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颂超;杨素莲;张云青;李美荣;朱国兴
目的 评价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治疗前后的月经量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减少月经量,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吴龙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94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潘艳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搭配异丙酚在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98例,借助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为瑞芬太尼(500μg/h)+异丙酚(4~12 mg/kg·h),对照组患者麻醉药物为芬太尼(1μg/kg)+异丙酚(4~12 mg/kg·h),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苏醒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P<0.05),steward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搭配异丙酚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苏醒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罗红雨;岳谚;张铁峰;安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支持(P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SIMV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SIMV+P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参数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呼吸机撤除时间、呼吸机撤除成功率及住ICU治疗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呼吸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呼吸机撤除时间及住ICU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呼吸机撤除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IMV+PS模式治疗COPD患者可明显缩短呼吸机撤除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并显著性提高呼吸机撤除成功率.
作者:陈恒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日常药物治疗下添加综合护理,对照组在日常药物治疗下使用常规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问卷调查统计,研究组患者冠心病知识掌握度优秀率80.00%,生活习惯优优秀率91.00%,心理情绪优秀率100.00%.对照组冠心病知识掌握度优秀率57.00%,生活习惯优秀率63.00%,心理情绪优秀率63.00%.研究组比对照组护理效果显著.结论 综合护理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更有效恢复他们的心理健康.
作者:王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饮食指导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排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1.00%,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9.00%;观察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83.00%,对照组满意度为67.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饮食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泌尿外科结石患者的结石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模式,值得借鉴参考.
作者:臧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2例肺炎患儿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41例,使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4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更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肺炎患儿使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孔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行情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比较病情恢复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康复率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显著好转优于对照组;NIHSS和ADL评分低于对照组,QLI高于对照组,组间进行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可有效加快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缓解患者抑郁情绪,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李青芸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综合ICU(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开展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调查.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综合ICU就诊患者,对其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检测.同时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达到降低后期感染的目的.结果 80例受检者中,终确定感染者47例,所占比例为58.75%.从菌种感染情况分析,常见感染菌种包括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例分别为21.25%、10.00%、10.00%、6.25%与11.25%.从感染部位分析,主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感染及伤口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22.50%、18.75%、8.75%、与7.50%.结论 加强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对提高综合ICU病房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几率.
作者:俞璐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智慧医疗实施现状,掌握影响就诊者使用移动医疗的各个因素,总结移动医疗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基此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使智慧医疗发展的更好,更快更有效地达到利民惠民的目的.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并且以问卷调查为主.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智慧医疗宣传力度上仍有不足,但智慧医疗发展情况较乐观,大学本科生智慧医疗使用情况较高,目前智慧医疗APP存在同类产品太多无从选择、相关法规政策没跟上等问题.结论 移动医疗建设有待高,居民对其满意度较低.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医院积极配合;引导居民就医习惯,转变医生服务观念;积极建设移动医疗,缩小与实地医院就诊的差距;将医疗保险与移动医疗有机结合.
作者:江俊杰;陈勍;冯圣佳;杨朝森;高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IgA肾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IgA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SAS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S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IgA肾病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平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天津市武清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为COPD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COPD死亡患者200例,对照组202例,以家属回访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地区COPD死亡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职业粉尘暴露、烧柴烧煤、BMI和肺部疾病个人史.结论 加强本区域控烟力度,提倡使用清洁燃料,改善居住环境以减少COPD死亡率.
作者:房艳红;张晓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实习生参与式小讲课在康复治疗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康复治疗专业在本院实习的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名,试验组学生应用参与式小讲课临床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评价两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理论考试分数、临床实践操作考试分数和学生临床实习情况评分.结果 实习生参与式小讲课合格率为100%;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得分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临床实习评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习生参与式小讲课在康复治疗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朱琳;严会荣;张铁成;麻全喜;陈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康复理疗对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针灸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4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针灸治疗,观察组则行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7%),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行针灸配合康复理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提高患者语言功能和肢体活动功能.
作者:廖松涛;王涵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行多导睡眠监测的104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监测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效果理想,可提高睡眠监测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芝琼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这种护理模式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40例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60例:常规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老年患者进行糖尿病常规护理,B组老年患者在进行正常的护理过程中入了一些护理干预的措施.结果 两组老年患者满意度评分,对照组显高于常规有著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例数低于常规组患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有很大的社会效应,值得推广.
作者: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膀胱容量测定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病患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常规组开展定时闭尿管放尿;实验组开展膀胱容量测定个体化放尿法.比较两组第一次拔管排尿、余下尿量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余下尿量(58.67±42.36)ml,常规组(103.45±60.34)ml,P<0.05;实验组患者(100.00%)第一次顺利排尿高于常规组(73.30%),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开展宫颈癌根治术后开展膀胱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顺利排尿,有效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武爱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1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中,出现了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0%,护理满意度为94.50%;在对照组中,出现了1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护理满意度为72.70%,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的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均服用糖皮质激素和羟氯喹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皮疹的治疗效果,并记录血沉(ESR)和补体C3的变化.结果 130例患者痊愈率高达68.46%,有效率达到26.92%,无效率仅为4.62%.所有患者治疗后的ESR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的补体C3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ESR和补体C3的水平.
作者:佘应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该院8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43例.其中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A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且并发症少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对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保障治疗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王晓玲;祁黎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