药指导,提高服药依从性,合理控制合并症,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患者再次住院率.

    作者:刘素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60例实施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气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0%,低于对照组的6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开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用于气管切开手术后康复患者中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菊姿;程楼英;齐引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效果及预后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心理护理在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中的效果研究.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前提下,对研究组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舒适度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舒适度而言,研究组患者(92.70%)显著高于参照组(7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提高其舒适度,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梁艳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法效果,为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70名护理实习生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名实习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目标教学模式,对两组实习生带教后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技能等考核及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考核结果 及调查情况.结果 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沟通技巧、操作技能、临床应用等综合技能考核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实习生满意度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教学法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实习生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提高了实习生满意度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汝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双源CT冠脉成像对比剂团注追踪监测次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对比剂团注追踪监测次数的相关因素,从而调整延迟扫描时间,以减少辐射剂量.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7月经双源CT冠脉成像患者300例.均以5.0 ml/s的流速注射对比剂碘海醇(含碘350 g/L)65 ml,再继续以相同流速注射30 ml生理盐水,采用团注追踪程序自动触发技术(bolus tracking),触发阈值均为100 HU,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统计所有患者在对比剂达到阈值时的追踪监测次数,分析其年龄(AGE)、身高(Ht)、体重(Wt)、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与监测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影响的自身因素中,HC、WHR、SBP、DBP、PP与监测次数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P>0.05);HR与监测次数呈负相关(r=-0.314,P<0.05),AGE、Ht、Wt、BMI、WC与监测次数呈正相关(r=0.156、0.317、0.275、0.155、0.146),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源CT冠脉成像中,在定量定速注射对比剂时,对比剂追踪监测次数受多种自身因素影响,其中身高、体重及平均心率是影响监测次数的主要因素,而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腰围的影响较弱.

    作者:李刚;王轶彬;宗根林;张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阿江榄仁酸对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阿江榄仁酸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抗炎作用.方法 分别以5μg/ml LPS和1、5、10、20、40、80和160μmol/L阿江榄仁酸加入小鼠RAW 264.7细胞培养液培养24 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含量,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水平.结果 阿江榄仁酸剂量在80μmol/L时对细胞生存力无显著影响.阿江榄仁酸可显著降低LPS引起的NO,TNF-α和IL-6水平的升高.结论 阿江榄仁酸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有抗炎作用.

    作者:权洪峰;闫欣;彭晓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2例.采用常规妇科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霉菌性阴道炎疾病治疗期间的妇科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霉菌性阴道炎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妇科疾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彭春芬;林云凤;刘雅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改良式健康教育运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改良式健康教育运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4月~2016年8月选取所在科室7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硬币随机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Ⅱ组和Ⅰ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5例.Ⅱ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Ⅰ组开展改良式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相对于Ⅱ组的患者满意度,Ⅰ组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Ⅱ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Ⅰ组的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Ⅱ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Ⅰ组的较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给予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开展改良式健康教育,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也不断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云霞;彭金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抗厌氧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厌氧菌感染在临床中常见,临床医师对抗厌氧菌药物并不完全了解,本文重点介绍具有抗厌氧菌活性的药物类别和作用特点;简要介绍抗厌氧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为厌氧菌感染的治疗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连瑞;刘婕;陈志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综合呼吸训练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呼吸训练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6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介入综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2.50%和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6,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介入综合呼吸训练,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林乾;卢晓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细胞粘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细胞粘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哮喘粘液高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将4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哮喘+布地奈德组(C组),哮喘+麻杏石甘汤组(D组).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其中IL-12、IL-13的浓度;切取肺组织标本行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AB-PAS法检测各组大鼠气道粘蛋白的表达,检测吸光度值后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结果 ①麻杏石甘汤能降低哮喘组BALF中IL-13浓度,上调IL-12含量;②麻杏石甘汤能减轻哮喘大鼠气道及血管肌层增生情况,减少周围炎性细胞浸;③哮喘组存在气道粘液高分泌,麻杏石甘汤能下调气道粘蛋白的表达,但作用较布地奈德组弱.结论 麻杏石甘汤可减少粘蛋白表达,减轻哮喘大鼠炎症反应、气道粘液高分泌,为其在哮喘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虞琳;潘建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介入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介入室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方法 从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众多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抽选12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严格遵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传统组和特殊组,每组各61例.采用常规性措施对传统组患者进行护理,对特殊组患者则在深入性分析安全隐患后进行针对性护理,由相关工作人员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后的安全隐患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相应性护理后,特殊组患者的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3.28%,传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42.62%,后者显著高于前者,且两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安全隐患分析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周凤英;代燕琴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