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晴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从而提升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易琪;余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我院妇产科从2015年10月~2017年9月选取240例未开奶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奶瓶添加配方奶的方法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0 min之内可进行早吸吮,母乳不足的产妇采用乳旁加奶的方法以及全方面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院期间乳头错觉发生率、吸吮开始时间、产后泌乳时间、完全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充足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乳旁加奶器在未开奶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期间对产妇采用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洪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IgA肾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IgA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SAS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S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IgA肾病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平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ICU重症感染患者抗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痰培养病原菌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ICU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针对性抗菌治疗)各40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痰培养病原菌的变化情况.结果 80例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种类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治疗后病原菌数量明显降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患者高温、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感染患者实施抗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能够减少痰培养病原菌数量,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手术配合中应用手术护理路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本院行择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手术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护理路径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余佳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50例行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5月~2016年12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2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干预基础上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终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时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巩固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各项症状,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基于护理职业能力改革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以更好的反映实践教学对护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成效.方法 以访谈法了解湖北省三所本科护理院校的实践课开展情况,对所调查班级随机进行新旧两种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以相关性检验进行两种考核方法与护生职业能力的相关性.结果 新实践考核方法的成绩与护生职业能力的相关性检验P=3.654(P<0.01),r=0.81,传统考核方法的相关系数P=2.977(P<0.05),r=0.39,说明新教学考核方法与护生职业能力的相关性高于传统方法.结论 突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更加客观的反映以学生实践运用为主的教学成效,将有助于护理实践教学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不断完善.
作者:巩莹;汪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膀胱容量测定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病患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常规组开展定时闭尿管放尿;实验组开展膀胱容量测定个体化放尿法.比较两组第一次拔管排尿、余下尿量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余下尿量(58.67±42.36)ml,常规组(103.45±60.34)ml,P<0.05;实验组患者(100.00%)第一次顺利排尿高于常规组(73.30%),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开展宫颈癌根治术后开展膀胱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顺利排尿,有效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武爱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产褥期产妇实施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其产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50例产褥期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住院期间行常规产后护理,出院即终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普林格尔多系统康复仪给予出院产妇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比两组产妇泌乳量、恶露消失时间及对康复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泌乳量、恶露消失时间与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褥期出院产妇给予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可显著提高产妇康复水平,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阿都佐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4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改善.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显著好转优于对照组,组间进行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尿毒患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和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朱晓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7例,所占比例为21.21%,高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06%(P<0.05).结论 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择期手术的患者194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惠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专项护理干预.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出现高血压、术后感染以及早产的概率.结果 此次研究观察组孕妇出现高血压、早产儿以及巨大儿、术后感染等几率都要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并发症有直接影响,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周玉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用于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预见性护理用于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15年3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口腔颌面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住院时间和焦虑评分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住院时间和SA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不良情绪,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关玉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锦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为临床手足口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00例2015年锦州市临床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标本,提取样本核酸,用RT-PCR方法检测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和非EV71、CA16的其他肠道病毒(EV).结果 2015年3~12月份共采集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00份.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标本86例(86.00%);在2015年3~12月均有手足口病患者出现,3~5月份病例数急剧增加,5月份为高峰,阳性检出率为45.35%,6~12月份病例数逐渐下降;男孩核酸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女孩(P<0.05);在不同年龄组之间,1岁组,EV71、EV阳性数构成比均为年龄组中高.结论 锦州市2015年3~12月份均有手足口病发生,病原以EV71感染为主,在不同月份、年龄、性别上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杨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对奥美拉唑钠与凝血酶结合在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疗中的运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 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所接收的8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联合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钠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联合组患者再予以凝血酶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95.45%)高于参照组(79.55%),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与参照组(6.8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凝血酶与奥美拉唑钠治疗,疗效好,止血快,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运用.
作者:卢亚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前牙反牙合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错牙合畸形,功能性和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早期功能矫治可阻断畸形的发展,对改善或改变颌骨的异常生长方式、提高咀嚼效能尤为重要.目前反牙合矫治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性矫治器、前牵引、颏兜等几个方面,对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有一定影响.本文综述前牵引器、颏兜、功能矫治器等对颞下颌关节改建的影响,为前牙反牙合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延军;刘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14例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予以普通组患者传统性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研究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71.93%(普通组)和98.25%(研究组),后者高于前者,且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较之传统性护理,按照临床路径对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进行系统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大力推广.
作者:柯朝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智慧医疗实施现状,掌握影响就诊者使用移动医疗的各个因素,总结移动医疗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基此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使智慧医疗发展的更好,更快更有效地达到利民惠民的目的.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并且以问卷调查为主.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智慧医疗宣传力度上仍有不足,但智慧医疗发展情况较乐观,大学本科生智慧医疗使用情况较高,目前智慧医疗APP存在同类产品太多无从选择、相关法规政策没跟上等问题.结论 移动医疗建设有待高,居民对其满意度较低.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医院积极配合;引导居民就医习惯,转变医生服务观念;积极建设移动医疗,缩小与实地医院就诊的差距;将医疗保险与移动医疗有机结合.
作者:江俊杰;陈勍;冯圣佳;杨朝森;高佳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