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梅
目的 对早期护理干预在提升产褥期产妇康复质量中的效果探析.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所接受的82例产褥期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均分成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前提之下,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康复质量.结果 干预组中乳量充足率(65.9%)明显高于常规组产妇(19.5%),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乳房肿痛、便秘、尿潴留、产后感染及子宫复旧不良等的发生率均比常规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就产后4 d恶露量而言,干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褥期产妇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其产后康复的质量,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邬白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强化降糖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眼屈光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患者,检测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C肽等生化指标,同时测定双眼屈光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等,给予强化治疗(餐时胰岛素+基础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治疗),降糖治疗的第1、2、3、4、12、24 w分别复测以上眼部指标,第12 w及24 w复查HbA1c.分析屈光度改变与各生化指标(包括HbA1c)的相关性,以及强化降糖治疗前后各眼部指标的变化.结果 强化降糖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远视性屈光改变,持续约2~4 w逐渐恢复治疗前屈光水平.大屈光改变幅度与HbA1c呈正相关(左眼r=0.402,右眼r=0.411),P均<0.05,其与治疗前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和C肽无相关性.治疗前后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等眼部指标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 强化降糖治疗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暂时性远视改变,改变幅度主要与治疗前HbA1c水平有关.
作者:秦永章;吕维名;王瑒;肖丽霞;夏文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析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年收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稳心颗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异位搏动以及心律失常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发生频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在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极好的临床表现.
作者:黄茂晟;任蕾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改良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6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的不同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对照组(64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舒适度改善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舒适度评分与HAMA评分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与HAMA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组间对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改良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其舒适度,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作者:王宗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阿江榄仁酸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抗炎作用.方法 分别以5μg/ml LPS和1、5、10、20、40、80和160μmol/L阿江榄仁酸加入小鼠RAW 264.7细胞培养液培养24 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含量,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水平.结果 阿江榄仁酸剂量在80μmol/L时对细胞生存力无显著影响.阿江榄仁酸可显著降低LPS引起的NO,TNF-α和IL-6水平的升高.结论 阿江榄仁酸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有抗炎作用.
作者:权洪峰;闫欣;彭晓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住院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优质护理在该病治疗中的方法.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和积极治疗,1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既可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又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脑出血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参考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8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5.26%,护理满意度是94.7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3.68%,护理满意度是73.68%;两组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其护理满意.
作者:李第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在Ⅲ期中上段直肠癌Dixon式术后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观察组32例:盆腔放疗46Gy后在吻合口瘤床周围三维适形加量至56~60 Gy;对照组28例:盆腔放疗50 Gy.两组均于放疗同时口服希罗达1600 mg/m2·d,1~5 d/w.放疗结束,序贯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4周期.结果 观察组3年总生存率(OS)为85%,中位生存期(MST)为53个月(95%CI,46.836~59.800);对照组分别为79%和49个月(95%CI,42.116~58.7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9,P=0.632).观察组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LRPFS)为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STL)为38个月(95%CI,35.215~40.785);对照组分别为27%和36个月(95%CI,29.443~42.5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9,P=0.049);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5);两组吻合口复发等治疗失败率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52,P=0.386).结论 Ⅲ期中上段直肠癌Dixon式术后,盆腔普通放疗基础上三维适形加量较单纯普通放疗有较好近期疗效.
作者:张克斌;李晓莹;杜杰;彭英;苟先碧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方法 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解决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的对策并实施,评价改进效果.结果 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便秘发生率由活动前的77.80%降低至活动后的31.80%,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长排便间隔分别缩短0.79 d和0.8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骨折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便秘发生率.
作者:昌子艳;杨艳琼;关国琼;刘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综合呼吸训练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6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介入综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12.50%和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6,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介入综合呼吸训练,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林乾;卢晓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临近社区126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社区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则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结果 对照组患者干预之后,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27.18±4.98)分,明显的低于实验组患者的(36.89±5.78)分,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作者:张颜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康复干预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水平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 w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术后2 w对比,观察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评分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综合护理康复干预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尹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个体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的腹腔镜胃转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腹腔镜胃转流术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行基础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个体化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情况以及血糖相关指标的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药物停用时间以及胰岛素停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个体化护理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银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神经外科术后患者88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麻醉复苏期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组麻醉复苏期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住院时间、复苏期焦虑情绪、苏醒时间,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预见性护理组住院时间、复苏期焦虑情绪、苏醒时间比常规护理组好,P<0.05;预见性护理组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缩短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袁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护术属于常见手术类型,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血栓发生率,且机械瓣具有较好的持久性、耐力,在临床中有着广泛应用.但是行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身抗凝,很容易造成出血、血栓栓塞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在后续的抗抗凝治疗中,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只有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明确抗凝要点,才能更好维护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降低风险发生率.本文主要对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卢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就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手术进行相关的分析.方法 以2016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58例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实施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了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70%;对照组出现10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5.70%,观察组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案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应用微创治疗效果显著,微创治疗疗效好、安全,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快,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向永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急诊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急诊科治疗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对临床急诊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在急诊科救治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急诊科疾病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诊科治疗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临床急诊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急诊科救治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急诊科疾病救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有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吴明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37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之间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结果 13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59例(11.50%)患者存在亚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之间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亚组分析中,重度的亚临床甲减组(TSH≥10 mU/L)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轻度亚临床甲减组(TSH在0.35~9.99 mU/L)(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风险在重度亚临床甲减人群中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及轻度的亚临床甲减人群.
作者:高海波;张雅薇;谢勇丽;龚玉萍;赖轻舟;苏晓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应用肝病全营养粉,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160例患者分为应用肝病全营养粉组(A组80例),未应用肝病全营养粉组(B组80例),两组在入院前营养情况,与出院前比较,治疗30 d并发症减少比较,观察其疗效.结果 A组与B组在出院前比较,营养正常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营养不良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0 d,A组与B组比较,上消化道出血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昏迷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不良患者应用肝病全营养粉,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神经外科出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中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依照品管圈十大步骤: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及改进.以提高神经外科出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结果 ①有形成果:出院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由对策实施前的47.66%提升至93.67%.②无形成果:和谐程度、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愉悦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圈手法8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本科室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规范了出院宣教流程,制作了精美的出院宣教资料,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了圈员团队协作力和积极性.
作者:姚惠;曾丽;吴梦荣;袁源;罗春红;赵霞;黄佳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